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生打进屋起,坐在那条杉木板凳上就一直像尊刚落成的雕像一样没动过。小翠爹蔫头蔫脑地坐在水生对面的老式床沿上,手肘夹着一只灰不溜秋的黑算盘,声音苍蝇一样地嗡嗡:
“冬月初八,小翠到你家,你娘……给一百块,是吧?”
被问的水生一声不吭。小翠爹看了水生一眼,接着往下说:
“元霄那日,你提庐洲老窖两瓶,一对红腮鲤鱼,呃……打八斤,你说呢?”
小翠爹抬了下头,仍自顾自算下去:“二八一十六,五八四十,还有一尺青尼布,两只鸡……”
水生仍是沉默。小翠爹继续扒啦着算盘,可忘了下一个数码,就摸索着从口袋里掏出小翠交给他的那块纸片。
纸上记载着:小翠和家里共收水生家现金560元,货物折币450元。小翠爹一笔一笔算完,从衣口袋里掏出一叠预先扎好了的钱,也不抬头看水生一眼,就搡到就近水生的桌角上,然后,像等待审判一样,闭上眼睛,耷拉下脑袋,两只树皮一样的大手使劲抠着额头,好像那里疼痛不已——小翠爹是碰上头痛的事了!
小翠与人家水生拉了五年的关系,结果小翠一脚要把水生给踹了!小翠爹有点怜悯水生,又拿自家的女儿无可奈何,打死不过亲骨肉,总不能把女儿揪到河里去淹死!女儿把两家关系弄僵了不打紧,还要他老子爹给她“擦屁股”,呃!
小翠爹等着水生回话,水生却像木头一样不转不动。屋子里静得掉口针都听得见。
“你吭声哩!”
小翠爹忍不住沉寂,又催问道:“要青春损失费,你也说哩!”
在这清和岭,订了婚的女子想要吃反悔药不那么容易,不挣个鱼死网破,算你有本事!
清和岭,四面环山,山上尽长红薯,一年到头红薯砣子唱木偶戏一样这边翻到那边。一条羊肠小道毫不情愿地懒洋洋地伸进来。山外的女子用八乘花轿也抬不进山里来,而山里的女子只要开始成苗苗绽苞了,就都到山外开花结果去了,留下了这山旮旯里一窝窝光棍。
光棍苦 光棍苦
光棍天天日难过
衣衫烂了无人补
袄子象只花老虎
夜夜守着光板子
寒夜脚冷到天光
……
这首“光棍歌”,在清和岭祖祖辈辈唱着,唱得催人泪下。哪家哪户的爹娘不是一辈子操心都操在娶儿媳妇上,光棍们娶个堂客不容易,自然到了嘴边的油巴巴就插翅难逃。
小翠与水生订婚的时候,小翠的妈已经躺在门板上了,小翠爹穷得棺材都买不起,水生爹就把为自己准备的一幅棺材给了小翠妈用了,小翠爹千恩万谢,要把小翠给水生做堂客,还这恩债。水生爹自然高兴,两家老人就这样为两个年青人定了终身。当时小翠15岁,百事不懂,定婚的那日到水生家吃饭,她还觉得好玩嘞。
现在在小翠大了,要求解除婚约。接照国家法律其实什么事也没有,可在这清和岭把订婚看得至高无尚。小翠爹拿自家女儿没法,他反反复复想过,哪怕卖掉三间烂茅屋也要满足水生家的要求,甚至水生家提出要什么“青春损失费!”
现在水生端坐着,两手抓在膝盖上,眼睛微闭,一头毛栗子浅发一根一根竖着,略显窄巴的青布衣紧勒着他魁梧的膀子,呼吸粗重,厚实的胸脯剧烈地起伏着。
“唉——!”小翠爹见水生不吭声,自个儿叹气道:“你们是前世的冤家!早知今日……”一句“何必当初”无法出口,就说:“都只怪我家那不成器的‘家伙’!”
小翠在屋外已站了多时,此时贴紧窗户,眼睛透过窗缝看屋里的动静。听到爹在骂她,不当回事,心里在磨砺话锋准备与水生应战。小翠现在最担心的不是甚么“青春损失费”如果水生真要那样,她准备去拉犁,去沿门乞讨,也要清偿这笔债!她怕的是水生咬住嘴唇不松口。“拼了!”小翠咬咬牙巴骨铁定了心。
屋里的空气沉闷着,好像划一根火柴就会引起爆炸!这时水生说话了:
“叔,我想了……想了好几天……”
小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不知道水生会要说出甚么话来。
“叔,我想了好久……”
“你说呀!”小翠心里着急着。
“叔,我想了好久,强扭的瓜不甜。以后我把小翠当亲妹妹看”。
小翠终于长长地嘘了一口气,她想不到水生竟这么爽快地就松了口。但她的心又马上提了起来,不知水生要她赔多少?上屋场二妹子退婚,男方把她家的屋都拆了。真要那样……小翠打了个寒颤!不敢往下想。只听水生又说话了:
“叔,您就别算了,如今山里的日子不似以前,满山满坡的树木果子就是钱袋子。眨眼进山的公路就要通了,以后谁也不在乎这点钱。”
小翠听到此,就从窗户缝里往里看:只见水生把她爹搡过来的钱又搡了过去。小翠心里一热,这时又听水生说:
“叔,您千万别骂小翠,让小翠上城里找个好人家,过上好日子吧。”
小翠听到此,两颗泪珠子在眼眶子里滚动起来。她没想到水生心这么好。这时又听水生说:
“叔,我这就走了,我娘病着呢。我得回去照护娘。”
小翠再也忍不住了,两行热泪洼啦洼啦往下流。她三步作两步走进屋去拉住水生的手,说:“走,我去照护你娘!”
水生和小翠的爹,顿时一脸芒然。
这年春天,小翠与水生结为夫妻。婚后,生下一儿一女,日子艰苦而甜蜜。
(湖南文学2017年12期)

作者简介:曹方成,男,1947年3月生。13岁辍学务农,24岁招入煤矿,曾任矿办干事,颜料厂厂长,工矿药厂书记,化工局办主任,副调研员。曾借调市政府改办,市委史办,中国化工报,化工部计划司,部政策法规司工作。1982年起在《雨湖文艺》《湘潭日报》《中国化工报》《湖南日报》《湖南文学》《湖南散文》《湖南诗人》《中国报告文学》《东方少年》发表小说、诗歌、散文、记实文学30多万字。2015年加入市作协,2016年担任雨湖区作协书记,2017年当选区作协副主席,同年下肢瘫痪,仍笔耕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