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老高的话
这次劫粮战斗,守在头道梁卡子的抗联小队又减员了,现在只剩下了陈武和冯老汉。因为没有得到上级的指示,他们还得在这里坚持下去。
半个月后的一天,大山里换了一番景象,凸起高耸的山坡上,各种树木尽显独有的姿色,红一片,黄一簇,淹没着绿色,在层峦叠嶂之中高低错落,密密层层,明艳壮阔,美不胜收。然而,即使阳光毫无遮挡地照下来,冯老汉、陈武还是感觉到了寒意。这些日子还能勉强,可是再过半个多月,到了初雪时节,没有棉衣、被褥的两个人就不知如果度过了。
这天,鸟儿惊叫,放哨的陈武看到有人进了山林。他埋伏下来,等那个人一走进,他就用枪逼住了那个人。
那个人细高挑的身材,戴着一副眼镜,眉目中带着一丝焦急。
“干什么的?”陈武问。
“给娘看病,进山采草药。”那个人说。
“你采什么药?”陈武问。
“只缺一味乌拉草了。”那人说。
陈武立刻放下了枪说:“乌拉草、刺五加我这都有,就差个买主。”
暗语对上之后,陈武领着那个人去见冯老汉。冯老汉立刻认出,那个人是蓝棒山二路军总部的警卫老高。
“是总指挥让我来的,”老高说:“你们在这里已经坚持很久了。前些日子炸毁粮车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为鬼子没了军粮,所以没有汇集起来进山讨伐,保卫了总部的安全。总指挥让我口头嘉奖你们,抗联小队原有五个人个个都是英雄。”
“应该说除了汉奸冯生,都是英雄。”冯老汉说。
“不,他可不是汉奸。你的儿子是烈士。”老高说。
“我眼见他放火烧村,帮鬼子抢粮,明明是汉奸,怎么就变成了烈士。”冯老汉问。
这一问,老高的话就变成了风,一阵一阵钻进他的耳朵,搅进他的脑子,最后刀割般地让他心痛。那个汉奸儿子冯生蓦的又变回了抗联。
在这山里的战斗结束了,而另一场战斗却发生在他心里,那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战斗,虽然听不见枪炮声,可是比战场上的战斗还要惨烈。
“冯生被捕后,经历过酷刑也没有叛变。在敌人把他关到牢房里的那个晚上,我们的内线联络员,也就是当晚看守牢房的人,让他以汉奸的身份转成暗线,配合山里的抗联打击敌人。”老高说:“前几天,那个内线联络员才跟组织接上头,他说清了一切。”
阴暗潮湿的牢房,有人划着了一根火柴,遍体鳞伤的冯生出现在火柴的光亮里,一个伪军的脸凑过来,冯生睁大了眼睛。
“走开!”冯生吼道。“小声,你不要激动,我是自己人。”那个伪军说。
“自己人?”冯生坐起身子,望着那个人。“对,”那个伪军说:“我是内线联络员,我很敬佩你面对严刑拷打时的勇气。”
“明天就上路了,有一个死够了。”冯生说。
“你还不能死,你要活下去。”内线联络员说。
“怎么活?去当一个汉奸?我不能。”冯生说:“那是贪生怕死,还不如死了。”
“不,那不是贪生怕死,”内线联络员严肃地说道:“是跟我一样,成为一个为抗联工作的地下联络员。并且汉奸要当得很像,在别人看来你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汉奸。”
“不,”冯生说:“我爹最恨汉奸,他要是听说我叛变了,成了汉奸,他一定会活寡了我。”
“虽然有可能亲人、恋人、战友会把枪口对准你,可你却在参加另一种战斗,”内线联络员说:“那就是阻止敌人携粮进山讨伐,保卫抗联二路军总部。我现在人单势孤,需要你配合。我让你活下去,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抗联。”
“所以,冯生才叛变了,”老高接着讲述下去:“你们藏身的村子,就是他不烧,鬼子也会把村子烧掉。因为鬼子施行集家并村,制造无人区,断绝抗联的粮道,留不得一个村子。老于的死只能怪我们没有及时获得内线的情报。”
在老高讲述的时刻,心如刀割的冯老汉努力地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保持着表面的平静。
“那他也不该出卖枣花。”冯老汉说。
“枣花也是烈士。枣花原本是不该死的,”老高说:“她出不了城,就去找冯生第四次锄奸。”
那一晚,从冯老汉、马山、枣花的手上跑掉的冯生,被巡逻队里的两个鬼子兵带到了河野大佐的办公室,负责保护他的三个伪军也在。
“你们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河野大佐问。
“我被绑架了。”冯生说。
“是抗联干的吗?”河野大佐问。
“很可能是他们的锄奸行动。”冯生说。
“你们清楚吗?”河野大佐问那个三个伪军。
“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就把人抓走了,要不是城里打枪,我们根本没有发现。发现了,赶紧来报告您。”一个伪军说。
“巴嘎!”河野大佐愤怒地吼了一声,给了伪军每人一个耳光:“要不是冯桑自己从抗联手上跑回来,我就枪毙了你们。你们自己去禁闭室吧。”
三个伪军走出了河野大佐的办公室。
“你也回去吧,一会儿,我会派人去查这件事。”河野大佐对冯生说。
冯生回到了宅院,院子里很静,可是他刚刚走进正房,未等点灯,就有一支枪递过来,对准了他的脑袋。而那支枪正是他被绑走前挂在墙上的短枪。因为锄奸行动过于匆急,冯生是在挣扎,又在黑暗中,没有人想到那把枪。
“狗汉奸,别动,动就打死你。”有人说道。冯生立刻就听出是枣花的声音。
“枣花,别开枪,我不是汉奸。”冯生说。
“怎么会不是,”枣花说:“你跟着小鬼子烧村抢粮的事还少干了?”
“是咱们的内线让我以汉奸的身份转入地下,目的就是阻止小鬼子抢粮、运粮。你不信的话,现在就一枪打死我。只不过,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最后,枣花还是相信了冯生。河野大佐派来查证的鬼子很快就要到了,短暂的相见之后,枣花不得不走了。冯生让她带上那把枪,枣花没有带。因为在遭遇追捕时,锄奸小队未开一枪,所以枪被抗联抢走的说法很难成立。她嘱咐冯生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想着完成抗联的任务,让这一次汉奸当得值。完成任务之后,就回到抗联小队去,她在队伍上等着他。
“你自己要担心些。”冯生说。“只要你不是汉奸,我就是死也愿意。”枣花说。
即使是在黑暗中,冯生也知道,枣花在说那句话的时候是笑着的,那笑中带着幸福的泪。
本文发表在2022年第二期《今古传奇》上。感谢作者刘志文老师慷慨赐稿。感谢读者诸君踊跃点评以及热情洋溢的点赞和支持!

【作者简介】刘志文,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吉林省中青年作家班学员。1976年出生于吉林省长岭县巨宝山镇左克垒村。2006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今古传奇》、《短篇小说》等文学期刊。2008年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劫年》。2015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家恨》。2018年改编出版四册连环画套书《最后的渔猎部落》。2019年12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吉林省志·税务志》。
网络文学方面,有声小说《劫年》在喜马拉雅平台点击率逾九十万,由北京汉字城堡录制的长篇童话《穿越三界的猫》,在口袋故事平台播出,截止目前点击率逾四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