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来无聊,看着凌乱的书稿堆满了电脑桌,便开始整理起来。杂物规整到了小物件盒子里,没有价值的扔进了废纸篓,乱摆放的书回到了书架。整理房间,如同整理心情,物件整齐了,心情就好了。
无意间翻到了一个笔记本,封皮是红色的,印有“学科学”字样,朴素而坚韧的塑封外皮完好无损,依然是它笔挺的“外衣”。翻开书皮,里面用钢笔字体整整齐齐记录了我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工作备忘录,会议记录,一些琐事。这可是有“来历”的笔记本了。在封皮的“口袋里”,一封泛黄的信件,瞬间引起了我的注意,信上那略带潦草的字迹似曾熟悉,原来是30年前父亲写给我的一封信。这也是父亲至今存留在世上的唯一“物证”。信不长,内容是:“忠文儿:你的来信以(已)收到,内情尽知。你联系的柴油价格不贵,希望你能买到20桶,今年的油就够了。这里一桶是200元。钱交的时间我也不知道,现在交我就马上给你带去。再无不言。父。92、元、27、”。看到这封寥寥数语的家书,我的心“扑通”“扑通”地直跳,想不到的是书页上那些熟悉又亲切的字迹,依然安静地守候在那里,与我携手走过了三十年。尽管从参加工作以来,面临工作不断变动、多次搬家等经历,而这么多年,它似一串串陪我走过的脚印,印在人生的路上。它传递着暖暖的父爱,承载了峥嵘岁月里留给我的太多记忆。
高科技的今天,一部手机取代了许多,可以送上问候、祝福来表达心意,可以不见面用红包表达心意,可以通过视频聊家长理短的事……时过境迁,这些高科技时代的“便利”,或将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闪现的几簇浪花而已,昙花一现,逐渐淡出、忘却。经久不衰的,还是那存在记忆中的最有亲切感的――家信。这种交流方式,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意欲在笔端流露出来,它始终似一股暖流涌遍全身、震撼人心!正如父亲写给我的信,他写信告诉我,联系的柴油价格不贵,需要付钱马上找人带去……诸如此类的言语,一方面,是他给予我的信任,相信我是他的骄傲;另一方面,他在提醒我,买东西就要货款两清。迄今读到这封信,依旧让我多了一份内心的颤动,让我情不自禁模糊了双眼。小学尚未毕业的父亲或许不善于用深奥的文字表达其心意,但他的爱早已印在了我的心里。这种爱,像一盏明灯,给予了我温暖,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数十年过去了。相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过属于书信天空的“模式”。虽然那个年代已一去不返,“沙沙沙沙”的笔尖声被“劈劈啪啪”的敲打键盘的网络时代取而代之,让更多人放弃了用书信书写内心世界的精彩,一撇一捺里舞文弄墨的泼墨情怀。这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几乎都不知道书信是什么,忘记了书信的用途,最终终止了书信的使命。但是书信这个曾经留在岁月里的美丽使者,今天仍让我怀念,勾起我许多的温馨记忆。八十年代时期,书信是我们这些远离亲人,身在异乡的人用来传递情感、化解思念的惟一寄托。那时的书信往来很频繁,邮递员叔叔也很忙碌,他们穿一身绿邮装,骑着印有“邮电”标记的绿色自行车,车座上驮着绿邮包,里面装着信件、报纸、包裹、杂志等。邮递员叔叔很神气,轻燕般地走街串巷、穿村走户,把遥远的心愿送到千家万户。小小书信,所描述的无外乎是长辈对晚辈给予的殷切希望;晚辈向长辈表述的敬意以及关爱;兄弟姊妹间的手足之情;同学同事朋友间互致问候、工作生活的话题……应该说,收到书信的那一刻,喜悦开始赋予激动的心情,那些承载着永恒的书信,在那个时代,诠释着浓浓的情意……无论父母、亲人友人,书信作为一种作证,曾经温暖过、感动过,成为行过、走过的佐证,记述过值得回忆的往事。这也是成长路上的一种相伴,深深地印在了心里,充实而又美好。
书信是一种往来,是再寻常不过了。老师给学生的回信里,经常引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告诫大家勤奋读书,立志成才;家长的信里经常讲“为了自己的将来而学习”,鼓励晚辈做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同事朋友间则以“少年时代,幸福花开,现在努力,为了将来”相互勉励……翻开信纸细细阅读那些依然保留着历史体温的文字,你会深刻感受到薄薄信笺后牵动喜怒哀乐的人和事。
至今思之,一封看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书信,阅读的心情,如同在和煦的春风里,笑看一朵花静静盛开。其中,没有风花雪月的华丽辞藻来修饰,没有长篇累牍的起伏跌宕来润色,没有嘘寒问暖的牵肠挂肚平添诗意。有的只是最简单的表达方式,最深切的直白言语,最浅薄的直抒胸臆。一家人团团围坐,沐浴昏暗煤油灯的微光,打开一封家书,拿在手里,一字一句认认真真读着、听着……往事如烟,它尽管已是遥远的记忆,是过去式。但每每想起,如同翻阅着一张张曾经熟悉的页面,闪现出千丝万缕般缕缕柔情。就像记忆中的村落,清清的河流,干净的天空,渐渐的走进了生活,重现在岁月的那一头。不说写信练笔,就是纯粹交流,我也看好写信。亲情拉近了,友情不远了,人与人贴心了,那种记忆留下的绚丽,是用心营造的美丽,安静了烦燥的心情,炫耀着独有的魅力,历久弥香……
家书抵万金。恍然间我更加懂得了这句古语里蕴含的高深寓意。
[作者简介] 冯忠文(笔名:逢时;中文;笨笨),男,汉族,作家、诗人。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作家协会副主席。系中国当代文学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人民日报》《新华社》《时代报告》《诗词世界》《文学月报》《诗中国》《诗意人生》《人民诗界》《齐鲁文学》《中国西部散文选刊》《西部》《绿洲》《广东文学》等报刊。有文学作品被选编为《作文365》《时文选粹》《作文头条》《2020年高考热点作文美文选粹》等书籍。已出版《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诗以咏志》《奶茶》《挽着故乡行走》《胡杨情》《清荷》等多部文学作品集。散文集《奶茶》荣获首届“浩然文学奖”,被“浩然文学馆”永久收藏。个人传略收入《世界名人录》《中华人物辞海》等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