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一顿手擀面
![]()
家庭女主,入厨做饭,
责任担当,司空见惯。
人间烟火,锅碗瓢盆奏鸣曲。陕西人爱吃面,和面是基本功,要做到三光:面光、手光、盆光。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母亲教我学和面。她指点要领,我兴趣盎然。筷子搅拌,和成面絮,水多面软,于是添面,硬得又揉不动,于是又加水,又软,如此反复。最后,母亲见我满头大汗,手从和面盆拔不出来,她笑着过来收拾残局。第一次学和面,失败告终。后来,揣摩体会,方知水要一点一点加,千万不能性急,一碗水倒进去。那时候,手头没劲,和面常软。所以,多擀成厚面片,拉成扯面。
![]()
成家后,才真正学会和面、擀面。因为自己也想吃劲道的手擀面,于是,学着将面和硬,擀出又细又长的面条。
之前,我吃过无数次母亲做的手擀面,又细又长,滋味绵长,滋养身体,令人念想。在我记忆中,曾吃过弟弟做的一次手擀面,至今难忘。
那时我上初一,在乡中就读,离家十三里路。适逢周六,中午放学回家。我与同学结伴步行,回家心切,一路急行。一个小时,即到家中。一进院门,我习惯性叫:“妈,我回来了!”没有听到母亲熟悉的回应声。只见弟弟从灶房跑出来,说:“三姐,你回来啦!我给咱俩檊好了面。”弟弟的话,让我又惊又喜。惊得是母亲不在家,她去哪里啦?喜得是,弟弟什么时候学会擀面条的?我怎么不知道。
![]()
我问弟弟:“妈到地里去了?”
“不是,有事,到县上去了。”
走进灶房,我看到弟弟檊好的面片平摊于案板。因他是初次和面,有些软,已用刀切成宽条,可吃扯面。看来,弟弟悟性高,比我第一次和面和得好。
我放下背包,给锅加水,给灶膛添柴,烧火。很快水烧开,弟弟扯面下锅,我拉风箱烧火。水滚,点一次凉水。再滚,菠菜下入,水开,停火。捞面,开吃。
![]()
虽然那顿扯面没有其他菜,极为简单,仅调油泼辣子和盐,但我和弟弟却吃得津津有味。永远记得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第一次吃到弟弟亲手做的手擀面,真得令我开心、感动。弟弟小小年纪,能在母亲不在家时,想着动手给放学归来的姐姐擀面吃,太不容易了!应是他等我回来做饭。毕竟他小,且没擀过面。他是平时观察母亲和面的样子,学着来做。我为弟弟的这份小小爱心而感动。
![]()
时间如马,急奔远去。转眼此事已过去三十多年,但这件事我依然清晰记得。现在,弟弟与我远隔千里,各忙各的生活。弟弟做的那顿手擀面,每每想起,亲情满满,十分温暖。
![]()
![]()
作者简介
王文琴,韩城作协会员。系《现代作家文学》签约作家、副主编。用文字记录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