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想欣赏石岩磊老师的朗诵作品,请点击如下链接:
https://xiangbo.me/215257/classic.aspx
文游天下(466)
大汖古村
文/石岩磊
图/作者提供
字典中,“汖”(pìn)只有一个读音,意为瀑布,可它在山西省的一个地名里却读chǎng,其就是位于阳泉市盂县深山里的大汖村。村子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可一直籍籍无名,直到近年来,它一下子火了,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
2006年,摄影家崔达道先生拍摄了一张大汖村的照片,迅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图片上,层层叠叠的民居依山势分布,高低错落,古朴自然,恰似西藏的布达拉宫,十分惊艳。2013年,一部反映大汖村生活场景的五集纪录片登录央视频道,让无数观众见识了这个小山村的独特魅力。
大汖村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其别具一格的建筑形式。村子居于山坡之上,有50多个院落,100余间房屋,都是以石为基,黄土筑墙,木椽构架,灰瓦覆顶。它们一般是二层构造,下为拱券,上为木屋,与南方的吊脚楼有些类似,却和山西常见的窑洞迥异。所有屋舍散布在山上,貌似杂乱无章,而远远望去却与山体浑然天成,特别和谐自然。
由于古村依山就势而建,因此村中没有笔直宽敞的街道,全是弯曲陡峭的小巷。脚下的台阶大部分是直接在岩石上开凿出来的,有的路段由村民用条石垒砌而成,一条条窄窄的巷道将全部人家连缀起来,构成一幅山居秋暝的画卷。每当西风漫卷雾霭,小山村便化作人间仙境,大有王维笔下“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境。
然而,如此胜景却濒临消亡的危险。因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再加上自然资源匮乏,大汖村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村里的年青人或是外出打工,或是搬到附近的城镇居住,只剩下十几位老人留守古村。他们最大的89岁,最小的也年逾60。空心化的大汖村日渐萧条,大部分房舍门扉紧闭,荒草爬满墙头小院,而许多土墙出现坍塌的险情,一些房屋也岌岌可危。
年青人向往外面世界精彩生活的选择无可厚非,可那些年逾古稀的老人还能撑多久?令人担忧还有,大汖村附近已建起温泉酒店,也上马了众多游乐项目,它们都是借古村之名兴建的,可对大汖村的保护措施还没有实质性进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大汖村不复存在了,周围的旅游项目又能有多大吸引力?
漫步于大汖村的小巷中,人们会顿生一脚千年的感觉,时光斑驳了土墙,岁月陆离了石阶,风霜亲吻着檐角,雨雪轻抚着瓦当,独具一格的古村已步入了垂垂暮年。而转角处的一挂红灯笼挥洒着喜庆之色,畜栏里“咩咩”的羊叫声时时唤起生机。大汖村并没有老朽,正渴望有缘人来倾听它孤寂的彷徨,更期待有心人能为其疗伤。
2022.8.11

读石岩磊君《文游天下(466)大汖古村》
文/常原平
阳泉深山大汖村,
千年历史籍无名。
远近网红旅游点,
近年突火探究竟。
崔公拍攝图片红,
似西藏布达拉宫。
生活场景登央视,
山村魅力吸游人。
建筑形式别一格,
村居山坡散院落。
虽和窖洞相迥异,
浑然山体呈和谐。
依山就势而建村,
脚下台阶岩凿成。
窄窄巷道连人家,
风卷雾霭化仙境。
胜景濒临消亡险,
留守古村尽老人。
门扉紧闭院爬草,
土墙坍塌多险情。
年青打工无厚非,
能撑多久古稀人?
保护措施无进展,
毛怎焉附皮不存。
漫步村巷越千年,
时光斑驳风霜吻。
雨雪轻抚瓦当柔,
步入暮年怜古村。
转角灯笼洒喜庆,
“咩咩”羊叫生机存。
村无老朽诉孤寂,
彷徨期待有心人。
[强][强]

作者简介: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