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顶峰的绝恋》
作者:烟锁重楼
呜~呜~,随着笛声响过,列车从隧道中呼啸而出。
一道朝阳洒在了车窗上,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车内传来了播音员的声音:“旅客朋友们大家早上好,列车的餐厅已为大家准备好了早餐,有需要用餐的旅客,可直接到八号车厢的餐厅用餐,本次列车的下一站是庐山站,有下车的旅客请您提前做好下车准备,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谢谢!”。
车厢里立即热闹起来,人流在车厢里来回穿梭,干什么的都有,时不时传来售货员推着小推车的2叫卖声“唉,同志,把脚收一下,啤酒饮料矿泉水,香烟瓜子火腿肠啦啊,唉,这位同志让一下,谢谢,谢谢。”
李志远望了望窗外的天空,那是一个清朗的清晨,他打开车窗,一股新鲜的空气瞬间弥漫了车厢,他回头望着还在熟睡中的女孩儿,深情的吻向她的额头,“哥,你醒了,现在到那里了?”“嗯,刚刚醒,前面就到了,你饿不饿?我去给你买点儿吃的,”“算了,我不饿,你若是饿了,就去吃吧,”“那好,我也不饿,等到了再说吧。”
时间过得飞快,列车很快就来到了他们此次的终点庐山站,他们没有什么行李,也没什么大包小包,列车停稳后,他们便迅速下了车,走出出站口,望着风景秀丽的庐山,二人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为了有充足的体力,二人饱餐了一顿,然后直接上了庐山,历尽艰难,当他们站在庐山之颠,望着这大好的河山,眼中的泪水便再也无法控制,他们相拥着,义无反顾的纵身跃下,亲手摧残了两朵正在绽放的鲜花,一切的一切都化作云烟,再也无法挽回……
时间回到1968年,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全国近2000万的城市知识青年,前赴后继的拥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其实是让农村来分担城市大量的待业青年的吃饭问题,减小城市的压力。
在这种大环境下,李春明和大多数人一样,随着同学们踏上了远赴他乡的列车,所有人都是目标明确的,该到那里就坐到那里的车,此次,李春明他们登上的是石家庄开往内蒙古集宁的列车,车上几乎全是年轻人,一路上说说笑笑,好不热闹,感觉一切都那么的新鲜。
列车进站后,他们有分别乘坐大巴车赶往自己所该去的乡镇报道,再由各村负责,把自己村里所要负责的人分散入户,一路颠簸,李春明和几个同学被分配到了巴林右旗土牧尔台一个叫爱国村的村子里,当天还是村长亲自接的他们,入村后,先安置好住处,其它的事情在逐步解决。
当时,李春明被分到一户牧民家中,这是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膝下一儿一女,进门后,一家人都很热情,李春明主动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大伯大妈好,我叫李春明,老家是河北省石家庄的人,家里还有父母和一个弟弟,希望您们多多照顾,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担待,在家里没有务过农,不知道农活怎么干,还望大伯大妈多多指点。”
听李春明介绍完自己的情况,刘老汉卷了一支纸烟,点燃后,吐出一团烟雾,然后说到:“小李同志,不要客气,既然你能到我们家,说明我们有缘份,这是我的一双儿女,我儿子叫刘鹏,女儿叫刘文娟,以后你们要多亲多近,互帮互助,来到这里,我们就是一家人,从此后,我们吃什么,你就吃什么,你知道,我们这里属于牧区,粮食很少,主要是以土豆为主,还有莜麦,面粉很少,可能一开始你吃不惯,但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平时队里的农活也不是很多,慢慢就会适应。”“嗯,好的,我知道,有不懂的地方我会问哥哥和姐姐的,当然也会向大伯大妈请教。”“好,待会儿吃过饭,让你哥带你去村外转转,熟悉一下环境。”“好的,大伯您先休息。一会儿我让哥带我去转转。”
