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柳纪行
作者:兴盛
单车从柳河出发,艳阳高照,好久没有这样的晴好天气了!一路青山一路水,摩托车在飞驰,风儿在耳边掠过,鸟儿在树梢唱歌。长时间的风吹日晒,每天汗流浃背地耕作在果园,难得今天忙里偷闲,心情也像这个艳阳天一样没有了阴霾。
一路向西又往北转,来到了柳河十三户水库。但见青山滴翠,碧水泛波。呢吶紫燕,上下翻飞。咦,那不是小时候在鱼乡经常看到的叼鱼郎吗?正在用它长长的细嘴从水里衔鱼,水边还有漂亮得令人瞠目的翠鸟,贴着水面低飞……摩托车先是脱离了柏油路面,这会儿又不知不觉告别了较窄的水泥小路,完全上了土路。土路沟沟哇哇,车颠簸得很厉害,时不时地还有黄褐色的泥浆淤积,车陷到里面半天也推不上来。还好,我将车设置到二挡,驾车小心翼翼地在两边是深沟,中间只有尺把宽的上坡路上艰难前行,有几处车子几乎失控翻到沟里,但都神奇地化险为夷,每次都是惊心动魄。“走这样的道,没有一个强大的心脏,还真是不行啊!我再也不走这条路,宁可绕远……”一边走一边心里嘀咕着……忽然车子到了一处险峻的拐弯处,一条水沟横在眼前,水流颇为湍急,我连忙挂了一挡,无奈还是卡在了两个石头的窄缝里,只好狼狈下车,前推不是,后退更不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将车子推出来了,一个踉跄差点跌倒,连忙扶住车子,用低挡轰着油门,推着摩托车一点点前行,好不容易到了一处较宽的地方,连忙上车,一只脚点地一只脚控制车闸,右手把持油门一点点向上攀爬,大约过了五六分钟的光景,车子终于到了岗顶。总算松了口气,连忙下车,大口喘息。大约休息了六七分钟决定向下放坡。远远地向下面一望:我的天呐,但见向下的道路不但狭窄险峻,还因为连续的大雨天将山路冲刷得不成样子,一条条深深的冲刷沟顺着道路蜿蜒盘旋而下。“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只能硬着头皮靠近右边比较平坦一点又贴近林缘草地的一侧将车子设置在二挡,叼着油门小心翼翼严严地把好前后车闸向下放车。真是太险了呀!有几次差一点失去平衡,只能死死扣住前车闸,向右侧比较安全的地方右脚着地,调整好平衡再重新上车,迅速用右脚踩住后刹,一点点放行……好不容易到了山底。崎岖的山底小路,一道道的冲刷沟,虽然难行,但我悬着的心,这时总算是落地了。回想刚才近二十分钟的惊心动魄,颇有些后怕。车子在土路上一路颠簸到了梅河口地界,再往前走,看到一个村庄豁然眼前,路边就是村部,及至到了近前才知道这是小时候常听大人提起的白石沟村。眼前的白石沟风光秀丽,几百户人家散布在“鸡冠砬子”脚下,高高耸立的鸡冠砬子如馒头的形状……这就是小时候在远方看到的云雾缥缈神奇美丽,曾经勾起我无限遐想的“鸡冠砬子”呀!今天终于如此近距离地一睹她的芳容,真是百感交集呀……
车子继续前行来到了刘大村地界,记得二十几岁曾经在这里的坡地自行车失控,重重地摔下来,当时左眼的上眼皮撕裂鲜血涌流,耷拉着挡住了视线,就是刘大村的一位四川籍退伍军医刘医生给做的缝合手术,不知刘大夫现在还在不在这个村子?车子继续前行经过程家村和富强村地界。特别是富强村是舅舅家的住处,小时候我有大约一年多的时间是住在富强村,在富强念了一年多的小学的。如今富强水库依然像过去一样风景优美、水波潋滟。当年这个水库可是我们鱼种站所有,记得当年冬捕,工人们在冰天雪地的水库冰面用马拉着绞盘,拖住探入冰面以下的巨网,一网网海量的、白花花的大鱼,那场面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至今仍历历在目。