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刊第六届国粹杯大奖赛杨洪功1296号决赛作品选♡

□一瓶墨水(叙事散文)
□杨洪功
时光匆匆,转眼之间我已从少年步入了花甲。前段时间我在填写学历时,又想起了四十年前的那段经历:是一瓶墨水使我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使我的学力永远定格在了初中文凭上。
那是1977年的夏季,我初中毕业后正准备考高中,家里刚盖完了五间土坯房,围墙和大门还没盖,我因在家帮助建房,经常旷课。父亲找到我初中的校长,让我再复习一年,等来年再考高中。
就这样,我按照父亲的安排又回到了初中继续复读了。复读三个月后的一天,我向母亲要二角钱,想买瓶墨水,母亲告诉我,家中实在拿不出二角钱了。在那个贫瘠的年代,每个壮劳力在生产队劳动一天能挣到一角钱的口粮款,交完公粮后,每人可分到一百二十几斤的小麦,玉米、地瓜、萝卜基本就是家里主要伙食。
那时,口粮和蔬菜都是按“人七劳三”的比例进行分配。我家中有七口人,父亲和我的三个姐姐在生产队干活,我上初中,妹妹在上小学。母亲每天都带上用棉布做的书包和包袱,到离村子很远的坡沿旁和水渠的沟坡上挖野菜,把挖到的野菜放到书包中,回家后掺上玉米面做成窝窝头吃。每年春天青黄不接时,母亲把榆钱和刺槐花用水洗后,用玉米面做成饼子、做成干粮吃,把拾来的柴禾和枯烂的玉米疙瘩,用包袱背回来给全家人烧火做饭用。
有一次,我放学后去坡里接母亲,远远地就看到了母亲:她把像小山似的柴草包袱拖到水渠的高坡上,自己钻到沟底,将手伸进包袱的带子内背到肩上,然后慢慢地站起身来,一步一晃地往回挪,我忙跑上前,将母亲割的一大书包猪草背起,和母亲回了家。
每年喂的头猪,春节前卖掉便成了家里主要经济来源。
母亲常给我说,我哥哥的房子就是用她喂的一头老母猪下的几窝猪仔卖后换来的钱盖成的。家中养的几只老母鸡成了全家人的油、盐、酱、醋的费用来源。
我在复课的第四个月退学了,因为家中已经拿不出买一瓶墨水的钱了。自从看到了母亲背柴草的那一幕,我便坚定了退学的决心。从此,我的学力永远停留在初中文凭上。

退学的第二年,我就到生产队干农活了。每天能挣到八分的工分。晚上,在煤油灯下看借来的小说。有时,到午夜时分,母亲发现我房间还亮着灯,就忙喊我早点睡觉,以免误了次日出工。就这样我开始延续前辈那种“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成了家中的壮劳力,白天和男劳力一起用推车往农田里运粪土,割收庄稼等。烈日下,在农田里锄草,当时的农业谚语是:灭荒只有骄阳下——只有这样才能使盘根错节的杂草晒干。干半天的活,披在肩上的毛巾就能拧出水来。在生产队劳动了三年后,我的三个姐姐也先后出嫁了,那时我的家乡实行了分田到户,年近六旬的父亲一个人在家干农活,却找了个熟人让十七岁的我到县城打工。那时,每月可挣到三十多元钱,供家里购买农资,我一天可挣到一元二角九分钱,这对于无任何经济来源的农户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少的收入:我终于成了能挣钱的人。对于在初中复读时因一瓶墨水退学的事早已忘得无影无踪,因为我干的这些工作与学力几乎都没有任何关联。

