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区棋山观村
“红色村”的美丽蝶变
文/石荣臻
山峦叠嶂、风光秀丽的棋山脚下,有一座现代“徽派建筑”风格浓郁的小山村。村庄不大,名气却不小。这里有“棋山柯烂”的美丽传说,这里有“玄之又玄”的雪蓑碑刻;这里有迷人的风光,这里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有绿色的生态,这里有红色的基因……这里就是“全国文明村”济南市钢城区棋山观村。
棋山观村除了“全国文明村”的头衔,还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山东省生态文明村”“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美丽宜居新型社区”……而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还曾是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旅红色根据地,被誉为“红色小延安”,受红色基因熏陶,广大村民积极参军,踊跃支前,为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命名为“抗战模范村”,成为当之无愧的“红色村”。近几年来,棋山观村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挖掘党建特色文化,建设“最红最美乡村”,并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红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红村蝶变,老区逢春。六月,收获的季节,济南市作协“红遍济南·美丽钢城”红色资源采风一行十余人,走进棋山观村聆听这个“全国文明村”演奏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的赞歌,探访这个“最红最美乡村”在发展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足迹。
我们沿着平坦整洁的柏油路,来到了棋山观村,一进村就近距离感受到了全国文明村的美丽和魅力。干净、整洁的街道,端庄、气派的“徽派建筑”群,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的环境……给人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感觉。我们走进“棋山人家”,村党支部书记邵光才向我们简要介绍了村庄的发展史,随后带领我们参观了乡村记忆馆和科普展览馆。这一看,让我们大开了眼界。一个小山村,能够办起如此有规模、有气势、有内容的乡村记忆馆,真是别有用心。单从“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的匾牌,足以看出不是一个普通的记忆馆。记忆馆内既有“农耕文化”,又有“红色基因”;既有大量珍贵的图文资料,又有丰富多样的实物展示。村庄溯源、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乡贤名人、乡风建设、红色记忆……一个小小记忆馆,一览无遗。科普展览馆更是非同凡响,既有花鸟虫草、飞禽走兽标本,又有奇石根雕、盆景艺术作品,规模虽不大,但对一个不足千人的小山村而言,实属罕见。更让我们惊奇的是,记忆馆、科普馆中绝大多数的珍贵资料及实物都是村党支部书记邵光才亲自搜集和捐献的。
邵光才是一名退伍军人,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征程万里,初心如磐”,邵光才带领棋山观人过上了富裕幸福生活,随后把发展的目光聚集在弘扬红色资源上。为挖掘红色资源,邵光才先后到北京联系到了当时山东纵队的将军后代吴瑞林之子吴继云、黎玉之子黎小弟、耿飚之女耿焱等红二代,他们不仅捐献了大量资料和文物,听说邵光才准备建设山东纵队第一旅纪念馆,红二代们表现出了非常浓厚的兴致,纷纷表示鼎力支持建馆。为了搜集到更多的资料,邵光才还先后找到了整编后的二十六军、四十军的相关领导,带回了大量与当年抗战有关的视频和录音资料。乡村记忆馆和科普展览馆里的每一件展品都凝聚着邵光才的心血和汗水,每一件展品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有的平淡而温馨,有的精彩而辉煌,这些故事都是棋山观人最美好的记忆。
步出“棋山人家”,在“徽派建筑”群西南侧,看到了一座造型别致、形状优雅、气势恢弘的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邵光才告诉我们,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镌刻着沉甸甸的红色记忆,建于一九四一年七月,是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旅为纪念自一九三七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以来,四年间坚持抗日、保家卫国、保卫鲁中根据地英勇牺牲的先烈们而建立的。二〇一五年六月二十三日,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二〇二一年,入选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全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的正面中间竖刻“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楷书大字,右上端刻有“陆军第十八集团军山东纵队第一旅”字样,左下方刻有“徐向前题”的落款。左面为八路军山东纵队政委黎玉的题词。右面镌刻着山东纵队第一旅抗日中取得的辉煌战绩和牺牲的一百六十五名烈士的姓名、籍贯。纪念碑的背面刻的是山东纵队第一旅司令部、政治部撰写的烈士碑记。在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的一侧,还竖有一座崭新的六棱形“抗日烈士纪念碑”和一块字迹已经模糊的碑刻。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北侧不远处就是雪蓑“玄之又玄”石碑。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和雪蓑“玄之又玄”石碑,都已经过精心设计“包装”加以保护。肃穆的纪念碑、古朴的石碑、修葺一新的纪念广场,与现代“徽派建筑”楼区相呼应。这一切,让矗立在这里历经八十个春秋的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一点也不落魄,楼区的人们欢声笑语、悠然自得地展现着如今的幸福生活时,革命先烈们一定非常欣慰,因为这就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太平盛世,这就是他们拼尽全力想让人们过上的安稳日子。而在人们的心中,他们则是值得后人永远铭记的丰碑。
如何结合实际优势,将棋山观村内涵丰富的红色基因转化成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是邵光才和村两委一班人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命题。邵书记告诉我们,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棋山观村先后投资一百余万元用于修缮和维护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复制了山东纵队在雪野镇建立的抗日烈士纪念碑与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放在一起,进一步丰富了棋山观红色文化资源。规划建设的山东纵队第一旅纪念馆,正在施工建设。在3A级棋山景区建设上,他建议把棋山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融入建设规划,为景区拓展景点,增添红色元素。为及时打捞有“温度”的红色资源,他主持编撰了《棋山观村志》《棋山烽火》等书籍,拍摄了《棋山烽火耀千秋》红色专题片,其中,《棋山观村志》列入了第一批齐鲁名村志丛书。
依托本地红色资源,加强“红色阵地”建设,是近几年来,棋山观村为“红色村”增添的浓重一笔,村里相继建起了科普展览馆、党建馆、生态馆和乡村记忆馆等阵地,配备了看护员和讲解员,全天免费对外开放。如今,棋山观村已成为一个革命史迹丰富、红色氛围浓厚的红色村庄,是济南革命老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基地。每逢清明节、建军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大节日,棋山观村都组织村民开展祭奠抗日英烈活动,让村民重温革命历史。七十多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红色基因却在这里代代相传。
凤凰涅槃,红村蝶变。棋山观村围绕红色资源大做文章,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让红色旅游成为加快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依托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以及棋山观村的革命历史,把乡村红色生态资源与乡村红色文化资源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打造集农业、休闲、旅游、消费、教育为一体的乡村红色产业。聘请山东农业大学高标准、高规格设计了“一心、两园、三区”总体规划,成立了济南市弈果生态园有限公司,成立了济南市第一家村级供销合作联合社。集南北珍果于一体的观光、休闲、娱乐、采摘式生态园已经建成两万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大棚,“南果北种”的红心火龙果、黄皮火龙果,让北方的人们随时吃上优质的南方水果。瞻仰了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我们乘车来到村北的“棋山弈果”示范基地,尽管已经错失了“南果北种”的火龙果的采摘季节,但火龙果种植大棚内一眼望不到边的火龙果架,仍然让我们感受到了“南果北种”魅力。棋山观村正向着“红色”乡村振兴大步迈进。
“棋山观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亲子家庭红色游的好地方、党员干部开展党建活动的基地。我们将继续以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为抓手,将棋山观建设得更红、更美丽。”我们离开棋山观村的时候,邵光才满怀信心地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们相信棋山观的红色旅游一定会红火起来,棋山观村的明天会更加美丽炫彩,棋山观人的生活就像生态园中成熟的火龙果一样,红红火火!
图书出版
文学、论文专著、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
国内单书号、丛书号、电子音像号、
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