说完,李春明又向刘文娟问了好,回到了自己的小天地,房间不大,但整理的很干净,李春明铺好被褥,一头倒在了床上,迷迷糊糊中,他感觉自己骑在马上,奔驰在广阔的草原上,天是那么的蓝,草是那么的青……
,李春明正梦到自己骑马在大草原奔驰的时候,忽听房门一响,原来是房东来喊自己吃饭,他急忙从床上爬起来,不好意思的说:“大伯,实在不好意思,我竟然睡着了。”“小李,啥不好意思,是你们这一路上太累了,起来洗把脸,先吃了饭,然后再好好休息,反正现在地里也没啥活,你们可以到处转转。”“好,我先洗把脸,马上到。”
李春明起身来到院子里,用脸盆洗了把脸,然后来到了房东的屋里,饭菜已做好,一家人也都在,就只等李春明了。“小李,赶紧坐下吃饭,咱们这里不像内地,吃的比较单一,没办法,这里就是这种环境,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大伯,没事儿,我们就是来吃苦的,也是接受您们再教育的,这不算什么,能吃饱就行了。”“那就好,那就好。”说完,一家人开始吃饭,说是饭,那里有饭?也就是用葵花油炒的土豆,还有一点儿很稀的玉米粥,不过,对于没有吃过炒土豆的人来说,一开始也还是可以的,但时间长了可能会受不了,因为没有别的粮食,倒是能喝上奶,反正到一个新的地方,一开始总是不适应。
吃过饭,老刘的儿子刘鹏对李春明说道:“春明,我带你到村外去转转,熟悉熟悉这里的环境,晚上村里还有个欢迎仪式,就在大队里举行,到时候老村长还要讲话。”“哥,好的,我们现在就去,姐,您去不去?”“哦,我不去了,你们俩去吧,以后时间长呢,有的是机会。”“那好吧,那我们去了。”说完,二人骑上一匹马,向村外走去。
天还是那么蓝,只是这个季节草原也没了多少绿色,一条不算大的河流蜿蜒而去,空中盘旋的雄鹰时刻搜寻着地面上的猎物,出门时,刘鹏还带了一杆猎枪,李春明在后面紧搂着他的腰,他们在广阔的草原上奔驰着,不时惊动起一两只野兔,刘鹏还是一位好猎手,只要让他看到,基本上就跑不了了,他们围着村子转了很远,等把村子周围都转完了,二人才回转马头,回了村子,还不错,出去一趟,收获了三只野兔,一只野鸡,“兄弟,今晚我们有肉吃了,到时候喊你的同学一起过来吃。热闹热闹,这些东西一会儿我处理一下,你先去休息吧。”“好的哥,那就麻烦你了。”李春明说完,回到房间里继续做他的梦去了。
冬天的白天很短,不知不觉中,天就黑了,李春明连忙起来,来到了院子里,这时候,刘鹏早就把猎物处理好了,晚饭和以前一样,没什么区别,草草的吃了些,他便去找他的同学们,其实,在这个村子里也没几个人,一共也就是五个人,两个女生三个男生,也不是一个地区的,都是随机分配,几个同学最后聚在一起,他们知道今晚村里要对他们举行欢迎仪式,于是一起来到了村大队,老村长早就到了,还有各生产队的队长和一些个社员,男男女女有好些人。
老村长见他们进来,忙起身说道:“孩子们,赶紧坐下,我们这个村子不是很大,也没多少人,有的家里有事还来不了,不过没关系,这只是让大家都相互认识一下,村里也没什么好招待你们的,弄了些简单的东西,大家随便吃点儿,”
李春明和几位同学连忙站起身道:“老伯父,您太客气了,我们来到这里,就是这里的孩子,也是您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还客气什么。”屋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人把自家的葵花籽拿出来倒在盘子里,也有村民们打的猎物弄好了拿来也放在桌子上,老村长拿出两瓶酒,还有马奶茶,屋里没那多的板凳,就有村民回家里去拿,大家坐在一起,规划着年前的一些事,还有明年开春后的计划,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三个男生频频香村长和大家敬酒,因为房间不大,社员们又都是抽自己卷的纸烟,时间不大,屋子里便烟雾缭绕,呛得两个女生一个劲咳嗽,没办法,只得打开房门和窗户,让外面的空气进来,
