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哥 雄起!(仁智)
贵州省茅台集团董事长丁雄军近日称茅台酒库存了“几十万吨基酒”,价值“好多万亿元”。
情况如何?实力见证,丁哥雄起!
产能储能远甩同行?
贵州茅台称有“几十万吨基酒”意味着什么?
贵州茅台董事长丁雄军称茅台酒库存了“几十万吨基酒”,价值“好多万亿元”。
2022年8月2日,贵州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在2022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天津峰会上表示,独一无二的原产地保护、不可复制的微生物菌落群、传承千年的独特酿造工艺、长期贮存的优质基酒资源,是茅台的核心势能。
关于基酒,丁雄军在会上透露,茅台在酒库里存了几十万吨基酒,“如果按照现在市场价值计算,是好多万亿(元)。”
“目前真实情况是,(如果说)在国内储酒量能够达到万吨的,已经可以说是非常头部的产能了。”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如丁雄军所说,茅台有几十万吨基酒储备的话,“可以理解为它(茅台)无论在老酒还是基酒储备,在国内都具有垄断性的优势。”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指出,几十万吨基酒,应该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是不可复制的一笔财富。
产能、储能碾压国内酒企?去年贵州茅台酒类产量26万吨
据贵州茅台(600519.SH)8月2日晚间披露的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期内,茅台酒基酒产量4.25万吨,同比增加12.4%,系列酒基酒产量1.70万吨,同比增加36%。
丁雄军所谓的“几十万吨基酒”,在贵州茅台2021年年报中得到印证。年报披露,2021年,贵州茅台酒类产量共8.47万吨,同比增加12.72%,销售量为6.64万吨,同比增长3.72%;库存量为26.07万吨。
从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来看,2021年,中国白酒产量715.63万千升(茅台公司按惯例使用重量单位计量)。权图酱酒工作室统计称,2021年,中国酱酒产能约60万千升。
而白酒主要产区赤水河流域,也还在“力争”达到几十万千升产能的目标。产区内的仁怀县在其“十四五”规划中曾提出,到2025年,酱香酒产量力争达到50万千升,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同处赤水河畔的习水县,在其人民政府网站2月7日发布的文章中称,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增白酒产能13万千升,“十四五”期末实现白酒产能25万千升。
蔡学飞指出,这意味着,茅台的储能和产能,已经完全可以“碾压”国内其他酒企。丁雄军抛出“几十万吨基酒”言论,其“真实的意图应该是给市场释放信号:茅台拥有充分的产品供给和雄厚的基酒储备,对茅台未来的销售、市场调控,特别是老酒品质,都很有信心。”
基酒储备支撑酒企产品结构升级
基酒到底是什么?基酒对白酒企业有多重要?
在推荐性国家标准《白酒工业术语》(GB/T 15109-2021)中,基酒指“经发酵、蒸馏而得到的未经勾调的酒”,又称“原酒”。
蔡学飞指出,其实茅台酒和系列酒在原酒阶段没有直接区分,只在成品酒体时有所区分,丁雄军所说的基酒储备应该指的是茅台七轮次混调的原酒。
所谓七轮次混调原酒,主要指经过两次投料、八次发酵、九次蒸酒、七次取酒后混合勾调的酱酒基酒。茅台集团官网介绍称,季节性生产是茅台酒传统工艺的标志性特点。经两次投粮、七轮取酒,将四季的温度变化与原料特点有机结合,自然发酵得到不同风格特征的基酒。且多轮次发酵生成的醇、酸、醛、酯、杂环类及芳香族等化合物及其前体有利于茅台酒独特风格的形成。
按照这样的生产工艺,茅台基酒实际产能至少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释放。例如,贵州茅台在2021年年报中披露,系列酒制酒车间设计产能为3.166万吨产能,其中6400吨系列酒设计产能在当年11月投产,实际产能则将在2022年释放。
方正证券8月3日研报指出,贵州茅台2022年可供基酒销量预计达4万吨左右,较上年同期增约10%,同时,6400吨系列酒基酒产能已在今年释放。而浙商证券同日发布研报称,考虑到2021年茅台酒投放量仅约3.6万吨等因素,预计今年全年茅台酒产量或达6万吨上下。
而从产业角度来说,茅台作为定位高端的酒类品牌,必须要控量保持稀缺性。蔡学飞指出,基酒有一定储备年限才能出厂,基酒成分以及存储年限也不同,茅台的这几十万吨基酒“应当包括当年酒和陈年老酒所有的基酒储备。”
2021年年报介绍,为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每年需要留存一定量的基酒,按生产工艺,茅台酒从生产到出厂至少需要五年。茅台酒是由不同年份、不同轮次、不同浓度的基酒相互勾兑而成,因此某一年份的基酒可能在未来数年都会作为产品出现。系列酒的产品形成过程近似于茅台酒。
“没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不可能自产这么多基酒,而没有一定的储酒设备或场地的话,也不可能出现这么多老酒、年份酒。”蔡学飞说。
基酒储备可以说是酒企产品结构升级的直接保障,而如果基酒的产能、储备不够,也将成为酒企推进高端酒、年份酒和老酒等战略的一大制约。
事实上,贵州茅台在半年内已计划投资新建两个产能、储能项目,总投资近57亿元。近年来,白酒企业也纷纷加码产能布局,浓香白酒龙头五粮液(000858.SZ)、泸州老窖(000568.SZ)等头部酒企接连抛出数十亿元的扩产能、扩储能计划,也侧面印证了基酒产能对白酒企业的重要性。
“未来肯定是巨头玩的游戏。”朱丹蓬认为,中国白酒从价格转向价值的发展趋势下,企业布局20年、30年后也属正常。
