平湖,我爱你
文/兰光武 诵/淡淡的茶香

今天8月9号气温是28度到38度。我5点半出发,准备了早上和中午的干粮和四瓶水。一身短打走三桥,三桥在平湖的上游。欣赏朝霞,看江山如此多娇。到了三桥有电梯上下,三桥的桥塔是红色的,犹如身披红装,象个英俊少年风华正茂。站在桥上,我向山河呼唤,远方的游子回来啦。我是50年的属虎,今年是虎年,虎老了还有点余威。

下了三桥,这边就属于江南新区了。这里原来叫陈家坝,我在码头上当过搬运,扛过化肥,抬过钢条。当年还是蛙声一片稻花香,现在已是高楼林立,万州的州委州府都搬过来了。沿南滨路下面的临江步道走,又是一番景象。南滨路修得好还有小公园连着,路边三角梅盛开,风景如画。


走到三峡移民博物馆,参观了一个多小时,收获颇丰。从孙中山的治国方略,到毛主席的“截断巫山云雨”,那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三峡电站从1993年开始施工准备,到2009年建成发电,修了十七年,实现了防洪,利航,发电的三大目标,将世世代代造福华夏子孙。
走出博物馆,浮想联翩,那131万移民的伟大壮举,成就了举世文名的三峡电站。三峡电站的关键在移民,移民的关键在万州。有的是后靠,有的是省市安置,有的远走他乡移民省外。故土难离啊,多少眼泪,多少辛酸,多少惆怅,他们带走了家乡的黄角树,捧走了门前的的黄土。望着祖坟和故土磕个头,含着眼泪离乡背井去远方。

有付出才有收获,付出越多,收获越大。撫今追昔感慨万千,喜看今日的万州,为有闹市沉江底,一江春水换新天。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
凤凰涅槃好,万州更漂亮。

离开博物馆,已是烈日当头。三伏不热,五谷不结。那谷子就是在火红的太阳下收割回来的。一走动就是周身汗如泉涌,索性赤膊上阵,沐浴着红太阳的光辉,就象当年当农民和当铁路工人时一样。又沿南滨路走到二桥脚下,二桥在平湖的下游。这里没有电梯了,硬爬到桥上。桥上没有行人,好象是专门为我开通。我这双解放鞋走在桥面铺着钢板的人行道,如同踩到烧红的铁板上,硬着头皮忍着烫痛的脚皮走过二桥。二桥是先修的,二桥的桥塔是白色的,象个白胡子老头还在负重前行。

下得二桥走到另一侧的南滨路,沿岸三角梅开的红艳艳的,路上绿树成荫。找了个大树脚下,望着如画的江山,一口干粮一口水,那也是一种享受。

走啊,走啊!走过苎溪河的拦河公路,这里别有洞天;走过和平广场,那里有万州的人民大会堂,几十年过去了,而今风彩不减当年;走过万达广场,这是万州新的打卡地;走过万州港,我那张旧船票已上不到新游轮了;走过钟楼,这是万州的老名片;走过排成行的黄角树,这是美丽的北滨路;走过移民广场,这是老百姓唱歌跳舞的乐园,走到家已是快下午两点了。

万州的长江二桥和三桥,把平湖两岸联成一体,形成环线。平湖美如画,人在画中游。环平湖行不但大飽眼福,对我来讲,也是对体力的考验,更是对一个人的毅力和意志的考验,看来我还算合格。
我爱滨江路,一条大河波浪宽。我爱平湖美,我家住在江边边。






作者简介:兰光武 在长江边上长4大,当过知青下过乡,后来到铁路上工作。现随女北漂带小外孙,偶有诗文,喜从中来。
主播简介:李华敏,笔名淡淡的茶香。现任《世界诗人》《五月的鲜花诗歌朗诵艺术团》《诗意传情诗社》《采菊文苑》《全球诗歌辽社文化网络传媒》多家平台主播。有作品在微刊平台出刊。在市级区级朗诵大赛多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