由于是冬天,内蒙古的风十分频繁,几乎每天都刮,比内地冷多了,所以不能开的时间太长,又赶紧把门窗关好,社员们开始磕着瓜子,不再吸烟,也没什么别的节目,老村长见也差不多了,就让大家早点儿回家休息。明天各自到自己所在的生产队里报道领活儿,就早早结束了。
他们告别老村长,老村长今晚喝的有点儿多,有两个年轻人扶着他回家去了。
李春明他们几个基本上没怎么喝酒,只是象征性的喝了一小点儿,这时刘鹏走过来说道:“几位同学,冬天的夜很长,大家到我家坐会儿去,今天下午我和春明为你们弄了些野物,都弄好了,这里人太多,空气不好还冷,走吧。”“鹏哥,那多不好意思,还要打扰你们。”“这什么话,以后上工我们每天见面,都是年龄差不多,说的来。走吧走吧!”说完,拉起另两个男生的手,同时向女生招呼一起走,没办法,几个人只得随着刘鹏和李春明向家里走去。
刘文娟没有去大队里,而是在家里帮他们把兔肉和鸡肉弄好,等他们回来大家一起吃。
拐过几个弯,来到刘鹏的家里,一进门,一股肉香便飘了出来,见他们回来了,刘文娟便把肉端上桌子,招呼大家快坐下,还弄了一个大火盆,又把家里的酒拿了出来,每人都倒了一杯,李春明喊刘鹏的父母也一起坐下,但两人执意不肯入座,说你们有话好说,我们俩就不坐了,李春明只好为两位老人弄了些肉,然后他们才开始吃。
几个年轻人在一起,无话不谈,他们还要和刘鹏学打猎,那倒是真没问题,冬天没什么活儿,可以整天去打猎。就这样,他们又吃肉喝酒,谈了好长时间,才算结束,两位女同学有其它两位男生送回了各自的房东家。
上回说到另两位女同学由男同学送回了房东家,一夜无话。
第二天,他们都来到生产队领活儿,其实,那里有什么活儿,队长便安排他们一起去和别人放牧,也就是说他们基本上都是自由的,就这样,每天跟着别人在草原上闲逛,男同学可算找到学打猎的机会了,那时候,草原牧民几乎每家都有猎枪,并且不止一杆,慢慢的就都学会了。食物也变得不再那么单调,女同学们也能顺便沾个光,调节一下伙食。
刘文娟也是一位不错的猎手,经常带着李春明出去打猎。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这里一呆就是三年多的时间,和村子里的人也是关系处的相当好,由于都是年轻人,又长时间在一起,渐渐的就产生了好感,也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第二年,刘鹏响应国家号召去参了军,家里就剩下了六老汉夫妇和女儿在加上李春明,虽然说走了一个,但也加了一个,等于还是四口人,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感情也日以加深,当李春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里向心爱的人大胆表白后,刘文娟沉默了,她不是不愿意,而是考虑到了父母,父母就自己一个女儿,如果远嫁到外省,就意味着和父母分离,也不知道一年能不能回来一趟,所以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看到刘文娟没有答话,李春明迫不及待的问:“妹妹,你有什么想法尽管对我说,有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春明哥,我不是不想答应你,我家的情况你都看到了,家里就我一个女孩子,如果远嫁,父母规很伤心的。如果哥真的爱我,那哥就留下来,这样我们就能在一起了。”听完刘文娟的回答,他也陷入了沉思,该怎么办?