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凭栏人
诚信
遥望水云间。今又凭栏。孤灯照影夜无眠。独有楼空人已瘦,花落阶前。
问月几回圆。心寄天边。恨无和句赏琴弦。取醉消愁情欲诉,莫负流年。
姜舟林赏析:
作者落笔,将读者带入一个不仅用眼睛,而且用心在翱翔的境界。从而满足心灵的诉求:可临的空间,可摸的时间,可触的视角,可探的奥秘,来组成一个″云水"的秘境。在″遥望"中,借助云水这一特定的意象,去涵蕴作者对自然界特有的理解和特定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叙以"今又凭栏",辅佐抒情。这种看似简单的语言抵达,却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从"夜无眠"中,可以看出词意表达的跳跃性。由室外的凭栏远眺,转入室内的"灯下照影",作者思绪联翩,心潮涌动。而面对如此良辰美景,"我"却夜不成寐。一"孤"字,道出个中缘由。此处的"孤独",或许是"我",或许是意境中的主人公。须知,艺术的真实是高于现实生活的。但总有一个人,在灯下发呆,在唏嘘感叹。"孤灯"与"独瘦",相得益彰。这种孤独与瘦影,是蜿蜒而凄清的,有着″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之美。"花落阶前",是意念中的情景,借助落花,渲染孤寂、凄苦之深。过头,借″问"字领起,不问几时有,却问几时圆。"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评者以为,不在几回圆,而在几伤心上。望月兴叹,月圆人不圆,悲从中来。何以解忧,只能"心寄天边"。欲与天边寻明月,明月空照不见人。思无涯,恨亦无涯,滋生出缠绵悱恻的情感。出双入对是常人的期许,而无人和句赏弦,却是文人的抱憾。正是这种人生的缺失,才产生出如此的凄美,一如断臂的维纳斯。借酒真能消愁吗?只是愁更愁。其实,"我"把酒当作倾诉的对象,以渲泄心中的郁闷之情。″莫负流年",说给酒听,说给自己,还是另有所寄?统观全词,由凭栏引出理想与现实终究难以平衡,借灯光和月色的包裹,让词中包含的意象和忧伤彷徨的情感愈加浓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