8月2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贵州茅台营收约576.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3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97.9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0.85%。
贵州茅台上半年直销收入同比增120%至209亿元。
公司期内完成茅台酒基酒产量4.25万吨、系列酒基酒产量1.70万吨。今年上半年,茅台于国内共有经销商数量2084家,减少5家;国外共有经销商104家。
8月2日晚间,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600519.SH,贵州茅台)披露2022年半年度报告。与贵州茅台此前预计的一致,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约576.17亿元,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长17.3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97.94亿元,同比增加20.85%。
对比往年中报,不计利息收入,贵州茅台今年上半年营收576.17亿元,净利润297.94亿元,均刷新了历史纪录。
2022年上半年,贵州茅台营收17.38%的同比增速创下2019年以来新高,净利润同比增速则是2020年以来的最快增速。
实际上,贵州茅台此次中报的最大亮点在直销渠道上。今年上半年,公司直销渠道销售收入209.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0%,贡献了36%的营收;而经销渠道收入366.14亿元,同比下滑7%,占营收比例近64%。
直销渠道包括茅台自营店与“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
“茅台”于今年3月31日开始试运营,并在5月19日正式上线。运营仅3个月,“i茅台”就为贵州茅台贡献了44.16亿元不含税收入。
这份半年报还透露了贵州茅台今年第二季度销售加速的信号。
按贵州茅台此前披露的一季报计算,在白酒传统淡季的第二季度,这家酱香龙头创造了253.21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6.06%;
净利润125.49亿元,同比增长17.5%。
值得注意的是,贵州茅台在2021年第一季度曾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增速不同步的情况,彼时其营收约272亿元,同比增约11%;
净利润约139亿元,同比增6%左右。
在当时的业绩说明会上,时任董事长高卫东表示,主要是因为销量增长导致消费税及附加增加。
这意味着,去年贵州茅台上半年的销售计入第二季度,而税收上缴集中在第一季度。
在此基础上,贵州茅台今年第二季度的营收与净利润仍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而这也是许多股民的疑惑:业绩这么好,真有这么多人买茅台吗?
从合并利润表来看,今年第一季度,贵州茅台的税金及附加达43.37亿元,创下新高,同比增加13%;
今年上半年其税金与附加高达87.12亿元,上年同期为69.55亿元。
照此计算,今年第二季度,贵州茅台的消费税及附加约43.75亿元,已超第一季度的数额,同比增加近四成。
从产品结构来看,报告期内,茅台酒基酒产量4.25万吨,同比增加12.4%,系列酒基酒产量1.70万吨,同比增加36%。销售方面,茅台酒销售收入499.65亿元,同比增长16%;系列酒销售收入75.98亿元,同比增加25%。
这份中报指出,贵州茅台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推出虎年生肖茅台、珍品茅台、茅台1935、100ml飞天茅台等新品,“产品销售势头向好,市场呈现旺销态势”;
跨界推出的茅台冰淇淋,“市场反响热烈”。
在今年6月16日举行的贵州茅台2021年度股东大会上,董事长丁雄军为贵州茅台定下2022年经营目标:
营收1259亿元,增速15%,较去年增速目标提高4.5个百分点,并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9.69亿元。
在这份半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一项表示,“公司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股东变动来看,截至6月30日,贵州茅台股东总户数约14.6万户,较今年第一季度末减少11.58%。
报告期内,前十大股东中共有5个股东持股数量发生变动。
其中,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减持143.65万股,持股比例减少0.12%;中国工商银行-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减持21.04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陆股通)增持867.07万股,持股7.22%;
深圳市金汇荣盛财富管理有限公司-金汇荣盛三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珠海市瑞丰汇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瑞丰汇邦三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分别增持47.19万股、61.93万股。
丁哥 雄起!我们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