最后,李春明把心一横,对刘文娟说道:“好吧,哥知道妹妹的难处,哥答应你,我会留下来,只不过我得和我爸妈说一声,告诉他们我们俩的决定。”“哥,那是应该的,可以写信告诉你的父母,看你父母什么态度。”“嗯,好,事不宜迟,今天晚上我就给他们写信,告诉他们。”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信已经发出去好多天了,他们都在焦急的等待。终于,有一天邮递员把父母的回信送到了李春明手中,李春明拿着信迫不及待回到房间,快速的撕开信皮,把信纸拿了出来,几年了,李春明很想念自己的父母,当他读完信里的内容,他不知道该如何回复自己的父母,当然,父母并不希望他留在这里,还是让他到时候该回来还是回来,可他已经离不开自己的爱人,也爱上了这片土地。
晚上,李春明和刘文娟来到村外,坐在芳草萋萋的草原上,望着天上的月亮,他把刘文娟揽到自己怀里,抚摸着爱人的长发,那一丝丝发香和女孩儿身上特有的体香,让他沉醉,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他的嘴唇压了上去,那柔软的香舌顿时缠绕在了一起。
李春明已无路可退,他只得继续给家里写信,说明了具体情况,父母看到儿子的信,知道再反对也是无抵于事,于是决定不再干涉儿子的婚事,并且用特快专递把儿子的户口本也邮寄了过来,当李春明拿着户口本来到刘文娟面前,“妹妹,我们胜利了,我们自由了。”说完,把心爱的人拥入了怀里。
其实刘文娟的父母早就看出女儿和李春明的事,只是没有说,当女儿和两位老人和盘托出后,两位老人表示只要女儿愿意,他们不予干涉,只要女儿幸福就行。
事情进展很顺利,他们到乡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顺利拿到了结婚证,并把日期告诉了父母。
结婚那天,由于家里有诸多事情,所以李春明的父亲没有参加,只有自己的母亲来到了现场,而刘文娟的哥哥刘鹏因为在部队,也没有能够参加,但村里依然很是热闹,几个同学都来为李春明送上祝福,老村长和村里很多年轻人也都参加了婚礼,说是婚礼,其实很简单,刘文娟的父母准备了一些吃的喝的,大家一吃一喝就算是完成了,当然礼是要行的,李春明的母亲还给儿媳二百块钱,放到现在二百块钱不值一提,但在那个年月,已经是很多了。婚礼结束后,李春明的母亲在那里住了两天,说家里还有许多事,就告别儿子儿媳和亲家,返回了石家庄。
一年后,当时一起来的同学们都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爱国村里只剩下了李春明自己,年前的时候,他们有了自己的宝宝,当时全家人都很高兴,年后,李春明提出要回家看望父母,这其实是最简单的要求,家里人表示同意,只是刘文娟说孩子还小,自己就不陪她回去了,等明年孩子大了,在一起回去,李春明无奈,只得一个人踏上了回家的路。
坐在车上,一想到很快就能见到父母,他的心就激动不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他已无心欣赏路上的风景,只想能快点儿见到自己的家人,终于,在他苦苦等待下列车来到了自己的家乡石家庄,下车后,直奔自己的家里而去……
李春明终于回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家乡,父亲李建国和母亲赵红梅见到儿子回来了,很是高兴,正好李春明的姐姐李玉婷也在家,母亲赶忙让李建国出去买菜,好为儿子做点好吃的,时间不大,李建国就把菜买回来了,还买了点肉,赵红梅开始在厨房里忙活做饭,李玉婷打下手,没用多长时间,一顿香喷喷的饭菜就做好了,摆上桌子,一家人开始吃饭,这几年来,李春明还真没吃到过这么香的饭菜,吃完饭,一家人坐在一起,讲诉起了各自的情况。
