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没有去过莲花山,或许我永远都不会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地方和我的灵魂如此契合,那是一种无比奇妙的感觉,我也曾去过很多美丽的地方,也曾为那里美丽的景色陶醉过、痴迷过、留恋过,可是唯有这一次不经意的旅行,却让我将心魂遗落。
莲花山坐落于河北省隆化县张三营镇境内,距县城约40公里,因其九峰拱卫形如莲花,故名莲花山,其山体黝黑,所以当地人又称其为大黑山,一直以来莲花山就因山水奇秀吸引了众多的访客,又因诸多传说而被蒙上了几分神秘色彩。
8月12日,隆化县诗词协会组织到莲花山采风,早晨七点我们准时从县城出发,正是初秋天气,昨夜又下了一场雨,空气清新怡人,一路行来满眼皆是绿色,让人俗念顿消。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途中我们在当地收藏家兼诗人李寒松老师家稍作休整并准备了中午烧烤用的东西,9点稍过,我们来到了莲花山下。
我们沿谷底的碎石路上山,山涧窄狭、崖壁内倾,视线被山崖遮蔽,抬头仅见一小片天空,谷底清幽冷寂,溪水流于石隙,淙淙有声,水流一会没于石下,一会隐于树丛,于低洼处汇聚成潭,潭水清幽冷冽、清澈见底,莲花山自下而上共有三潭,越往上景色越清幽秀奇,据当地人说,这里山顶积雪终年不化,冬季结成冰瀑蔚为壮观,山上更有王帽峰、笑佛峰、怪石林、情人石、金字塔峰、神龟峰、周仓峰等众多奇景,皆是巧夺天工。
一潭而上,山势愈险,难行处需手足并用借势攀爬,胆小者不免股栗,我因天生体弱,最是不善爬山的,于是我便在一潭停了下来,诗友们走远了,我独自坐在潭边石上,山风吹来,愈显幽僻,只听见流水的声音,间或传来几声鸟鸣,独处于此,不觉顿生孤独渺小之感。
五律 入莲花山
昨日山中去,风吹瑟瑟凉。
峰奇迷雾霭,涧窄掩云光。
石乱溪声咽,林深鸟语长。
渺然如一叶,天地两茫茫。
因此处过于凄清幽僻,我于是起身慢慢下山于驻地等候,一会诗友们也都下来了,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我终是错过了此处的风景。
我们驱车前往此行的另一个目的地:莲花山度假村,汽车一路飞驰,时而有大树在头顶遮蔽如盖,路边有大片的格桑花和许多不知名的野花,一片片田野向远处延伸,清风徐来让人超然忘俗。
不到半小时,我们就到了莲花山度假村,下车的那一刻,我的身心便如经历了一次洗礼,站在度假村的平台上向南眺望,莽莽群山笼于云雾之间,说不出的雄浑、辽远、苍茫,度假村东侧是从莲花山水库泻下来的水,在这里被截为三段,清风徐来,水波微漾,每一级之间皆有树木和野花点缀,两侧是陡峭的山崖,崖体皆为黛色,山崖与地面几乎成九十度垂直,中间是层叠的节理断面,崖隙中间间杂着零星的树木,便似从崖壁中冒出来一般,在黝黑山岩的映衬下昭示着生命力的顽强。山谷间灌木丛杂,其间开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美丽绚烂。
从度假村别墅向山后走几百米便是莲花山水库,我们沿石级而上来到水库边缘,清风吹过,碧波轻漾,水库边的空地上几只黄牛或立或卧,无比悠闲,在如此陡峭的地方真不知它们是如何来到这里的!
在这样的情境里,我心里忽然产生了一种奇妙的难以言喻的感觉,只觉得这山这水这花这草这所有的一切似曾相识,这一切仿佛都在向我诉说,在向我张开怀抱,迎接久别归来的家人,为了等待我的归来这山已经在这里静静等待了几千几万年,这一刻我只觉得这山是我,这水是我,这里的一切都是我,而我已经和这一切融为一体,这种莫名地奇特的归属感使我刹那间潸然泪下!
中午的野餐吃得甚是热闹,大家都很尽兴,而我依然沉浸在那种莫名的情绪里。
下午,要离开了,我不知是怎样的不舍,那种留恋便如一根牵在心里的线,把我的心系在了这里。听度假村的老总说,九月中旬,这里满山的苏子花都开了,花开的时候无比的绚烂壮观,比薰衣草更美!那个时候,我会归来。
后记:9月10日,我和诗友重游莲花山,是日晨起天阴,上午大雨,午时细雨菲菲,下午天气豁然放晴,云雾漫于山间,苏子花灿烂成海,我们于花间流连,终不负我与莲花山之约。
归来后吾填临江仙一阕以记之:
临江仙 与友秋游莲花山遇雨
雨洗秋山花艳,初晴雾漫峰峦。
天公书就好诗篇。梦游仙境里,
人在彩云间。
翠舞珠歌醉后,清词妙句花前。
癫狂痴态胜童顽。今宵别去后,
魂梦总相牵。

艳阳:原名徐英华,河北承德人,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承德市会计领军人才。一个沉寂于自己内心的女子,热爱诗词和音乐,尤爱古风,红迷,个性温婉端庄,喜舞文弄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