但如今水库早已不是像过去那样,归父亲曾任工会主席的国营海龙县鱼种站所有了,如今已经包给私人几十年了,即便钓鱼也得花钱买票。下了风光旖旎的富强水库大坝经过富强村一路奔曲家及过去的四八石(读“担”的音)乡所在地,来到了通往北边的民主村和东边曾经的辽源矿务局梅河煤矿四井的交叉路口。我犹豫了一下,决定向东走难行的乡间土路奔过去的四井方向而去。一路颠簸,早已看不到童年时代四井的繁华,但见断壁残垣,一堆堆的蓬蒿掩埋了一个个破败老旧的红砖房。“风光不再呀”我心里默念。来到一个交叉路口,我尝试着向左骑行,大约走了二里左右,土路就淹没在了一望无际的玉米田里,只好调转车头重新又回到交叉路口向右骑行,远远地看到一个挺大的村庄,急忙加大油门,一眨眼车子就飞驰到了村子里。这时已经人困马乏,渴的两眼直冒金星。听到近处庭院之中有人说话的声音,及至到了眼前,看到一胖一瘦两位大姐在闲聊,急忙下车,向左边的路旁紧走几步:“大姐,能不能给点水喝”我一边说着,一边取出放在摩托车后备箱里的钢制水瓶。那位胖一点的大姐很热情地接过了我的水瓶,说了一句“你等会儿”,就转身回到屋里。不一会儿就拎着我的水瓶笑吟吟地说“我们的自来水坏了好长时间了,今天刚刚接通,你真有福气”。我接过水瓶连连道谢,并打开瓶盖一口气喝了半瓶下去。水特别甘甜爽口,又感觉到了小时候我们渔场那口洋井水的纯正味道了。问到:这是什么村子呀?瘦一点的大姐连忙告诉我:“这里是五人班村”……啊,这就是四十年前常听人们提起的“五人班”呀!
车子继续向前飞奔,来到了一处水泥大路,向南眺望,只见山影叠翠,下面一个很大的村庄,我想那就是小时候一位叫于长安的同学所居住的村庄——安全村吧。大约走了三四里路,忽然眼前一亮,一个近似直角三角形的小水库呈现在眼前,但见水面微波荡漾,水很清澈似乎也很深的样子。当摩托车行驶过了水库的塘坝向北转骑行几十米,忽然看到一处民房的院墙赫然写着:安乐村村规民约。猛然惊醒,这不是我小学读书的安乐村吗?一阵惊喜,只见柏油村路整洁宽敞,家家户户高墙大院,已然不是儿时记忆中的样貌。我骑着摩托车从村子南边沿着柏油村路一排排一栋栋地渐次向北行驶。忽见眼前一户人家两棵青青的翠柳分列大门两侧,上面柳枝相接互相依存的样子像极了小时候与我相濡以沫,如今因为被集安的一位贺姓“朋友”骗贷骗保损失了终生积蓄抑郁而终的二弟,我不禁潸然泪下,驻足良久。一打听才知道这是从小学到初中一直考入梅河五中的一位同学的姨妈家,真是巧了,惊叹世事有时就是这么奇妙。继续北转来到了曙光地界,这里是我初中母校曙光中学的所在地。记得当年为了考入全省重点高中,我们骑着自行车起早贪黑从鱼种站一直到八里外的曙光中学上课,土路上尘土飞扬,一到家都是满头满身的灰尘。当年的李亥生老师水平很高,常常给我们几个学得较好的同学吃“小灶”,这里面就有后来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王琦同学,当时数学满分是120分,王琦同学竟然考了令人瞠目结舌的117分!再往北望就看到了梅河口市的高楼和像河一样的车流了……
正是:
一城柳色青山翠
十三户岗惊魂舞
白石山水好风光
富强水畔故人湖
红梅曲家山岗美
五人班里好山水
遥望安全鸡冠艳
故园北眺惊鸿飞
门前两棵翠柳依
树上几只黄莺啼
安贫乐道神仙好
岁月长河静如溪
作者简介:刘兴胜 1965年 12月生。吉林省梅河口人 毕业于延边大学,曾经在吉林省文化厅《参花》、通化日报等媒介平台发表散文、诗歌等作品多篇。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_2525298.html
🍀🍀🍀🍀🍀🍀🍀🍀🍀🍀🍀🍀🍀🍀
纸刊《白鹭文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