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说说今年之“立秋” 文/王意超
说说今年之“立秋” 文/王意超
精华热点



说说今年之“立秋”
文/王意超
眼下就到“立秋”前,
“廿四节气”过大半。
暑热正值酷爆时,
伏期还有十八天。
今年虽已到“立秋”,
为何还酷暑热难耐?
欲知其中所以然,
一则谚语有答案。
“早立秋,凉嗖嗖;
晚立秋,热死牛。”
今日立秋在酉时后,
就是晚上八点廿九。
“立秋”还分单双日,
双日为雌单日为雄。
“公秋”一般较凉爽,
“母秋”酷热实难受。
今年壬寅为“虎”属,
立秋恰于七月初十。
正是双日遇“母秋”,
酷热好比“母老虎”。
华夏文明历史悠久,
五千年人文连不休。
下知地理江湖海,
上通天文与征候。
农耕文明代代传,
各种农谚有准头。
纵观上下之五千年,
中华民族根底深厚。
远古时代人神话,
后有经典籍著丰。
周易地母山海经,
黄帝内经天演论。
道释儒学与百家,
数不胜数多无穷。
上述仅是一部分,
天上地下宇宙观。
廿四节气在其中,
微乎其微见一斑。
“立秋”就在今傍晚,
“真理”可用实际检。
天命之论并无错,
顺应趋势便自然!
附:
《地母经》局部
39──诗曰:
太岁壬寅年,高低尽得丰。
春夏承甘润,秋冬处处通。
蚕桑熟吴地,谷麦益江东。
桑叶不堪贵,蚕丝却半丰。
更看三秋里,禾稻穗重重。
人民虽富乐,六畜尽遭凶。
卜曰:
虎首值岁头,在处好田苗。
桑柘叶下贵,蚕娘免忧愁。
禾稻多成实,耕夫不用忧。
40──诗曰:
太岁癸卯年,高低半忧喜。
春夏雨雹多,秋来缺雨水。
燕赵好桑麻,吴地禾稻美。
人民多疾病,六畜瘴烟起。
桑叶枝上空,天蚕无可食。
蚕妇走忙忙,提篮泣泪悲。
虽得多绵丝,尽费人心力。
卜曰:
癸卯兔头丰,高低禾麦浓。
耕夫皆勤种,贮积在三冬。
桑叶虽然贵,丝绵更有工。
41──诗曰:
太岁甲辰年,稻麻一半空。
春夏遭淹没,秋冬流不通。
鲁地桑叶好,吴邦谷不丰。
桑弃末後贵,相贺好天虫。
估卖价例贵,雪冻在三冬。
卜曰:
龙头属甲辰,高低共五分。
豆麦无成实,六畜亦遭迍。
更看冬至後,霜雪落纷纷。
42──诗曰:
太岁乙巳年,高下禾苗翠。
春夏多漂流,秋冬五谷丰。
豆麦美燕齐,桑柘益吴楚。
天虫筐内走,蚕娘哭叶空。
丝绵不上秤,疋帛价更高。
卜曰:
蛇头值岁初,谷食盈有余。
早禾莫令晚,蚕亦莫令迟。
夏季麦苗秀,三冬成实肥。
43──诗曰:
太岁丙午年,春夏多洪水。
鲁魏多疫灾,谷熟益江东。
种植宜高地,低源遭水冲。
天虫见少丝,桑柘贱成笼。
六畜多瘟疫,人民少卒终。
卜曰:
马首值岁里,丰稔好田桑。
春夏须防备,种植怕流荡。
豆麦并麻粟,偏好宜高冈。
44──诗曰:
太岁丁未年,枯焦在秋土。
早禾稔会稽,晚禾丰吴越。
宜下黄龙苗,不益空心草。
桑叶前後贵,天虫少见露。
春夏雨水足,秋来忧失福。
百物价竞起,丝绵何处讨。
卜曰:
若遇逢羊岁,高低中半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