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防中暑
末伏:躲老虎
中伏:除病根
除病根,首先要知道病根是怎么来的
第一阶段:从强到虚
现在的快节奏生活,压力大、劳神操心、熬夜......都在消耗气血,怎么知道自己虚不虚呢?
如果你食欲不好,吃得少;
如果你容易疲劳乏力犯困,懒得说话,没有精神;
如果你容易气短头晕、爱出汗、舌头淡红;
如果你抵抗力差,爱生病,生病以后不容易好。
说明你气虚了,身体脏腑功能开始衰退,给病邪打开了一扇大门,特别容易受寒、湿的侵袭!
第二阶段:从虚到寒
气虚再往下发展就是阳虚体寒,《黄帝内经》明言:“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极”。
中医认为,气和阳之间是相互转化的,气虚是阳虚的开始,阳虚是气虚严重的后果!
通俗一点说,气虚后,身体脏腑消极怠工,产生的能量不够,不能温煦身体,就会怕冷、手脚冰凉,肚子、后腰、屁股都是凉的,就连出的汗也是冰凉冰凉的;同时气虚后防御能力下降,寒气容易入侵体内,引起畏寒、腹痛腹泻、关节冷痛、下肢发胖!
第三阶段:从寒到湿
阳虚体寒再往下发展,就会寒湿勾结在一起!阳气就像太阳,太阳出来雾气水湿就蒸发散掉了;而阳气不足时,无法把身体里的水液蒸腾气化,使湿气停滞;
湿气又特别喜欢寒,两者都属于阴邪,同气相求,就勾结成寒湿,这时候特别容易得胃肠疾病、痛风、湿疹、肥胖、关节病;
如果你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胃口不好,容易胃胀恶心胸闷;大便软烂、黏腻、不成型;起床后小腿发酸发沉、头昏脑胀、女生白带多而白,男生阴囊潮湿,全身看起来胖肿,下肢也容易水肿,那你真的得赶紧清理寒湿了!
第四阶段:从湿到滞
寒湿不除, 会凝聚成痰,导致身体代谢出问题!
寒湿本身就重浊黏腻,如果在体内停留时间长了,会聚成痰,会阻碍身体气机,出现气滞,导致身体循环代谢变慢!
第五阶段:从滞到瘀
当体内气血运行缓慢,寒湿痰浊淤积在一起,慢慢地就会发展成瘀。血瘀的危害,很多人都知道,囊肿、结节、肿瘤、血管瘀堵等等,都喜欢血瘀的人,最好不要让身体发展到这步!
可以照着镜子看看你的舌苔有没有瘀象:舌暗、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青筋变粗。
如何把寒湿搞定,扫除病根
晒个日光浴,借天势振阳气
背正中线有督脉循行,属于人体的阳脉之海,晒背的过程就等于给身体做一次温补阳气的SPA,排出身体的寒痰湿浊垃圾。
如何晒背呢?可以选择在早上和傍晚,晒前涂好防晒,把背露出来对着太阳的位置,最好露到尾椎骨的八髎穴。时长在15—40分钟左右即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调整时间。不建议太长,尤其出汗太多就不要晒了,以免伤津中暑。
记得及时补充津液,可以喝点养阴生津、开胃解暑的酸梅汤,特别适合出汗多、怕上火的人群。
按揉承山穴,打开祛湿的开关
承山穴,是承受着压力最多的筋、骨、肉的集结地,同时也是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是阳气最盛的经脉枢纽。通过振奋膀胱经阳气,可以排出湿气。
有些人只要轻轻一按承山穴就会有感觉疼痛,这是因为体内湿气重。而我们平时只要轻轻按揉,以感觉到微微酸痛为宜,适应后慢慢加重力度即可。
每天按揉5分钟承山穴,当感觉身上有微微发热时,说明阳气在起作用了。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