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想欣赏石岩磊老师的朗诵作品,请点击如下链接:
https://xiangbo.me/215174/classic.aspx?parent=688278
文游天下(460)
应县木塔
文/石岩磊
图/作者提供
1933年9月,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山西考察时,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给远在北京的妻子林徽因写信,讲述了自己看到应县木塔时的感受:“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我的第一感触,便是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不然我真不知道你要几体投地的倾倒!”
应县木塔位于佛宫寺内,本名叫释迦塔,为纯木构造,没有采用一根铁钉,共耗用木材3000立方米,重达2600多吨。它建于辽代,距今已有966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木质塔楼。其总高67米,在2016年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全球最高的木塔。它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
其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塔龄超长、塔高冠绝,而且里面还存有大量精美的塑像,如矗立在一楼的释迦牟尼像,它全身鎏金,神采奕奕,栩栩如生。佛像的造型也十分奇特,其蓄须、戴耳环,这与契丹人的审美有关,他们认为留着小胡子、佩戴耳饰的男子最英俊。应县木塔闻名遐迩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源于其珍藏着两颗佛祖牙舍利,这可是佛界的至尊宝物。
应县木塔历经40余次地震以及200多发炮弹的摧残,而屹立千年不倒,其中的原由很多,最主要的在于它独特的结构。木塔采用了套筒构架,即是分为内外两个“大桶”,彼此勾连而又相对独立,佛像置于内环,人行外侧,能起到有效的减震效果。塔檐下还有54种、480个斗拱,所以木塔有“斗拱博物馆”之誉。这种构造具有很强的阻尼和抗震性能,且美观大方,仿佛盛开的朵朵莲花一般。塔内栖息着成百上千只麻燕,它们有效地防止了木材被虫蠹。
然而,应县木塔在让林徽因“几体投地的倾倒”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倾覆的危险。根据专家的监测,木塔已出现300多处扭曲、歪闪、劈裂、折断、缺损等险情,并以每年2毫米的速度歪斜。2013年9月,国家文物局便原则同意了专家组提出的《释迦塔严重倾斜部位及严重残损构件加固方案》,可至今未能付诸实施。
主要是因为人们担心这些加固措施会对木塔产生意想不到的损害,造成遗恨千年的憾事。但显而易见的是,应县木塔目前匀速的量变倾斜,肯定会导致最终的质变坍塌。梁思成曾忧心忡忡地对林徽因说道:“临走真是不放心,生怕一别即永诀。”如果不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应县木塔真的会很快化作一堆废墟,令世人抱憾终生。趁时光不老,趁木塔未倒,奔赴应县,目睹这一人间奇迹吧。
2022.8.5

读石岩磊君《文游天下(460)应县木塔》
文/常原平
思成应县惊木塔,
无比兴奋告徽因。
独一无二佩服至,
木构精巧夺天工。
耗用木材三千方,
重逾千吨无根钉。
木质塔楼国之最,
举世奇塔榜有名。
神奇寿龄塔高冠,
释迦牟尼身鎏金。
造型奇特缘契丹,
闻名遐迩舍利存。
地震炮击䇄千年,
套筒构架利减震。
享誉“斗拱博物馆”,
千只麻燕防蠹虫。
几体投地倾倒慕,
倾覆危险隐患重。
扭曲裂折三百处,
加固方案始未行。
担心措施生损害,
量变倾斜终塌崩。
梁公忧心别永诀,
趁塔未倒应县行。
[强][强]

作者简介: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