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 医 生
作者:陶鸿江
朗诵:大梅

2021年2月28日,我被朋友圈里的一张照片感动了。
这张照片的题目叫《爱的挥手》,它记录的是一个让人泪目的瞬间。
2月11日是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高邮市中医医院发热门诊外传来一个男孩甜甜的叫声:“爸一一爸——”稚嫩的童音响彻发热门诊,正在值班的党员医生俞洋到门口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儿子没有乖乖在家等自己下班回家团圆,硬是缠着妈妈带他前往医院来看爸爸。由于身处发热门诊,穿着防护服,父子俩只能隔着玻璃门挥手致意……儿子的爱在稚嫩的呼唤中 飘扬,爸爸的爱则在挥手之间和闪着泪光的双眸里洋溢。
看过这张照片,俞医生的“爱”猛烈地撞击着我的心扉:俞医生的爱,又何止是父子之爱呢?它让我联想到俞医生对事业的钟爱、对职业的敬爱和对患者的挚爱……
我认识俞医生是五年前的一次急诊。那次我因颈椎病急性发作,到中医院急诊内科就诊,正巧俞医生值班,我当时头晕目眩,心里特別紧张。俞医生一手拉住我的手,一手扶着我的身子,轻声细语地询问我的病症,见我内心虚颤,便用温柔的语言安抚我,并仔细地为我作了检查。看着他那张慈善可亲的脸庞,我乱蹦的心终于平静了许多。
听着他慢条斯理地为我分析病情,我感觉他就像朋友那样亲切。我问这问那,他不厌其烦、耐心解答,他满脸的笑容让我如沐春风。临别时,我们不仅握了手,还加了微信。他在嘱咐我回家休养的注意事项以后,还亲切地对我说:“有情况随时交流,有需要随时呼我!”当时我以为是一个医生的客套话,哪知道他用五年的坚守践行着一个医生对患者的承诺!
五年来,我几乎每周都收到俞医生的信息:如何服药,服药后有什么反应,如何注意饮食调理,如何锻炼身体,连睡觉的时间、姿势,跑路的步数都在热心地提醒。他说得最多的就是“最近身体怎么样?”、“不要太累哟!”、“不要着凉呀!”平时我的药吃完了,只要一个电话或一条信息,他都为我办得妥妥贴贴。他有时带夜班在家休息还从家里赶到医院为我开药。

多好的医生啊!我可不是“上帝”呀,我只不过是一个与俞医生萍水相逢的普通患者而已,受俞医生这般“礼遇”,真是让我受宠若惊了!有时我说几句感谢的话,他都说:“不用谢,这是我的责任!”
好一个有责任感的医生啊!
俞医生,是高邮中医医院急诊科的主治医师,中共党员,他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等多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在急诊急救及危急重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发明专利二项,参编专著两部。
难怪,他对工作是如此的认真,对患者是如此的负责。
2021年1月26日,正值农历大年初二,疲惫的俞医生刚下夜班,就接到“组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医疗队”的通知,他主动请缨,直奔防疫一线。
那么近距离地走近疑似病例,俞医生及其家人都很担心。但俞医生很快调整了自己,他对家人说:“选择做医生就是选择服从,选择奉献,选择冲锋在前!”
在隔离病房里,他每天都要按照严格的流程,洗手穿衣戴帽。两层帽子、两层口罩、三层手套、防护服、护目镜、隔离衣,这些都是他们上战场的“装备”,缺一不可。佩上“装备”后,行动不便了,在密闭的空间里,呼吸困难,甚至头痛、头晕;偶尔还会莫名出现面部、鼻子或者脖颈部瘙痒,却无法随意的抓挠,只能强忍;护目镜容易起雾,戴上不到十分钟就已经朦胧一片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流调、采集咽拭子、有时还要加采肛拭子;查房、沟通、会诊、修改治疗方案、填写各种报表;动态观察患者的体温、心率、血氧、观察病情变化;遇到重症患者要用专用的负压救护车将其转送至上级定点诊疗医院;以前驾轻就熟的工作,在这儿变得如此的复杂。患者情绪不稳定时,还需及时心理疏导。即使下了夜班,如遇病人不解之处,都要放弃休息为病人答疑解惑,遇到情绪不好的病人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安抚工作。

已连续半个月没有回家的俞医生,在隔离病房里也有想家的时候,他便在空隙时与家人视频通话,当幸福的一家人争着问候他时,他很激动。当看到躺在病床上呻吟的患者时,他又心潮难平。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万家团圆是我的心愿,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作为党员医生,冲锋在前是我的责任”。多么朴实而又温暖的仁爱之心啊!
是啊,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在平常的工作中,他也是用真心、爱心、同情心对待每一位患者的。
记得一次,患者夜间病痛发作,电话求助于他,他二话没说,不顾自己已休息,就飞奔到医院,耐心周到帮助病人解决了病痛。还有一次他值班,遇到一个危重病人需要做CT检查,患者家人不在,俞医生风风火火地穿上防护服推着病人就走,到了CT室,他不怕辐射,帮病人摆姿势,累得满头大汗,他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怨。一直坚持到病人检查结束,又把病人送到病房。他待病人像亲人,这在患者和家属中是有口皆碑的。
2021年10月1日,举国同庆的日子,俞洋医生顾不上颈椎的不适,依然坚守在临床一线,此时距离他颈椎手术才两个多月。“节假日的班可不比平常的啊!”同事感叹道。是的,节假日是急诊室最忙的日子,找俞医生看病的不仅是急诊病人,还有很多老患者直接到急诊室找他,有时,他忙急诊,老患者们就排队等候他。但俞医生从未感觉到苦,从未感觉到累,走路都是小跑,忙碌的他,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同为党员医务人员的妻子,在支援扬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后,也同样奋斗在假期中的临床一线,看着他们相互忙碌的身影,让人心中油然而生敬意;他们是在用责任和爱心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他们用一种最真挚,最质朴的方式诠释着医务人员的天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祖国庆生。如果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并肩作战”就是最浪漫无畏的逆行。多美的“夫妻档”呀!

俞洋医生还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他是高邮市蒲公英志愿者协会会员。经常参加义诊活动,多次为老年朋友开设中医养生和健康讲座。受到大家的好评。
由于他人好、心好、医术好,所以他每年都收到患者送的锦旗和感谢信。但是,他把每一份赞誉、每一份感谢都化为工作的动力和激情!
是的,俞洋医生一直用一个医生的仁爱之心照亮自己,用仁爱之心激发了无数患者感激的心跳,用仁爱之心扛起了医生应尽的责任,也用仁爱之心诠释了他对事业的无限忠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