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安县陈家店
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调查
特约记者/于献龙
吉林省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是占地10.96平方公里,耕地793公倾,997户3636口人的自然村。2016年8月24日,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李金华视察了这里,说“真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村子”!这是他看到陈家店发生的天翻地复的变化发出的感叹。
陈家店自2005年起实行股份合作制,集约化经营。17年来,陈家村苦战了17年,革命了17年,一个由负债109万的村子,实现了集体固定资产达到2.2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由不到2000元,达到了20000元。
变化巨大,是革命性的。使几千年来的小村走上了现代化、城市化的道路。从全县倒数第一村变成了共同富裕的第一村。
第一、在土地经营制度上,股份制经营革了小生产的命。
2005年陈家店人认识到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经营已经障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不但粮食不能增产,过多地使用化肥还使土壤板结,产量难以提高。农民无法再增加收入。这是农村普遍出现的问题。是安于现状,还是挑战奋进?陈家店人选择了后者。
他们认识到要想治富必须冲破这一家一户小生产的束缚,必须拓宽治富渠道,走多元治富之路。
这一年在支部书记林青远的带领下,创办了股份合作制红砖厂,吸收154户农民入股,集资220万元,当年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除还109万元外债外,盈利20O多万元。2007年又创办了股份制空心砖厂、新型墙体材料厂。
股份制企业的创办,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入股农民年人均增收都在300元以上。
实践使陈家店人认识到走股份合作制道路是农民治富的好途径。
2008年村里组织88户村民入股,投资280万元组建了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53户村民入股;投资300万元组建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56户村民入股组建了农机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有效地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2009年村里整合三户股份制企业和三个专业合作社,注资500万元成立了吉林省“众一农业开发集团公司”,村民以流转土地入股、宅基地入股、人口入股,401户村民成了股东。以集团公司统一经营,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面对市场,使陈家店经济走上了集团化、规模化的道路。
陈家店人走股份合作制共同富裕道路,得到了上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2016年陈家店村成为吉林省现代化大农业综合实验区核心技术带动区,获得八个建设项目。分别是高效农业示范区、农业示范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智能化、农业航化作业、智能温室、绿色能源利用等。还上了长春市农业科技示范园菜田47栋日光温室、农民服务中心、景观道绿化、生态餐厅、冷库、陈家店大舞台、音乐喷泉等项目。使陈家店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开始形成。
第二、在劳动方式上,机械化革了手工劳动的命。
陈家店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大小农机具220多台套。包括无人机丶喷灌机、哄干塔、仓储库,修建了3万平方米农机大库。负责本村600多公顷流转土地及周边2000多公顷的作业任务。从春耕,夏锄,直至秋收、归仓,彻底解除了体力劳动。在陈家店已经消灭了手持工具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了。
第三、在居住条件上,居民高楼革了小平房的命。
陈家店人在城镇化建设上,挑战传统的居住格局,实施土地增减项目,建设现代化社区。从2009年开始,投资2.7亿元开发建设了24栋居民大楼,建筑面积158804、30平方米,现入住村民1523户。
