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麓山游记(小散文)
雨萱(13岁)(湖南)
在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有这么一座闻名遐迩的风景屏嶂——岳麓山。其间青山长绕,绿水常流,翠屏常开。古人誉其“碧嶂屏开,秀如琢珠”!唐宋以来,岳麓山即以林壑幽美,山幽涧深而闻名于世。每年到此的游客心生眷恋,流连忘返。

首先,映入眼帘是那书香浓郁,气势恢宏山环水绕的岳麓书院。正门处,人头躜动,熙熙攘攘,拍照的,观景的、品字的络绎不绝。书院门楣上方是一块古色古香的牌匾,“岳麓书院”四个繁体字,两边门牌上挂有白底黑字对联一幅,从左至右分别是"唯楚有材,”“于斯为盛”八个大字,书法苍劲有力,给人以庄重,肃穆的感觉。跨过门槛,是一座镶着藏青色琉璃瓦的大殿,光是看上去就十分气派。紧接着,向偏院走,游人少了许多,也清幽了不少。沿途都是清凉的石板路铺就,两边有银灰色的孔子石像,虽说都是石制的,却气派而又庄重。
早在北宋年间,便建立了这座书院,宋太祖成了这儿的常客。著名理学家朱熹曾两度在此讲学,使其名声远播。自由开明的学术氛围使这座古色古香的千年书院历久弥香,正沐浴着朝阳,通过探讨敎育,恢复人性,激发人性的“真、善、美”。

从岳麓山书院向西行约三百米,有一座闻名于世的古亭“爱晚亭”。传说是唐代诗人杜牧到此,写了一首著名的《山行》而得名。当我一睹爱晚亭的真容后,的确有红枫胜于霜的惊艳,有枫林正晚时的叹谓,更有“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感叹。远观时是一幅火红的山水画,细看时,恰似一件精秀的枫亭与山水互衬工艺品。果然,好茶不怕细品,好景不怕细看。古亭静静地矗立在群山之中,宛如娴雅素静,亭亭玉立的古代仕女,正与大自然拍着合照,一派瑞气祥和的景象。
即使是一座小小的古亭,也有被仰慕被赞叹的一天。美丽的东西只有和更美丽的东西相互融合,相互映衬,才能更加美丽。
青山长绕,绿水常流的岳麓山呀,你到底有多少秘密值得我们去探索去景仰呢?!

潇湘小诗人:唐雨萱,女(13岁)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天顶初一2117班。
周丹主席点评:
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暑假旅游的同学很多,写游记的也不少,这一篇应该算作是比较有特色的。小作者对事物的归纳能力很好,并且总是能抓住特点进行描写,让读者很有兴味往下读。望继续保持,写出更棒的作品!
点评老师简介:
潇湘诗人:周丹,笔名山茶花开,高级教师,硕士,湖南长沙人。《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理事,湖南长沙分会主席。《当代先锋文学》杂志副总编,《精短文学》杂志秘书长。区、市作(诗)协会员,《开福诗联》编委,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等。多个杂志签约作家。数百作品见《读者》《青年文摘》《随笔》《杂文月刊》《中小学音乐报》《诗刊》《绿风》《参花》《鸭绿江》《湖南日报》《青年文学家》《河南科技报》《启明星.校园文学》《速读》《十月》等报刊杂志。小小说《背影》获《青年文学家》比赛“特别奖”。2021年度获《青年文学家》“优秀作家”、“优秀分会主席”、“特殊贡献奖”。著诗集《山茶花开》(春夏秋冬)一部。

指导老师作者简介:
潇湘诗人:陈细彬,网名杏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协、民协、诗协会员。常德市首届政协委员。《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理事,湖南长沙分会常务副主席,签约作家。作品散见《诗刊》《词刊》《中华诗词》《星星》《散文百家》《湖南文学》《延安》等。出版诗集《湘北纪事》一部,获丁玲文学奖。诗歌与辞条入选《艺术人生》《当代中华诗词庫》《当代文艺家传略》《湖南文艺家传略》《当代女诗人传略》《诗刊2011年鉴》《中华诗词2013年年优秀作品选》等。诗观: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潇湘诗苑》都市头条栏目组:
主编:周丹
编委:(排名不分先后)
姚先辉 余晓琼 陈细彬 孙献文 李明 张政健 谭金虎 汤丽霞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