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赤子194
194 : 好事桩桩又一件
柳军军得款又捐赠
运气来了没高低,这几天,柳军军接二连三收到各级新闻单位寄来的赠品和奖品……可以说,好事一多多,喜讯一桩桩——
一
首先是《人民日报》社通联部寄来的大礼包。收到礼包的是团直司通迅员,不等柳军军见件,就打开了这么厚重的大礼包。原来,内装一份登稿通知书,一支刻有《人民日报》赠送的精包装大包头钢笔,十二张《人民日报》,十二本炀金封面的《人民日报》采访本。一份《人民日报》特骋通讯员证书。……总之,厚厚重重,沉沉沾沾的一大包,通迅员惊奇地,高高兴兴的抱着大礼包来到了柳军军在政治处的办公室……这么重要的礼品,不大功夫,司政后三大机关的干部战士都知道了,大家都过给柳军军道喜。先到先得,十二张《人民日报》被战友,同行们一抢而空。……大家轮流拿上那支金灿灿的钢笔,他传过来,你传过去,爱不释手。这真是419团少有的《人民日报》的奖品——金笔杆子啊……团长,政委也夹在人群中,赞美柳军军获得的精质奖品。柳军军忙取出采访本,给团长,政委,一人赠送了一本采访本。在场的干部战士都想得到赠送本……柳军军介释说,请见谅,三位彝族战友一人两本,就不够了。等以后《陕西日报》,《人民军队报》寄来采访本时,再送诸位……这场贺喜的闹剧,就这样匆匆收场了。
二
真是喜从天降。那一天,又一个大礼包,再一次寄到了419团团直司。这份邮件,发信单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通联司,收件人是5336部队四舅舅。这次通迅员傻了,这么大一个邮件,到哪里找个“四舅舅”去呢?
这份疑难邮件摆在江政委的办公桌子上。江政委心里清清楚楚。到哪里去找什么“四舅舅”呢?一个电话,接到电话的正是政治处的柳军军。不到一刻钟,柳军军来到江政委办公室门口。
“ 报告”。
“ 进。”
柳军军进了江政委的办公室。
”柳主任,你来看——。”
” 什么?”
柳军军吃惊的问政委。
“您刚才称我什么职务?”
“主任,主任,柳主任。听到了没有!”
柳军军听的目瞪口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了……
江政委笑了起来……我犯一回记律,提前传达一次团党委常委会会议决议:经常委会集体会议一致通过,拟任你担任419团政治处主任一职,组织在报批之前,还未正式谈话,今天,我以个人身份,先向你透一下风……”
“什么?不妥,孙新春是名牌大学生,我在他手下工作了近五年,请组织考虑,还是由孙新春副主任担任主官,我当他的副手……”!
江政委打断了柳军军的话语。
“今天不谈这个,打住。咱俩先看看四舅舅的这份邮件。”
江政委当着柳军军的面,打开了那份由中央军委通联司的邮件。首先是十份当年(1975年4月份)刊登暑名四舅舅的《解放军报》,紧接着是一份以《解放军报》暑名的感谢信,还有一张40000元的汇款单,钱是军委通联司寄来的慰问金。这笔资金用来奖励和慰问那位在这种险恶环境中支持四.五运动的作者,赞扬那一位(或多位)大无畏精神的拟稿人……!
政委看完所有邮件的基本内容后。他问柳军军。
”事实都清楚了。谁也没有料到,当年冒着极大风险发出的文稿,会有这么丰厚的回报,柳主任,你说咋办就咋办?”
江政委指着汇款单问柳军军。
柳军军看都没有正眼看一下。
“ 当年的文稿是在您的受意下由我整理的,这完全是您的文稿,我只是尽了一位新闻秘书之责……这一切均应由您全权处置。”……
”这是中央军委第二次查找四舅舅了!还是那句话,杳无此人,原件退回咋样?”
江政委问柳军军。
“不。419有这样一位不原透露姓名的战士。这笔钱就用四舅舅的名义,捐赠中国人民觧放军军事博物馆,用予维护馆藏文物吧!”
“谢谢这位从未露面的四舅舅,按四舅舅的回应处理。我代表团党委谢谢你——可亲可敬的四舅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