陈家店人在城镇化建设中加强了配套工程。建成主干道“四纵四横路网”,铺水泥路23公里,砂石路16公里。植树绿化27公顷,种植草坪36000平方米,铺设供暖网、排污管网、自来水管网12853米,新建96000平方米幸福公园1座,配置路灯104盏。建一处社区卫生所,一处北银村镇银行,一处农家书屋,一处物业服务中心。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做到了大病早知道,小病不出村。对59岁以上村民全额补贴合作医疗款。为满足村民吃菜需求,每户配100平方米菜地,农具,有机肥村里提供。社区办老年食堂,一天三 餐交10元钱。中午、晚餐两菜一汤,有素有荤。70岁以上老人发生日金,70一79岁100元,80一89岁200元,9o一99岁500元,100岁以上1000元。每年6月6日给老人办生日宴。购置两台校车,中小学生全部上镇上上学。
第四、在行政管理上,社区革了自然屯的命。
村政府对自然屯的管理是多年不变的体制。嘉合社区的建立,村民住进了高楼,成立社区管理委员会和服务中心,分组进行管理和服务,村民到中心办事,一站式服务。在陈家店“屯”的概念消失了。
第五、在生活方式上,市民革了农民的命。
随着生产方式的集约化丶机械化、现代化,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青年人进大城市谋求发展,四五十岁的人成了“众一”公司的工人。住进了社区,烧大锅住土炕的日子结束了。人们变成了新型城镇居民,过上了大城市市民的生活。信息靠网络,交通自开车,购物上超市。人们可以充分在17公顷的幸福公园、幸福广场、健身广场、葫芦島、蓝球场、净亭长廊里愉乐、消遗、健身。欣赏现代化的音乐喷泉、美景。在每年6月6日文化节上展示自已的才艺。在诗歌大赛中抒发幸福情怀。
陈家店人经过l7年的奋斗,使村民们彻底告别了几千年来“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生产、小农户的生活,开始了现代人的生活。
陈家店给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启示之一、股份合作制是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
陈家店人17年的挑战实践使他们体会到股份合作制是解决项目资金问题最佳途经。众人拾柴火焰高,聚砂成裘,使分散的个人资金丶资产集中起来办大事,融入大市场,赚大钱。股份合作制凝聚人心,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农民成了股东,联股联利联心,从而使企业的旁观者变成了企业的主人。全村4O1户将流转土地入股、宅基地入股丶人口入股,把全户的人心入到了众一集团里了。人们时刻关心企业的赢亏,企业的前途。正如林青远董事长为集团起的名字“众一集团”,万众一心,“众人归心步调齐”。这是过去一家一户小生产根本无法实现的精神成果。过去50年代的合作化出现了大帮轰,出工不出力弊病,联产承包制还是分散的小生产。唯有股份合作制解决了集体主义的问题。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农村的一个创造,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正如诗人张国忠写的:“合作春风铺路宽/新型领导重科研/三千巧手同描画/正把家园变乐园。”股份合作制正把家园变乐园。股份合作制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民与公司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关系,在人们头脑里形成了公司荣我荣的新的观念,体现在行动上就是有利于公司的话就说,不利公司的话就不说,有利公司的事就做,不利公司的事坚决不做。公司的号召一呼百应,
这是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良好局面。
股份制是世界上先进经营管理方式。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许多企业采用了股份制。一些一三产业还把股份制发展成股份合作制。陈家店人的实践证明股份合作制不仅适合二三产业,也适应第一产业。许多农村都可以复制陈家店的模式,使农业走上现代化道路。
启示之二、兴建社区是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陈家店人的实践说明股份合作制为兴建社区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通过南上北下考察学习,村两委班子成员认识到要实现城镇化目标,必须让村民们住上楼房。做“上楼”的工作。盖楼,动员村民们上楼。他们有三条体会。一是循序渐进,二是耐心说服,三是骨干带头。循序渐进就是按照整体规划,分步进行。整个项目分四批完成。第一批结合吉林省的试点项目,盖起五栋居民楼,建筑面积2870O平方米。二期11栋,三期7栋,四期一栋,形成了24栋规模。耐心说服就是干部要以心换心,把思想工作做细。农民祖祖辈辈住茅屋,后来变成砖瓦平房,习惯了挑水、下酱、大水缸、大铁锅、大土炕的自然状态生活,让他们扒房上楼谈何容易。老村长文业胜深有体会地说:屁股要坐在老百姓的板凳上,讲当前,讲长远,讲好处,讲大局,算细帐。做通一户签字一户,不强迫命今,不一刀切。不急于求成。干部带头就是村干部丶党员、村民小组骨干带头上楼。做出样子,让老百姓看到实惠。有了骨干上楼的第一期,二三四期便顺利地上楼了。上楼的同时,扒掉平房,这是很复杂的工程。房子是农民富裕程度的标志,是农民最心爱的资产。房子质量千差万别。他们一户一户地丈量,一户一户地评估,一户一户地协商,一户一户地签字。来不得半点急躁。全村扒房倒出的宅基地87垧。相当总耕地面积的六分之一。这87垧入股后产生了巨大效益。这是农村改革的一大创造。如果有10个村这样做了,就是870垧,100村就是8700垧,这个帐值得一算。
