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瑞巧制胡衙内
作者:苑枫 朗诵:枫韵
据说这故事流传甚广,版本颇多,今天不妨冒着抄赘之嫌,凭记忆点一己之言,晒出来晾晾。

明朝嘉靖年间,朝纲不举,政事不修,奸臣严嵩专权,横行朝野,广植党羽,有如杭州总督胡宗宪之流。胡宗宪的儿子胡衙内更是狗仗人势,专横跋扈,欺压百姓,人们苦不堪言。
一年入秋,胡衙内带着一帮随从离开杭州,顺着富春江开往浙西,沿途游山玩水,住官亭楼阁,吃山珍海味,狂傲无忌地招摇过市。每到一处都是当地官员个个看父敬子,远接近送,地方官不但亲自招待,还要广送金银财物,唯恐慢待总督公子,惹怒总督大人,生怕一旦大人怪罪下来,责备是小,丢官是大。尤其还要抓住这个机会献媚,送大礼,讨好总督。借以铺就升迁之路。胡衙内更是借机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贪掠财务甚多。

话说一日船到淳安县界,靠岸之后,既没锣鼓动静,也没一个官员来迎接。码头冷冷清清,不见一个人影。胡衙内见状大为不快。无奈只好跟着随从住到馆驿。看看还是没有一丝动静,心想着这么个小小县官怎么就这么不识大体呢?暗想这县官也太不识相了,我胡衙内一定要收拾收拾他,让他知道我马王爷三只眼。于是他敲山震虎,想要让县官知道知道我胡衙内的利害!下令他的手下抓来几个驿吏,绑上吊打,当众骂道:你知道大爷是谁吗?本公子是杭州总督大人膝下大公子。从杭州出来,一路上哪个县官不巴结我,知府大人都得给我牵马坠蹬,唯有你们这个小小淳安县的知县不识好歹,不出来迎接,速速回到县衙通知你们的县令前来见我,如若迟延,我要他的狗头!

驿吏一听,赶快去如实禀告知县,其实海瑞早已知道此事。海瑞一听驿吏传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心想:一个总督公子就这么口出狂言,目无法纪,倘若朝臣的官二代都这样胡作非为,到处勒索,贪赃枉法,岂不坏了国法纲纪。我身为朝廷命官,岂可眼睁睁看着违法乱纪不管?可他心里一转念,想起胡宗宪本就是个独霸一方的大贪官,要么他的儿子咋就这么张扬声势呢?这岂不就是老话说的,有什么爹,就有什么儿子么。如此看来还真的不可一般的对待了。
县令海瑞穿上官服,头戴官帽,喝令一般文武仪仗排列而行,乘小轿一路来到馆驿。胡衙内见了,暗自满心欢喜,以为这县令好气派地来拜见我。他万万没想到县令没下轿子就高声号令衙役:尔等听令,如今有一大胆狂徒,枉称胡总督的公子,目无法纪,招摇撞骗,私设公堂,殴打官吏,勒索民脂民膏,败坏杭州总督名声,玷污我大明法度,给我快快拿下!众衙役一哄而上,不由分说,就把这个“冒充衙内”五花大绑,押至海瑞面前。海瑞也不问话,只说:押回县衙!

海瑞当即升堂,惊堂木一拍:大胆狂徒,速速招来,如有狡辩,决不轻饶。胡衙内被按在地下跪着,其随从一个个战战兢兢,不知如何是好,那里想到还有人敢动他们。这时胡衙内方才醒过神来,趾高气扬地申辩道:我是胡总督的公子,你个小小县令,竟敢绑我,你可知道我走遍富春江十几个县,那个县令不远接近送,那个州府不给我送金送银,如今你个淳安县令竟敢绑我,我与父亲说一声你就不怕丢官,不怕送命?海瑞见状,惊堂木一拍说:这个冒牌胡公子竟敢在本官大堂上胡说八道,拉下去,重大二十军棍。就听军棍噼啪响起,可叹胡衙内转眼被打得皮开肉绽,不省人事。又被拖上公堂。一盆冷水击醒,瘫坐在地上。

这时,海瑞话锋一转喝道:杭州胡总督乃是我大明朝重臣,位及一品,事事体察民情,爱民如子,呵护百姓,可谓朝廷信任,百姓拥戴。清明为官,公正做事。哪个不知,谁个不晓。怎么会有你这么个不孝子孙。你这个大胆恶棍,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冒充胡公子,败坏总督大人的名声,玷污胡大人的清白,再打二十军棍。行刑之后,也不再问话,弃之一边,公堂之上死寂一般。
海瑞下令搜查乘船与馆驿,果然,金银,玉器,绸缎及贵重物件,书画珍品不计其数……海瑞宣告脏物一一清点,登记造册,然后一律充公,送归国库。

又命师爷书写文书,呈报杭州总督大人与朝廷一式二份。大体内容是:淳安小县捉住一个恶棍,假冒杭州知府总督大人的公子,败怀大人的清明,招摇撞骗,欺压百姓,盘剥民脂民膏,影响极坏,为维护大明法律清明,还总督大人清白,已将该犯拿下,财物充公,附赃物清单一份,一并送归知府大人裁判,以绝后患……
海瑞,为官一任,清明一世;而杭州总督胡宗宪阅毕公案呈文,无言以对,目瞪口呆。他是自己配药自己吃,苦果难咽,也得咽,无可奈何。又面对清官海瑞堂堂正正地处理无懈可击?只得自食其果。

或曰:贪官古已有之,今亦有之。而官二代不仅有宋之高衙内,张衙内,明之胡衙内……而今犹盛。且位及高官者的衙内们多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