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臣评冯永江《黄昏》
冯永江先生的这首《黄昏》小诗,十分艺术形象,并充满了现代生活浓浓气息。读后:我犹如身临其境一咏三叹。尤被他笔力迺劲,情感丰富所折服,个人觉得启示颇多,受益非浅。
且不说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笔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之绝妙,寥寥数字把与爱侣幽会时的顾盼,及万般相思之苦写得淋漓尽至,流传千年。也不研讨那种梅养鹤成癖的林逋先生,一曲“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描绘得多么脱俗雅致,震撼传神。同样的黄昏,在现代诗人冯永江的诗笺中也有不同的七彩斑斓,别样的神韵。我穿越冯老师的《黄昏》诗行,举头仰望,“西边的天像喝多了,满脸是酒醺”。我静静坐在岁月的田埂上,侧耳聆听,“树上的老鸦唱得还是那么的天真”,身不由已又回到了,“只有柴门前的小狗,汗蒸得不停把舌头吐伸”,那久违的从前慢生活,不由浮想联翩,心潮澎湃!
一晃人老了,已不再为生计,行色匆匆四处奔波了。然“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凄楚与无奈,却时不时袭上心头。冯老师这首《黄昏》作品,如一幅人生沧桑图,又似一首秋凉大风歌,更像多少暮年爱恨肚里咽之人,回味无穷,淆然泪下。好作品,说尽了黄昏,看淡了人生。
(附:原文)
黄昏
文/冯永江(广州)

西边的天像喝多了,
满脸是酒醺。
也是是太劳累了,
经过了一个白天的
疲奔。
马路上行色匆匆的,
多是下班返家的
晚归人。
离家劳累一天,
家里的老少都牵着
他们的魂。
树上的老鸦唱得还是
那么的天真,
一点都没感觉到暑夏
的热闷。
只有柴门前的小狗,
汗蒸得不停把舌头
吐伸。
夏日的黄昏是一首
浪漫的曲子,
充满了诗一样的
神韵。
我似乎也醉了,
因为对着天边云彩的
缤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