:“爸~妈,其实我原本想让文娟和我一起回来看望你们的,可是我们刚去年底才有了宝宝,是个男孩儿,我们给他起名叫李超群,希望他以后不再吃苦,能出人头地,就是因为他还小,所以文娟觉得不方便,所以就没能和我一起回来,她还让我带她向你们问好,说下次一定回来看望你们。姐,你呢,这今年你怎么样?”李玉婷回答道:“能咋样,当初你们上山下乡去了,我没去,咱家里也不能都去啊,所以我就留在了家里,毕业后,就到棉纺厂上班了,工资也不高,再后来,也就结婚了,你姐夫就是咱们市里的任,在车辆厂上班,日子虽然不是很好,但也还过得去。”“哦,是吗?等那天我见见姐夫。”“那还不好办,我打个电话让他过来。”说完就到外面的电话亭打电话去了。
这时,李玉婷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望着李春明说道:“春明,你还记得你的同学王娜吗?她也是和你们一样,前几年到外地下乡去了,回来后和我都在棉纺厂上班,年前的时候还谈到了你,说不知道你的情况,我和她说了一下你的事,不表示很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落户到哪里。”李春明听姐姐说完道:“哦,是吗,当初我们关系相当好,只不过后来各自去了不同的地方,这些年夜一直没联系,再说我都结婚有孩子了,也就没必要再联系了。”李建国听儿子说完道:“春明,说句心里话,你真的打算在那里生活一辈子吗?你考虑过你以后的前途没有?你何必离父母那么远,生活还苦,你还年轻啊!又何必苦了自己。”
李春明听完姐姐的话,又仿佛回到了在学校的那个时候,那时候他和王娜是同班同学,而且还是前后桌,两家离的也不是很远,每天上下学几乎同来同去,王娜长的很漂亮,和刘文娟不相上下,那时,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他们都下了乡,从此天涯海角,音信全无,没想到她也已回家,而且还上班了,可是,这一切都已经太迟了,自己已经结婚,再无可挽回了。
正在他们一家人谈话的时候,李玉婷的爱人来了,李春明赶忙喊姐夫,并给姐夫让了座,“春明,你姐打电话说你回来了,让我过来,咱们见一见聊一聊,你现在过的还好吧!”听姐夫问自己,李春明赶忙回答道:“姐夫,什么好不好,瞎过吧,那里黄土不埋人,人其实在那里都一样,习惯而已,我们那里农活不多,大多时间都是在放牧,离苏联很近,每天都能看到国际列车经过,粮食主要是土豆和莜麦,还有就是葵花籽了,地广人稀的地方。那里的人很朴实,也很好客,有机会到那里去玩,我陪姐夫好好转转。”“哦,那很好啊,有机会一定去。”
李春明和姐夫谈的很投机,中午又和姐夫在一起吃了饭,还喝了点酒,下午,姐夫便告辞回家去了,李玉婷并没有和他一块儿回去。
下午没事儿,李玉婷边给自己的同事王娜打了电话,告诉她自己的弟弟李春明回来了,其中还谈到了你,希望你能过来,你们见一面,王娜表示很高兴,马上就到。挂完电话,李玉婷并没有和弟弟说明此事,只是等着王娜的到来。
没用多长时间,王娜便来到了李春明家,站在门前,用手轻轻敲门,听到敲门声,李玉婷知道王娜来了,赶忙为她打开了房门,把她让了进来,让后冲房间里喊到:“春明,快出来,你看谁来看你来了。”“哎,知道了姐。”李春明回答完姐,葱房间里走了出来。
当李春明和王娜两只眼睛交汇在一起时,一种久违的感觉顿时涌上两人的心头。“王娜,真是你,一别几年,没有你的音讯,好想念啊,这几年过的还好吧?”王娜回答道:“春明哥,一样,我也联系不上你,我从山西回来后,没有继续读书,而是和你姐一样,在咱们市棉纺厂上班,也还算行吧。哥,你呢?这几年你都干啥去了?”李玉婷接过话茬,“娜娜,你们好不容易见一面,我去给你泡壶茶,你们到房间里好好聊聊。”“好的玉婷姐。”说完,李玉婷给弟弟使了个眼色,那意思让他们到房间里去谈,自己则借口离开,好不去给他们当什么电灯泡。
