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为你说诗系列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语的出处》
作者 马文振
同题诵读: 晓梅、拾晓丽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语,出自(唐)王维的一首诗。
这首诗很纯朴自然地表达了诗人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我再给他一个定位:这首诗成为大白话诗歌的范例。下面我就为朋友们说一说这首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人写诗,相当精炼。不象现代诗那样冗长。这一点值得我们现代人继续学习和继承。
我独自作客在异地他乡。每当佳节来临,我就想起家乡的亲人。所以要倍思亲。一个“倍”字,无疑增加了思念的重量,用得极妙。
在重阳日这天,王维遥想兄弟们聚在一起登高望远,头上都插着茱萸,身边唯独少了王维。

王维在干什么呢?他可以提笔写一首诗。写一篇流传至今的诗,写一篇朗朗上口、家喻户晓的大白话。既使遇上了旷古的孤独,也要心存感激。这一孤独不要紧,就写出了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成为千古绝唱。朋友们,今天我们就练习读一读这首诗。下面,请朋友们把这首诗再完整的读一遍。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亲爱的朋友们,又到了主播 与大家说再见的时间啦。祝朋友们诵读愉快。

诗人简介: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作者简介】:马文振,诗韵东方朗诵团学员。世纪文化艺术社会员。荣获“中华情.水晶心杯”第二届全国名家诗词书画大赛金奖。业余时间酷爱写作。曾在《燕山油化報》、《燕山企业文化》等企业刊物及各微平台发表一些作品。

【朗诵者简介】晓梅,招商局退休。酷爱诵读,用声音温婉岁月,向往美好。京城薇雨朗诵艺术团成员。

【朗诵者简介】拾晓丽,内蒙古文诗学社(室雅蘭香)核心工作委员会委员,被授于“蘭香使者”光荣称号,蘭香艺术团成员。喜欢唱歌、跳舞、诵读。性格开朗活泼,热爱生活,助力动物保护公益行动,让心与善良对话,用声音和肢体语言赞美生活,传递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