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说:《饭局》
作者‖山茶花开(湖南)
金字湾,我的老家。是今湖南长沙望城区的一个城镇。千百年来,中国“麻石之乡”。“金字湾的麻石,五百年长一寸,折溜哒!”“金字湾”——麻石品材响誉全球!

城镇不大也不小,但是小城人热情,隔三差五就会有人招呼一聚。因为城不大,从东到西,或自南到北,开车、坐车或骑车,如果路况正常,都不会超过半小时,所以总会一呼百应。
时间通常都在晚上,周末最多。不到6点钟,主人就到了饭店,饭店都不大,但菜一定有特色,不是火锅做的好,就是鸡啊鱼啊是一绝,朋友聚会,用不着讲究排场,关键是吃得舒服,不谈实惠不实惠,小饭店菜不比大饭店差。
主人一落座,就拿着手机拨打一通,重复着同一句话:“怎么还没到啊,就等你一个人...”对方就会说:“到了,到了,已经到饭店门口了“,或者是“5分钟到…”
菜上酒满,主人通常会说上一两句,无非是“也没什么事,就是想大家了,在一起聚聚”之类,要是主人什么也不说,客人会催他说上两句,然后酒宴正式开始。每人两杯酒过后,主人开始一一介绍客人。这时候,主人这时候大多变成组织部长,因为他把每个人都现场提拔了。比如派出所的刘警官就是刘局,银行的出纳便是行长,学校的陈老师就是陈校长,自由职业者王某人立马摇身王总...诸如此类。一个桌子上,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局级比比皆是,全是领导,大家也不客气。不认识的,还相互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认识了,非常自然。很明显,大家对主人的介绍很满意。偶尔极个别的会谦虚一下,会模模糊糊地说:“我不是,不是...”声音小到差不多连自己都听不见。马上就有人说:“快了,快了...”谦虚的人听了信心大增,很是开心。

小城不是酒乡,却胜似酒乡,人既善饮也豪爽。通常一个酒桌上,起码是先带一箱白酒来,大家先是每人两杯敬一圈,然后再每人“加深”(感情)两杯。虽然大家都豪饮,但小城人喝酒非常文明,一般在两圈后,主人就随意了,不再强求每人喝多少。这时候,酒量大的人就开始发挥了,小酒杯靠边,便开始胡搞“壶搞”或称令狐冲(拎壶冲)。如遇到老乡战友同学等,便是“我俩干一下”,若对方是女性,“干”字便说得特别重,弄的桌上美女粉面含羞。老朋友的,新朋友的,一推一壶,几个回合下来,不少人吃不消,大喊不喝了不喝了,留点,留点...敬酒的便说,不行,你这是养金鱼呢?这时,“打底”又粉墨登场了。所谓“打底”,就是端起酒杯起身到朋友面前敬酒,这样的礼遇是高规格的,没有人能够拒绝,于是,酒又是海喝了一通。
几番下来,一箱白酒就见底了,主人便喊饭店老板,再拿两瓶酒来,众人就开玩笑:“不拿了,不拿了,拿来也喝不了。”主人看看面红耳赤的客人,便说:“能喝得了也不拿了,那就搬箱啤酒来漱漱口吧。”老板便搬来一箱啤酒,全部打开,一人发一瓶,接下来,便是一场啤酒大战,如此这般,各人的酒就喝得差不多了。于是,“张处”与“李局”之间就开始交换手机号,“王局”“周总”相约下次聚会的时间,场面异常热烈,你兄我弟相见恨晚,握住的手紧紧不放,拥抱起来如胶似漆...这时,就有人说:“今天已经尽兴,下次再聚吧。”下次再聚往往只是一说,你可千万不要当真。这时主人把握住此机会,当机立断宣布:“散场!”
于是,大家起身穿衣、 拎包、拿手机...出得门外,又是一番握手、拥抱,十八相送,难舍难分。一群摇摇晃晃的身影在灯火阑珊里渐行渐远...

潇湘诗人:周丹,笔名山茶花开,高级教师,硕士,湖南长沙人。《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理事,湖南长沙分会主席。《当代先锋文学》杂志副总编,《精短文学》杂志秘书长,《潇湘诗苑》创始人,总编。市、区作(诗)协会员,《开福诗联》编委,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等。多个杂志签约作家。数百作品见《微小说》《读者》《青年文摘》《十月》《速读》《随笔》《杂文月刊》《中小学音乐报》《诗刊》《绿风》《参花》《鸭绿江》《湖南日报》《青年文学家》《河南科技报》《启明星.校园文学》等报刊杂志。2019年全国网络诗歌、散文比赛获最佳“优秀作家”“最佳诗人”称号。2020年度小小说《背影》获《青年文学家》杂志比赛“特别奖”。2021年度获《青年文学家》“优秀作家”、“优秀分会主席”、“特殊贡献奖”。著诗集《山茶花开》(春夏秋冬)一部。

潇湘诗苑都市头条栏目组:
主编:周丹
编委:姚先辉 余晓琼 陈细彬 孙献文 李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