二人起身来到了李春明的房间,搬了把凳子让让王娜坐下,二人开始各自诉说起了各自的往事,当王娜听说李春明已经结婚了的时候,心里不免有了淡淡的忧伤,但嘴上又不能说,于是说道:“春明哥,没想到你这么快就结婚了,还有了自己的孩子,真心祝福你。”“王娜,对不起,如果我当时能联系上你,或许就不会走到今天这种地步了,天南海北,我不知道你去了那里,是我对不起你。”李玉婷在外边听着房间里的谈话,感觉自己再不出手,事情可能就真的无法挽回了,于是,她提着茶壶走进了房间,给王娜倒了杯茶,也给弟弟倒了一杯,最后自己也倒了一杯,然后说道:“春明,难道你们这么多年的感情,说放下就放下了?你是不是有点儿太自私?娜娜等了你这么多年,这就是结果?”“姐,那我还能咋办?一切都晚了。”“我看未必,那里有什么好的,一片荒凉的地方,和我们这里怎么能比,你不考虑自己,也改为你的儿女考虑才对,你不会离婚吗?娜娜那里不比她强,你们可是从学校就恋爱的,说忘就忘了?”“姐,我……我……我,”“你什么?我说的不对吗?你敢辜负了娜娜,我就不认你这个弟弟,爸妈也希望你能回来,你知道吗?别让我们失望。”一顿狂轰乱炸,把李春明轰的晕头转向,不知如何回答,王娜急忙打圆场说道:“姐,你不要吵他,让他自己决定吧。我无所谓。”这时,李春明爸妈听到他们说话声音很大,也来到了房间,听女儿向他们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也开始苦口婆心的开始劝说,王娜则低头不语。
在一家人强大的攻势下,李春明孤军无援,最后只得选择妥协,答应可以离婚,至于自己女儿,自己就不要抚养权了,孩子还小,也离不开妈妈,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晚上,李春明和王娜还去光明影院看了场电影。在家里住了没几天,李春明就登上北上的列车,回到了已经很熟悉的大草原。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刚开始回来,李春明不敢和刘文娟谈起离婚的事,可也总不能老是这样,春天过后,队里的土豆也都种起了,又开始了放牧生涯,终于到了那天,他们骑马在草原上放牧(女儿她有姥姥领着),李春明把马带住,然后两人从马上下来,坐在绿茵茵的草地上,远处的牛羊低头只顾吃草,根本就不理他们,“文娟,我想和你说一件事,希望你听后不要恨我,”刘文娟听丈夫话里有话,望着李春明的眼睛说道:“什么事?你说吧,我怎么会恨你呢,瞧你这话说的。”“那好,那我就和你说了,文娟,我们离婚吧,这种日子快把我压死了,”刘文娟听完后吃了一惊,用手摸了摸李春明的额头,“春明,你没病吧,怎么了,是我那里做的不好,还是有别的原因,还是你和我开玩笑的,要是开玩笑,建议以后不要开这种玩笑,一点儿都不好玩儿,”“文娟,是真的,我没和你开玩笑,也不会和你开这种玩笑,我们离婚吧。”刘文娟看丈夫说的很严肃,她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好吧,春明哥,那你给我一个理由,为什么要离婚?你知道我们才有了自己的女儿,你就要让她失去爸爸?”李春明低着头,不敢去看刘文娟的眼,“文娟,我知道你没有错,你是个好女孩,好妻子,能与你结婚,也是我前世修来的,可事情往往不能随人愿,你知道吗,我这次回家,遭到家里强烈的反对,尤其是我姐,声言若不离婚,她就不认我这个弟弟,一家人没有一个支持我的,如果我坚持,那就意味着和爸妈从此就断绝来往了,这是我不能接受的,也无法接受,我知道,是我对不起你,如果能补偿,我愿意尽我所能来弥补我对你犯下的错。”“哦,是这样,既然如此,我不怪你,但女儿归我,你也照顾不了她,至于补偿,我啥也不要,我们好聚好散,没有谁对不起谁,希望你以后能过的幸福,如果有机会,回家来多看看女儿,现在也不忙,看那天我们去乡里把手续办了,我回去也得和父母说一声,咱哥今年年底也就复原回来了,看那天我们杀头羊,几年来,你为这个家也贡献了很多,我们好好吃一顿离别饭。你不要有什么压力,我知道你不容易,独自一人来到我们这里,没有亲人朋友,我理解你。”
李春明始终觉得自己对不起妻子,可又没办法,只能顺其自然。
