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诵者简介:李莉,网名茉莉芬芳,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理事,声动淮安阅读会总艺术顾问。
“我在那高山顶,我在那云雾间……”每当想起这首歌词时,我总会想到某个山顶或海岛上,那群默默坚守蓝天的雷达兵。
1950年4月,我军第一个雷达营在南京成立,标志着雷达兵正式诞生。7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空军雷达兵从弱到强,成长为我军战略预警体系的重要力量。一代代雷达兵信仰如炬、英勇奋战,扎根高山海岛、戈壁荒漠,用忠诚和热血构筑无形“电磁天网”,时刻警惕守护祖国天空安全,被誉为祖国“千里眼”。
30年前,我们金湖籍90多名青年,怀揣着报效祖国的梦想报名参军,我荣幸成为一名雷达兵。在经历8个月艰苦训练后,我们实现了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军旅岁月的长河里,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岁月、奉献坚守和纯粹质朴的家国情怀,平凡而荣耀。
当了兵才明白,高山海岛不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信仰。高山之巅写春秋,苍穹之上建功业,运筹帷幄铸天网,方寸荧屏卫海空。这就是雷达兵的诗和远方。那些年,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我们用全部的敬仰和情怀写诗,写此生不负入伍誓言……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青春有很多样子,很荣幸,我们的青春有穿军装的样子。从高山海岛到大漠戈壁,祖国版图记录着我们无悔的青春,信仰在我们心中生生不息、赓续传承。
一位老班长曾说:“只要想起曾经热血激荡的边防岁月,浑身就充满力量,催人奋进。只要我们在,祖国就安全,坚守初心,履行使命!”所谓光辉岁月,并不是后来被人夸耀称赞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军装的忠诚和坚持。
我们以老兵名义敬礼,敬山高水长,初心不改。脱下军装后,再过“八一”,依旧心潮澎湃,我们在各自的岗位勤勉工作,为军旗增色。虽有含泪脱征衣的缺憾,但无论此刻或未来经历怎样的风雨,只要秉承筚路蓝缕,以雷达兵的精神,终究是海阔凭鱼跃,花开彼岸天。
诗人席慕蓉说:“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我想,我们不是在最好的年纪遇见了军旅,而是在遇见军旅后,才有了最美的青春。
八一建军节,是我们永远的节日。在我们老兵心里,终生无悔的是永远年轻的军旅,终生坚守的是铁血铸就的军魂。

作者简介:涂怀军,现任江苏镇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专职副书记、普斐特油气工程(江苏)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淮安梧桐果爱心公益社创始人、社长。2021年以来,荣获淮安市淮安区第五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全民阅读工作先进个人、党员先锋;长期在企业从事党建和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工作,多次应邀进企业、社区作企业党建、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等主题讲座。多篇文章在《企业党建》《工会信息》《江苏建筑业》《淮安建筑业》和中工网、江苏党建网等媒体发表。著有《萤火集》和《春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