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功】
让激情军歌唱响夕阳
——复转军人李志正的无悔人生
(下)
对他而言,用三个“18年”就能描画出他的人生轨迹。在部队一待就是十八年。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副营职干部,他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不负韶华,把青春献给了部队。1987年离开了火热的军营,转业任平陆县纪检委信访办主任,他任劳任怨,敬业守责,不负重托,一干又是十八年。2004年他开始参与平陆县老年大学,从学员到校长,他倾心尽力,白首新程,无私奉献,一干又是一个十八年。几十年来,他用一颗红心积蓄了浓浓的爱民、为民情怀,在工作和生活中尽显一名战士、共产党员的忠诚,“退役不褪色、换岗不换心”的赤子本色。

他,就是平陆县复转军人李志正。2021年“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李志正先后荣获平陆县委和平陆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颁发的“优秀共产党员”“平陆县最美退役军人”荣誉证书。市县两级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他的先进事迹作了专题报道。

三
李志正多年来身患糖尿病、静脉曲张等疾病,工作繁忙,劳累过度病情便会加重。他强忍病痛,坚持工作。他的老伴也有糖尿病,患病已经16年了,李志正每天照顾好老伴,自己服了药,便又忙碌起老年大学的事情。2018年后,他的老伴先后在县医院、三门峡医院、省第三医院检查并治疗。随后三年做了三次大手术。即使这样,李志正陪老伴做完手术出院后,安排好护理事情,仍然坚守岗位,从未耽误过他挚爱着的老年大学工作。
李志正照顾好自己的老伴,时刻不忘把学校老领导、老学员的冷暖挂在心间。老年大学创始人之一的刘孝义得病八年,卧床不起,仍然惦记着老年大学,也偶尔由儿子代笔,写一些诗文。李志正八年来,每隔半月就要去他家拜访一次,给他送去报刊杂志和校刊,向他通报学校运行情况,征求他的意见和建议。刘孝义后来双目失明,不能下床,李志正便增加了看望次数。刘孝义的老伴感激地说:你真是个有心人、大好人,你来我家的次数比我娃都多!刘孝义生前口述的《平陆好人好事》出版后,李志正亲自分送县上领导和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达700余册。今年2月份,刘孝义病故,老年大学校委会牵头,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告别仪式。

去年重阳节,李志正代表老年大学和平陆县利丰职业学校取得联系,精挑了10名按摩班优秀学员,为老年大学20名老同志足疗按摩。春节慰问,传达对老同志的一片真情,是李志正为校长老年大学一班人的光荣传统。每年他都带领大家分别给老年大学学习班的8个正副组长登门拜年,嘘寒问暖。94岁高龄的老学员陈广贤,年迈体弱,仍坚持上课,李校长每年春节都去看望他,他感动地说:我退休30多年了,你是来家看望次数最多的,每次都给我带来许多精神食量(报刊杂志)!北城组原组长毛兴元,从事会计工作一辈子,特别认真,几乎从未缺过课。去年突发脑梗,得知消息后,李志正带领一班人登门看望。他儿子动情地说:你们来了,比我父亲吃几副中药还管用呢。老教师刘双喜86岁,酷爱收藏酒瓶,已存有15000余个品种,创造了全国酒瓶收藏文化之最。李志正除了给老人送书报之外,还经常顺便带些酒瓶作为“礼物”,刘双喜老人十分高兴,见人就夸李志正:“工作那么忙,还不忘支持我的酒瓶收藏。”
只要是老年人喜欢的,对身心有益的事情,李志正都积极支持。2012年,原老年大学领导王广全发起并成立了平陆县太极拳协会,李志正不仅积极参与每天晨练,还坚持每天用自己的自行车搬运音箱。训练场地他每天晚上冒着刺骨的寒风,带上笤帚、搓斗,独自一个人打扫。他还自费到三门峡、运城,为拳友购买太极扇、太极剑。太极拳协会赴韩进行文化交流,他往返运城,办理与有关部门沟通、交流、咨询、报送材料、交付款项等事宜,并积极联系安排食宿等。为了提升平陆太极拳的整体水平,他还数次从市协会、永济协会聘请教练帮助指导。平陆县太极拳协会,多次参加市老年体协和县体育中心举办的各种比赛表演活动,这种健身强体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已成为县城街头巷尾、公园小区里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平陆太极拳协会多次参加三省四市黄河金三角比赛,先后获得团体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参赛个人项目20人荣获五金、八银、九铜的优异成绩。协会还培养出了二级体育指导员18名,二级裁判3名,太极拳师2名。
疫情期间,李志正会长还组织协会会员捐款4150元,他带头捐200元,并始终坚持在所处的小区值班,一丝不苟地落实好上级有关要求和规定。他的积极工作,无私奉献,受到上级的肯定和群众的称赞。李志正三次获得“全县优秀党员”、“敬老好公仆”等荣誉,去年被颁发了“在党50周年”纪念章。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授予他“最美退役军人”称号。运城市电视台《河东双拥潮》栏目以“退伍不褪色,余热献校园”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平陆老年大学太极拳队”被评为全市先进队。

“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李志正在接受各方媒体采访时,常常这样说:从部队到地方,从青年到老年,我之所以这样做,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不忘初心,承诺入党誓言……
已逾古稀,面对未来,李志正坚定地说:我仍然要一如既往,砥砺前行,不负厚望,不负余生,只要身体允许,组织同意,我就“小车不倒只管推,一生为民献余晖”,把革命军人的激情军歌唱得更响亮,用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简介:赵建功,平陆人。中共党员,退休干部。历任高中语文教师、县委党校教师、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乡长、统计局长等职。爱好旅游、音乐、写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