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一场春梦误双卿
作者:邸萍
贺双卿,伊让我在心里扼腕叹息了千百回,一直以为令我叹息的是这个名字,此刻才明白,原来我叹息的一直是伊这个人。我将寻回地对伊心认知一丝丝剥离,落在指间纸上,便叹息成一行行关于伊的文字。
伊还有别名,但我仍喜欢唤伊初名卿卿。卿之卿,可谓之卿卿。但我想倾伊一生,伊都不曾遇到值得倾心之卿。
拜月有香空惹袖,惜花无泪可沾衣!
若非才情卓绝,灵心独具,又岂有能力纵容天地间的无限风情在字里行间肆意横行。
读伊的词,惊、叹,更多怜。
惊伊诗情绝世,不让须眉;叹伊慧敏思巧,别出心裁;怜伊不幸遇那悍夫恶婆,日日“日常酸透软腰肢”。
于伊,血浓于水的亲情与那人性凉薄之间仅仅隔了三袋谷子的距离。贪财疏情的叔父收了三石谷子,那个年长伊十几岁的农家子周大旺付了三石谷子,收付间隙便收买了伊十八岁的青春年华,收买了伊花容月貌下的灵心慧性。
卞和曾带着和氏璧几经流转,求证无门,更因和氏璧引来断足之祸,因人不识。可见即使价值连成,很多时候也会不名一文。
如伊,世人可望不可即的旷世才情入了那对母子之手便可以低贱到任意践踏,浑然不觉更不知他们自己是如何的暴殄天物。突然想起来明那个一生不得志的落魄才子唐寅。但他可以逍遥在桃花坞,洒脱地在桃花庵的桃花树下做醉酒的桃花仙。而伊却只能在“汲水种瓜偏怒早,忍烟炊黍又嗔迟”的刁难与劳苦中日日消磨。男女终有别。
消磨,尤其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式的看不到尽头的消磨,该是对一个人怎样的折磨。但所幸,这个折磨的时光并不长。
觉得不长,因并非亲历。与我,五年便仅仅只是五年,与伊,度日如年的五年又该算是多少年!经受折磨,时日似会无限地延长,折磨的痛苦更似扩大至双倍。短短又长长的五年时光,伊便在那母子非人的折磨里玉陨香消。
但任凭这折磨如何痛苦,都无法掩住满溢在片片碧叶上风情雅趣里的一颗玲珑心。
有人说伊不愿留墨迹,故而生平所为诗词每以粉笔书芦叶上。我深不以为然,想那恶姑悍夫,岂会允伊笔墨,给伊闲暇?但伊终是心思玲珑挡不住,任是片片芦叶吐芳菲。
价值连城或可不名一文,却足以流芳千古传颂百代,即使在历史的惊涛骇浪里亦如一线流光熠熠生辉。
这磨难,竟是成全?竟是毁灭?
五年里,伊始终是那明珠暗投苦苦支持“倦飞误宿平田”的孤鸿;更是那“算一生也拼忍”脚下轻轻头却沉沉的病中人;还是那独对残灯被幽闭柴房无处话凄凉的无眠人。
但明珠暗投也罢,时运不济也罢,那破旧的门扉终究关不住那旷世才情。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创叠字先河,千古永流传。而伊的《凤凰台上忆吹箫.赠邻女韩西》却连用二十一个叠字,以至陈廷焯言伊“用双字至二十余叠,亦可谓广大神通矣。易安见之,亦当避席”!
避席可免。若遇,当引为知己,亦可谓彼此之卿卿。只可惜伊俩距离太远,间隔了元明两个朝代。
“问天不应”的五年,伊一直在文字的风华绝代里暂且慰藉度日如年的雨疏风骤。
若是前世相欠,愿伊此生已还!
春又至,天又明,耕又始。只是田间地头再也没有了那个能让文字婉转妩媚的俏佳人。那灶间燃起的缕缕炊烟里,伊不用再“忍烟”,再也不用胆颤心惊突然间就会挨当头一棒。此后,那青青芦叶便只是如常的芦叶,再也没有美丽到人心底的诗行,那碧上风情随着伊的逝去也一去不复返。
我常想那对于伊而言凶神恶煞般的母子,若知道在他们的漫骂刁难中艰难求生的弱女子能口吐莲花、芬芳百世、温暖岁月,是否还会依旧如初般猖獗,还是无地自容。他们鄙夷践踏的从来不是一个小小的弱女子,那是让多少峨冠博带都难以企及的巅峰。那是在5000年文明长河冲刷中有能力留下自己印记的强者,那是天地间足以与日月争辉的佼佼者……然而在他们眼中心中卑如草芥微如蝼蚁,甚至不得不匍匐在他们日日的呼来喝去打骂中苟且偷生,勉强过活。
夜来灯下,纵隔了百年,我还是忍不住想轻轻问一下伊,那被恶姑扯裂的耳垂还疼吗?
伊的词触动了万千心弦,却唯唯不能让那对铁石心肠的母子动容,得他们丝毫怜悯。我忘了,他们本就一字不识!
你们,原本就不是同路人。没有同频,何谈共振?故而他们一味在他们狭隘自私的世界里嚣张跋扈恣意妄为,伊也一直在他们给伊造就的悲惨世界里日忍月挨独留暗香。一时间,我竟不知道,一个女子该怎样才可以获得专属于自己的幸福?朱淑真在“闻君有两意”后的决绝里没有;李清照情投意合耳鬓厮磨的浓情密意后里没有;如伊般在人间烟火的日夜消磨里更没有……纵然伊们都无一例外的才情满腹!或许,女子无才便是德。
但我从不如此认为,若可选择,我坚信伊们一定还会义无反顾的选择那诗意盈心,词情满腹。
但,若有来世,我祝伊得遇良卿,卿卿与卿,共历那一番人世繁华。那时,卿摘芦叶,伊填词;卿磨墨,伊添香……
东平明湖中学:邸萍
2022年7月22日
作者简介
邸萍,祖籍山东潍坊,1981年生,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教师,中共党员。喜好写作,钟情传统文化。常年坚持练笔,笔耕不辍。自2006年起,其诗歌、散文、杂谈等不同作品陆续见诸报端,散见于《当代散文》《东平湖》、《泰安日报》、《今日东平》、等多家报刊。
(图文供稿:李广勇)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