刘文娟的父母听说女儿要离婚,也很难过,但又能怎么样呢,年轻人的事,也不便过多插手。
几天后,刘文娟和李春明到乡里办理了离婚手续,当离婚证拿到手里,李春明的眼泪流了下来。他抱住妻子,像个孩子一样,泪流满面。他的心里像倒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
那天,他们家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全羊宴,也算是分手宴,李春明抱过女儿亲了又亲,久久舍不得不愿离开,最后,他一咬牙,把女儿交给刘文娟,头也不回的走了。望着李春明渐渐远去的背影,刘文娟久久不愿回头……
她忽然想到什么,不顾一切的追了上去,“春明哥,等一等,我还有话说,你还没有给女儿提名字呢,等一等。”李春明听到刘文娟喊他,急忙停下脚步,“文娟,女儿的名字还是你起吧,你们经常守着她,我就不一样了,可能偶尔来看看她。”“那好吧,那就别随你姓了,让她随我姓吧,就叫刘慧吧,希望她长大后能成为一个贤惠的人,”“好,这个名字好,我记住了。你早点儿回去吧。回去后多开导开导两位老人,别让他们太难过了。”“哥,我知道,祝你一路顺风。我就不送你了。”说完,二人转身离开,这一别,有谁知道还能不能再有相见的时候。
列车终于又把李春明从草原拉了回来,一下车,他还不想马上回家,出了站台,独自一人在大街上走着,他的心情很不好,谁也不想见,也不想回家,他来到一家餐馆,点了两盘菜,要了一瓶酒,坐在靠窗的位置,自斟自饮起来,烈酒入喉,他的心里更加难受,望向窗外的人群,这里是我今后生活的地方?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他想起了和刘文娟的那个晚上,想起了他第一次见到她的感受,想到了他们策马扬鞭奔驰在草原,想起了肩背猎枪打猎的情形,一幕幕在李春明的眼前划过,泪水早已控制不住落进了酒杯里,李春明端起酒杯,一杯又一杯的喝着,直到喝的酩酊大醉,爬在桌子上再也站不起身。饭馆的老板见有客人喝醉了,叫也叫不醒,无奈只能陪着,并不时的上前呼唤,当李春明终被唤醒,因为自己根本无法走,就给家里打了电话,当李玉婷来到饭馆,看到弟弟早已醉的不省人事,只能雇了辆车把弟弟送回了家。
等李春明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早上了,他一睁眼便见姐姐也在,父母都守在他身旁,他端起桌子上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望着父母哥姐姐说道:“爸妈,姐,我自由了,这一切都是拜你们所赐,我该怎么感谢你们啊?”父母明知道他话里有话,姐姐也没做声,继续听他说。“这回好了,我再也不用到那个被人看不起的地方去了,你们满意了。”“李春明,这话让你说的,好像我们谁逼你一样,还不是你自己也有这种想法,你说没有想法,我们能左右得了你吗?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以后你的事我也不管了,随便你怎么办吧。爸妈,我先回去了,我是不受欢迎的人。”说完,转身就从屋里出来,坐车回家去了。(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郭咏琪,笔名:烟锁重楼、墨染芳华,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人,自幼酷爱文学,喜爱诗词歌赋,2021年曾在【白鹭国学院网校】诗歌班担任班主任一职,在白鹭论坛发表过大量作品,山东省《望月文学》杂志社特约作家,河南省《文化中牟》杂志社签约作者,都市头条平台《中华题图鉴赏》文学社认证主编,作品在纸刊和各网络平台均有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