陈家店人十分重视社区建设。已经把社区建成了大花园。路边松柏参天,绿草茵茵,中央广场大养鱼池里锦鲤、金鱼喜戏,高大的毛主席塑像迎着朝阳放射着金光,花池里百花斗艳,和风吹拂,满院芬芳。比城里的社区还漂亮。村里规定入住十年免交采暖费和物业费,服务中心24小时服务,村民看到这么好的社区,都被吸引来了。
启示之三、开好村民代表大会,为股份合作制提供可靠思想保证。
陈家店人在实践中认识到发扬民主是真正做到公开、公平丶公正的最有力的保证。开好村民代表大会是发扬民主的最佳途径。全村的发展规划丶重大改革措施,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村民代表大会是村级政府最高权力机关。每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前,都要做充分准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两委班子充分酝酿讨论,形成意见再与各小组骨干酝酿讨论,形成報告后再招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代表的意见,两委班子十分重视,一般情况下都被采纳到决策中去。在讨论筹建社区方案时,有的代表提出上楼后,家里的地怎么办?两委班子经过研究,与土地流转入股结合起来进行,一边入股合作社,一边签定上楼协议。
启示之四、建设学习型的领导斑子是振兴乡村的基本功。
股份合作制的成功,是陈家店党政领导班子坚持不断学习的结晶。他们体会,在改革的大潮中,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敢于挑战。掌航人林青远,高中毕业回乡工作,就参加了中国农业大学函授班学习。当支部书记后又参加了清华大学MBA工商管理专业学习,并到上海、南京、成都等大城市考察企业经营管理。学习使他商品经济观念,市场经济知识丰富起来,不断更新了思想观念。直到现在他每天都要坚持一个小时读书学习。村长文业胜坚持学习市场经济知识、领导科学知识,工作再忙每天都要挤时间读书看报。他深谙副手的地位和责任,积极主动配合党委书记工作。有时产生工作分岐,两个人会后谈心,交换意见,统一认识后,再拿到班子会上讨论。工作十三年,配合十三年,团结十三年。在一二把手的示范带领下,班子成员都在学习上取得了自己的成绩。他们组织党员坚持每周学习日活动,风雨不误,雷打不动。学理论丶学政策丶学技术。学习提高了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做到了书记一呼党员百应。
学习使陈家店人树立、增强了大局意识。
学习使班子成员、党员及全体村民树立并坚持村民共同利益的大局意识,懂得小我服从大我,小家服从大家的道理。他们把“人民第一,党的事业第一,党的原则第一”的大字镌刻在水泥墙上,放射着金色的光茫,照進人们的心里。人们认识到入股是大局,上楼是大局,从而打开了村民们这样那样的心结。
学习使陈家店人树立、坚持挑战的意识。
林青远说工作就是挑战,生活就是挑战,生命就是挑战,这个思想深入人心。他们不断向小生产意识,小农意识,旧的陈规旧律发起进功,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三个入股打开了振兴乡村的大门。现在正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荒丶创新。2O15年规划了5丶3平方公里的轻工业产业园区,承接长春市轻工协会会员企业,可吸收2○O户。可解决600O人就业。现已落户5o家。从此开拓出了建工业园区的光明大道。
学习使陈家店人树立丶坚持了民主意识。
在学习实践中他们认识到,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动员群众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工作方法。他们在改革重大的问题上,做到了让村民当家做主。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作用,企业充分发挥股东大会作用。需要全体村民知道的,关乎各家各户利益的事项,都要张榜公布,使人们一目了然。村民当家做主,村民就有改革的积极性。
陈家店谱写了引领新时代振兴乡村的新华章。被誉为吉林省第一村。被中共中央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名命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被中国科协丶财政部命名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被中华妇女联合会命名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
陈家店人正按着“2018——2025年陈家店战略规划”确定的建设成为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东北小华西”目标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