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由贵州省布依学会、安顺市布依学会主办, 紫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协会和紫云牛场坡村、黄鹤营村、大河村具体承办的首届"中国布依族秋桥文化节"活动在紫云自治县产业园区拉开了帷幕。


贵州省布依学会相关领导: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贵州民族大学教授白明政,副会长、贵阳学院教授周国茂,副会长、贵州民族大学教授陈玉平,安顺市布依学会会长、安顺市原政协主席韦林,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正雄及紫云自治县县长杨坚,北京市布依学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周国炎教授,黔南州、黔西南州布依学会和有关县布依学会相关领导以及数千名布依族群众出席了开幕式。


相传:在清初,安顺府扬武梅姓富翁,对紫云牛场坡聂补陇一韦姓女子颇为钟意。为搏韦女欢心,斥资修路迎娶,遇一小河所困,屡建屡塌。山中一神仙为其诚心所动,施展神功,于高寨与聂补陇小河上重架一桥,与此广衢相接。竣工后,神仙遁迹,不知所往。至此,商贾村民南来北往,极其方便。牛场坡槽子的布依人为感念建桥人,就在此桥敬奉神祗、祭祀祖先,祈求平安,每年定于立秋之日举行活动,时间可持续三至五天。


立秋之日,乃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暑气极盛,因而在水边劳作、戏耍便成布依人最喜爱的活动。桥,成为人们栖息、聚会、歌舞、倾谈的载体,“赶桥”便逐步演变为布依年青人相遇相知、交流感情和喜结连理的节日聚会,故名“赶秋桥”。盛极之时,人流量每日可达万余名。


节日期间,村民们都会自发举办诸如射(xi)水打陀螺、踩高跷、抵杠、拉拔河、纺织、绣花、纳鞋底、丢花包等传统项目的赛事。

在这次开幕式后系列活动中,还如期举办了“布依族稻作与秋桥文化”学术研讨会及民族歌舞表演,篮球赛、民间山歌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赛事,让观众及旅游者感受到牛场坡槽子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之美并印象深刻。

(图文/阿悟 吕娟 审核/白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