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英國詩歌賞析
天國——綠色浪濤的庇護所
作者:趙汝鐸
吉羅德.曼雷.霍普金斯1844年7月28日出生於英國東部埃塞克斯郡的斯特拉福鎮,1889年6月8日去世,是一位英國詩人、作家和文學家。他從小就受家庭的藝術薰陶,對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他畢業於倫敦大學哲學及神學專科學院。尤其在1863年又考入牛津大學並獲得貝列爾學院獎學金。之後,又把所有的經歷全都投入到詩歌、繪畫、音樂、文學批評等研究。1867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當時的英國正處於大不列顛與愛爾蘭王國合併的特殊歷史時期,到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成立,那時北愛爾蘭依然由英國政府控制,英國在1927年正式改名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在語言方面雖然沒有名義上的官方語言,但實際上是以英語為主要語言,由於英國有許多從世界各地移民至英國的人講家鄉話外,也出現很多家鄉地方語言,則印地語是當地使用最多的外來地方語言。如今,英語幾乎擴散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已成為世界上普遍使用的語言。英國文學在世界文學地位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著名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就是英國文學界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而我們今天介紹的這位英國著名詩人吉羅德.曼雷.霍普金斯,是他逝後二十世紀最負盛名的維多利亞詩人。他那富有探索性的詩歌和意象的運用,使他成為傳統詩歌中的創新者。下麵我們來具體賞析一首霍普金斯的《Heaven-Haven—A Nun Takes the Veit》譯文《天國-庇護所---修女摘下了面紗》詩歌,並從中可以學到詩人霍普金斯詩歌創作的更多長處。
全詩大意如下:“我曾渴望前往/好春永在的地方,/到沒有強風斜刮刺面的原野上/那裡只有幾株百合搖曳發出聲響。/我曾要求去到暴風雨到達不了之處/在那裡綠色的浪濤在無聲的庇護所裡住,/大海的搖盪鞭長莫及無法對它碰觸。”
我們先來看第一段:“我曾渴望前往/好春永在的地方,/到沒有強風斜刮刺面的原野上/那裡只有幾株百合搖曳發出聲響。”詩中,詩人首先向讀者展示出自己渴望到一個春光永駐的美麗迦南之地。在詩人的心裡那個春光永駐的地方,那裡沒有狂風的肆虐的,只有綠草青青的原野;只有春水浮萍的池塘;只有白鳥爭鳴的歡唱;只有盛開的百合在微風中搖顫的聲響,享受大自然賦予的愛。那裡也充滿天國的喜樂和安詳。詩人在這裡短短幾句便勾勒出一個猶如天國一樣美麗畫面,這與詩人早年大學時期研究繪畫有一定關係。詩人也在此發出內心一種感慨:“上帝啊,我們在你的殿中想念你的慈愛。”(詩篇49,9節)這與他在1877年被任命為耶穌會牧師有關,從而看出他是一位有著崇高信仰的詩人。
二段裡,詩人在第一句就告訴讀者“我曾要求去到暴風雨到達不了之處” 表面上詩人再寫大自然的景象,而實際上寫出詩人渴望一個沒有戰爭硝煙的和平世界,那裡再也不會有殺戮和痛苦,就像詩中說得那樣“在那裡綠色的浪濤在無聲的庇護所裡住,/大海的搖盪鞭長莫及無法對它碰觸。”
詩人憧憬那美麗的綠色浪濤,猶如綠色翡翠雕琢的精緻藝術品,搖盪的大海也無法觸碰,望著它的內心裏也只能鞭長莫及。詩人能感受到自然界景觀細微的變化差別,以及對大自然景物的敏感。這裡詩人運用間接的擬人手法借景寫景,將獨特的意象風景來形容自然風景,清晰生動地刻畫出來,同時,又將個人的思想情感通過意象而表達出來。他的詩作也反映出當時社會人們那種宗教信仰,為追求自由、民族解放,那些修女們也摘掉面紗投身到自由解放運動中,正如第一段是中所描述的“沒有強風斜刮刺面”那樣,不單是對大自然的一種描述,而且那些修女們已經摘下面紗,希望“好春永在”沒有強風刺面。可見詩人即是一個浪漫的性格,又是一個完美的理想主義者和虔誠的信教徒。
傑拉爾德.曼雷.霍普金斯的詩歌藝術特點最為突出的是他在詩歌的韻律中探索性的使用了跳韻(sprung rhythmz)節奏押韻詞和創新,這種韻律更關注重音的出現為不是音節數量本身,以及具有宗教色彩意象的應用,這也是他詩歌的一大重要特點,可被稱為現代主義詩歌的先驅。另外,在語言,規則、形式上不接受任何對詩歌的附屬,充滿了人文情懷。即歌頌了神的大愛,又歌頌了人的偉大,在詩的自然中充滿著人性光輝的一面。
2020年5月2日写于纽约宅
附原诗: Heaven-Haven—A Nun Takes the Veit
Author: Gerard Manley Hopkins
I have desired to go
Where springs not fail,
To fields where flies no sharp and sided hail
And a few lilies blow.
And I have asked to be
Where no storms come,
Where the green swell is in the havens dumb,
And out of the swing of the sea.
天國-庇護所---修女摘下了面紗
作者: 【英國】杰拉爾德.曼雷.霍普金斯
我曾渴望前往
好春永在的地方,
到沒有強風斜刮刺面的原野上
那裡只有幾株百合搖曳發出聲響。
我曾要求去到暴風雨到達不了之處
在那裡綠色的浪濤在無聲的庇護所裡住,
大海的搖盪鞭長莫及無法對它碰觸。

纽约文联【世界文学网刊】编委
终身荣誉顾问:诗者永诗.
顾问 :丛 守 武 (中国)
顾问:David Ho (美国)
社长兼总编:冬雪(美国)
执行总编:火凤凰(日本)
常务副总编:婉柔(日本)
主编 : 东方羽薇 (美国)
副主编:Ashley陈(纽约)
副社长 : 思 乡 (美国)
编辑 : 王中明 (美国)
赵汝铎,笔名,冬雪,美籍华人。原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现为纽约全球艺术家联盟文学委员会主席、纽约华文作家协会会员、纽约文联《世界文学网刊》总编,曾出版诗集《雪梦》及电视长篇小说《战火轻音》等八部专著。散文、诗歌曾发表于《沈城晚报》、《诗潮》、《星星诗刊》、《女友》、《侨报》、《世界日报》等多家海内外华文报刊杂志。2019年诗集《等你》获台湾“海外华文著述奖诗歌类佳作奖”。2021年《全息诗论、诗歌的音乐特征》两篇论文获海外华文著述奖文艺理论类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