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名篇与秦皇岛(156)
李东阳《筑城怨》
作者:学 贵
主播:月亮泉

李东阳(1447—1516),明代诗人。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人。英宗天顺八年进士。历仕英、宪、孝、武四朝,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

从明成祖到明英宗的五六十年间,诗文创作死气沉沉,一直是“台阁体”的天下,“台阁体”指一些台阁重臣所作的诗文。只有于谦这样的诗人不为所囿。李东阳认为诗既要有台阁气,也要有山林气,主张学唐诗、学杜甫,以纠正无病呻吟、千篇一律的“台阁体”,这种主张开了前后七子复古主义理论的先河。他的拟古乐府诗多咏述历代史事,内容比较充实,《筑城怨》便是一例。有的抒情诗写得颇为雄浑,有一定的艺术功力。因其政治地位显要,在当时很有影响,形成以他为首的茶陵诗派,讲究真趣韵味,格律森严,对“台阁体”起了一定的荡涤作用。有“秋风布褐衣犹短,夜雨江湖梦亦寒。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落尽仙桃春不管,更教双燕舞西风”;“海宇熙平日,乾坤梦幻间”;“火里莲花水上开,乱红深绿共徘徊”;“辘轳声里田田水,杨柳枝头树树莺”;“柳花如雪满春城,始听东风第一声”;“城头星斗知春早,苑外旌旗拂曙多”;“饱谙南国烟霞味,不入长安酒肉堆”;“胸嶓(bō)万壑笔三峡,或有神助非人为”;“长沙游子思故乡,安得坐观江水傍”;“凭谁一试君山手,月落江平万里秋”等名句。

《筑城怨》
筑城苦,筑城苦,城上丁夫死,城下长号一声天为怒。
长城忽崩复为土。长城崩,妇休哭,丁夫往日劳寸筑。

孟姜女哭倒长城,上天都为之震怒。明代人题咏孟姜女,或称颂她千古节烈,或同情她相思之愁、跋涉之苦。这首诗表达了对孟姜女哭长城传说故事的另一种诠释,认为长城是劳动人民辛辛苦苦一寸一寸修起来的,其本身是无罪的。哭倒长城并不能解除劳动人民的苦难。总之,孟姜女在明代文人笔下与民间口传,已是一个真实的人物。

品读李东阳诗记感如下:
创垂诗派谓茶陵,
涤荡台阁腐朽风。
七子宗师书史事,
筑城之怨赋新声。


作者: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