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暑时节聊聊天
文/黄振涛
今日是一年中第12个农节,即中暑。中暑接近中伏,积温达到极致,是理论上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大暑时节,我与朋友聊聊天。
今年气候变化反常。正月里出现30度的气温,再后来,温度一路走低,使得春脖子格外漫长。
从6月6日从后,气温一路飚升。38度以上的高温持续2、30天,其中出现过40~42度的极端天气。
久不降雨,酷热难耐。据说本县东南乡有两位农民死于热射病,在田间浇玉米,一命呜呼再没醒来。
一句话,今年热!热到到处滚烫,玉米叶子能拧绳,热到空调昼夜不歇,热到工地上的农民工两眼冒金星,热到神庙烟火不断,求雨的善男信女双手合十……。
7月15日傍晚后,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下了一个多小时。7月22日一场中雨持续20个小时。
旱象彻底解除!村里一位大叔说,这场雨值钱没多少。意思是,今年的玉米不用再浇水了,省钱省力,若后期无极端天气,丰收已成定局。
人定胜天,是一句大错话。人,在自然界乃一介米粒,岂能战胜过老天?在大自然面前,只能听天由命了。不过,作为一种战天斗地的精神,不服输、不认怂,不气馁,还是应该有的。
2012年11月,我在北京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学院培训期间,与妻子从王府井步行至天坛公园游览。我在祈年殿前驻足许久,思维穿越时空隧道。我在想,清朝皇帝每年来至祈求上苍眷顾,盼望风调雨顺,目的在于护祐国泰民安。天,乃民之司命神也!
说到今年气候反常,还必须讲伏天。古人云,三九有一伏,三伏有一九。意思是隆冬三九寒天,也会有气温回升的机会;即使酷暑三伏,也会有惊人的凉爽。从气象实践中总结的理论,多么富有辨证哲理,我佩服昔人的睿智。
伏前一场透雨,把整个天地浇了个透心凉。刚刚过去的一周,天气凉飕飕的。昨晚,与妻子坐在民生广场的条椅上,凉风习习,观华灯璀璨、星空浩瀚,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毕竟是三伏天,尽管置身于凉秋中,但天有不测之风云,肯定还会有反弹之时。早上,我的一位挚友发给我信息说,今日大暑,夏季养生正当时,建议我大暑节气吃苦瓜、苦菜、苦荞麦、绿豆汤、莲子、扁豆、薏仁、山药、大枣、鸡蛋、蜂蜜、莲藕、木耳、鸡肉、鸭肉、瘦猪肉等食物。
前几天,我腰部有点不舒,估计卧姿不好或者受凉引发。昨晚上贴了消炎镇痛膏,今天有点缓解。退休三年多了,身体有些零件需要保养了,也属正常,只要脑子不进水就好。
看到亲戚朋友圈上一组居家菜园子采蔬图,划几句破诗,作为这段文字的结尾吧!
秦岭依稀新雨后
满目青禾身心悠
不闻鸣蝉抒噪音
却观屋舍映洋楼
小院清风春插秧
满院菜蔬乐采收
屋外弥漫猕猴桃
三伏降雨度凉秋
2022年7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