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图虚荣
作者/唐牧
夜已深了。想起昨夜有个徳高望重的老师私下叮嘱之言,有一番感慨共享。
昨晚,我发了个来自网上人点评莫言的看法,群里竟也有人看不惯,老师对我说,群里也有人看不惯,希望少发有关莫言的链接。其实这些人都是戴着假面具伪装文人的面孔,有着极强的妒忌和虚伪的燥热心态,但这种心态,不应该有。
我认为这种人没有资格看不惯莫言,更没资格谈论去贬低莫言,你写了多少部长篇巨著?得了多奖?拍了电影电咧?人家莫言多次得奖,长篇巨著多部,拍了人人谐知的电视(电影)《红高粱》,官方媒体也给予了肯定,国际奖就不说!你有什么资格评论莫言?!
建议这些人拿出多部长篇巨著,才有资格对莫言的指三道四。
我虽然没有什么写作水平,但有欣赏和阅读能力,所以对任何作家的作品都感兴趣。从法国莫泊桑的《羊脂球》、徳国的柏吉尔《琥珀》、到中国作家谭谈老师的《山道弯弯》,他们对我酷爱文学影响很大。后来又读了几乎与我们同龄的莫言老师《红高粱》,还有作家王蒙老师的意识流小说《蝴蝶》……等等。70年代末“收获”、“十月”、“当代”非常有影响力杂志,我都喜欢订购收藏,只可惜家里烘暖一场大火全毁了,也废了自己几年心血的手稿。
不要借网络在虚拟世界狂诩虚伪的自己,故弄玄虚没有意义。也没有摆臭架子资格,虚心向这些长篇巨著作者学习。
说句老实话,当前网上诸微刊或实体杂志平台,吸收了一些小诗或小散文,都不过是沽名钓誉,“满足部分那些小打小闹的人虚荣心”(某国家级作家的私话)网络文学乱象充斥着,且省级以下的报纸小刊雷同块头版居多。许多凭关系弄到CN号的部分“名气”作家为“顾问”挂帅小刊电子版,部分是挂羊头卖狗肉,不可入目。自媒体平台更不用说,口语化的、呆板抄袭洗稿成堆,一个小诗文的命题字数,甚至占处百来字诗四分之一的篇幅,不会以诗言缩句命题,且题眼与正文意境不相切。尚有一定的阅读和编审能力的老师干什么?何谈铅印成字的佳作呐?!
任何人,都有长处和缺点,不要动不动就以自己所谓身份或曾经一度的光环“意气用事”、“意气风发”,就狂言妒忌否定别人的成果,看不惯别人的一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可以划石来试金。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欲知世事皆用脑,不识人情只观花。这是如何做人的古训。我们共同勉励吧。
做好自己的为人,莫图虚荣。千万别像我一样,胸没多少文墨之心。
2022.08.07.晚: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