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借来挂流三百丈》连载(十六)
高光时刻: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
张 柯

康庄调入济南画院当年,担任了画院创作室主任、艺委会主任。转眼到了1986年,在中共济南市委全力支持下,康庄、张宝珠、尹延新、李承志计划在首都北京举办四人国画展。为了办好晋京画展,济南市文化局、济南画院按照市委要求,经过半年筹备,先在济南工人文化宫举办了预展。济南工人文化宫就是当年的济南工人俱乐部。
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兼济南市委书记的姜春云带领市委副书记贺国强、市长翟永浡到场,对送展作品逐一观看,提出意见建议,指定康庄担任画展领队,负责展览事务。姜春云要求省委宣传部长苗枫林、市委宣传部长孙常印,带领省市两级宣传、文化部门跟进,大力支持。
四人赴京前夜,姜春云亲自为画家们饯行,他嘱托他们:这是山东画家首次在首都举办画展,要把画展作为济南一张名片打出去,为山东争光,为济南争光。姜春云一向重视文化建设,主政济南期间,武中奇纪念馆、李苦禅纪念馆和王雪涛纪念馆先后落成济南,引起了全国反响。
1986年11月,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首都万里无云。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大门口竖起巨大展板,著名艺术家张仃题写的“康庄张宝珠尹延新李承志中国画展”分外醒目,济南四画家迎来人生高光时刻。11月1日上午9时半,画展隆重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方毅、彭冲、杨得志、陈丕显;著名艺术家张仃、何海霞、许麟庐、周怀民、秦岭云、孙瑛、陈大章、欧阳中石、沈鹏、王遐举、刘曦林及首都各界人士上千人参加了画展开幕式。方毅同志为画展剪彩,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苗枫林致开幕词。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日报等中央和地方媒体连续发布消息、通讯和专访。

康庄红色沂蒙系列之六《天蒙山印象》
观展的人流中出现了两位澳大利亚人,他们看中了康庄的一幅山水,提出出价若干美元买下来。周围投来称羡的目光,观众鼓动他赶快答应下来,说不卖不是犯傻吗,康庄一再道歉,对不起!作品是参展的,不是卖的。那时的中国人,见过美元的不多。美元在中国还没有正式流通,美元得拿到银行兑换成外汇券,才能买东西。当时有人在地下炒外汇券,有人以拥有外汇券作为炫耀的资本。
回到济南,有朋友埋怨他,为什么放着美元不挣。康庄解释:“我们是花国家的钱,代表山东济南到北京办画展的,卖画对得起国家吗?卖的钱归谁呢?再说我是领队,卖画怎么给单位交代。”。
参展作品被当场卖出,卖的数量越多、价格越高,说明画展越成功,现在都是常识,可那时人们是这么单纯。
单纯是美好的。
劳动人民文化宫展厅里,每天观众达数千人,开幕式结束后,中央工艺美院前院长、著名画家张仃与夫人理昭再次来到展厅观展,康庄请他指导,张仃说:“别的意见我就不说了,我只提一个问题,有的人画了一辈子画,一辈子没有找到自己。你要记住我这句话。”
张仃这句话对康庄触动极大,成为他艺术创作的警语。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四人画展轰动京师,被美术界誉为“画坛奇观”。“济南四画家”一时成了名闻遐迩的济南符号,“济南名片”在北京打响了。画展展期原定半个月,为了照顾观众需求,只好延期一周闭展。
展览开展和结束后,陈丕显分别在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两次接见济南四画家,对他们艺术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他幽默地说他们是美术界的“四大名旦”。陈丕显说:山东沿海是改革开放地区,沂蒙山是革命老区,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创作中补充进这一项内容。
康庄一直把陈老的嘱托放在心上,多少年之后,他赴沂蒙山写生,创作完成了《红色沂蒙》系列作品,完成这项任务后,他感觉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陈老了。(未完待续)



图书出版
文学、论文专著、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
国内单书号、丛书号、电子音像号、
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