在县城打工的第二年,我父亲要我去县委问问他政策落实的事,父亲是全国解放时从地方南下的干部——电视剧《南下》就是他们那些南下干部的生活纪实。我父亲被组织安排到福建省明溪县工作,后来因重病无法治愈被当时的永安专署安排回原籍治疗,专署还致函我家乡的政府部门予以协助。随后很多年,我父亲从未找有关部门提出啥诉求。六十年代,父亲病愈后与原工作单位失去了联系,直到八十年代落实政策开始后,父亲才找人问及此事,从此我利用到县城打工的机会为他找人问询。为了把所有不明白的事记下来,有机会了找人问个明白,我就到门市部买了一瓶墨水和一支钢笔。于是,离开我六年的墨水又一次回到了我的生活中。握了几年锄把的手再去拿笔是多么的别扭和生疏,再仔细看看这瓶墨水似乎也陌生了很多。过去学到的很多字,现在写起来都不会了。为了能把一份材料熟练地写好,在给父亲落实政策的一年里我反复修改呈报的材料。这种经历成就了我的写作尝试,让我和写作结了缘。
几十年来,为了生存,我自学了木工、瓦工、电工等多种技术。尽管其中经历颇多,可未曾在脑海留下太多的印记,唯独上个月在填写一份向政法部门递交材料中的学历一栏写的“初中”二字,使我由衷感慨:
是一瓶墨水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全国大型纸刊《经典杯世界诗歌作家选集》特聘金牌金笔诗人作家/中国文化杰出传承艺术家/中国名家十支笔/文学高级总顾问/各项目主编入选书籍
◎征稿启示◎
尊敬的所有爱好文学的老师们,为了弘扬我们中国的古老国学文化,我们书籍《经典杯世界诗歌作家选集》第六部书已启动了征稿入刊书籍活动。凡是作者、作家、诗人、书画家,所有作品经过审核后,根据作者/作家/诗人的作品质量,特聘咱们书籍《名家杯世界诗歌作家选集》旗下九大平台的金牌金笔签约作家诗人,中国文化杰出传承艺术家,中国名家十支笔诗人作家,高级文学总顾问,各项目主编,各种职位虚位以待,特聘的金牌金笔作家诗人/中国文化杰出传承艺术家/中国名家十支笔诗人作家/文学顾问及各项目主编的作品,可优先入书发到《中国名人名家档案》和《中国文豪精品选集》百度上,名字放到入刊书籍及九大平台上。入书的作者、作家、诗人、书画家,把大家的彩照以及姓名编排进编委会,编辑进入书籍,本征稿日期常年有效,今年第六部《经典杯世界诗歌作家选集》(出书日期因为受疫情影响)(暂时不定),书籍特聘的金牌金笔作家诗人,中国文化杰出传承艺术家,中国名家十支笔诗人作家,文学顾问,各项目主编,稿件优先发到我们《国旗护卫军旅诗人作家总会》旗下:《中国翰院作家协会》《世界作家选集》《当代诗人作家档案》《当代文豪精品典藏》《世界名家精品集萃》《当代文学精品集萃》《中国文豪名家精品选集》《百度人才文学院精品收藏管》九大平台上,对于普通投稿及签约参赛的作者都开绿灯。
注:一旦作者的作品入刊书籍,编辑有权力根据作者的作品质量,进行修改。如作者不同意,请入书前在其作品底下注明,作者文责自负。
经过《中国第九届经典诗星杯》评委评选后,以作者、作家诗人的作品质量,做为《中国第九届经典诗星杯和金舵轮钻石杯》大奖赛的评选依据,在佳作入刊书籍评比夺冠大奖赛活动中,为作者、作家诗人,颁发奖杯,证书,赠送名家书画,特聘金牌作家诗人及中国文化杰出传承艺术家,中国名家十支笔诗人作家,聘书,证书,奖杯和名家书法,优先发到作者、作家诗人的手中。
*本平台招募金牌签约诗人、作家,文学艺术家,中国名家十支笔要求:
①作品质量第一;②留言不低于30人;③阅读量不低于300;④赞赏不低于40人,投稿达到三次,每次特聘的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的新作。
*入书投稿及特聘金牌金笔作家诗人,文化杰出传承艺术家及文学顾问,中国名家十支笔,各项目主编要求:
新诗三到五首,古诗词八到十首,小说1000~1500字,散文诗1000多字,民间故事1000多字,书画作品两幅,凡是有意作品入纸刊书籍的作者、作家诗人。
敬请和书籍《名家杯世界诗歌作家选集》总编赵婉君(花蕊女孩)联系,具体事宜详谈。
总编婉君(花蕊女孩)微信同步
15754189927

国旗护卫《中国文豪名家精品选集》
诗词、书画、音乐、文学编辑总部
名誉总编:尧华清 何华
总编:赵婉君(花蕊元红女孩)
执行责任总编:徐思清 王炳华 田园
天悦
国防军委诗人书法家:倪进祥 李成东
杨明才
中国国宾礼特供艺术家:刘俊
名誉书画总顾问:郑英瑞 刘俊 梁锐
戴圣农 李炳元 明天 乐无忧
尹训银 祥瑞天成 麻河军 香帅
名誉文学总顾问:肖天 丁建振 尚军
疆闻 尤大牛 付国浩 曾修森
文学总顾问:尧华清 何华 林如栋
王建章 王喜兴 文应龙 强社生
卢养成 林志生 汪书业 卢章林
名誉诗词总顾问:张久书 申济茂
中原 于家文 谭均平 赵保国
刘建坤 谢国民 蓝天白雲
刘奇斗 曾兆林 牛保东
文学顾问: 胡学华 赵毅 强社生
牛天堂 党同榕 张兴泰 黄忠和
苏平峰 燕国军 秦宽波 杨定祥
胡家云 王化清 王秀荣 杨成果
荣耀古诗词顾问:牧童 夏冰 一湖春
古诗词主编:付国浩 王建章 赵毅
尚军 樊国立 徐思清 陈建华
牛天堂 胡家云 高山流水
新诗主编:孟祥收 刘文海 强社生
林志生 党同榕 刘建坤 唐泉
付风霞 叶落忧然 沈仁国 张勇
杨明杰 李明星
小说主编:杨洪功 杨承岐 李明生
散文主编:冯华 杨成果
歌词主编:梁乃惠 大宏哥 何华 浩天
梦影音乐人:琴琴 曹梦影
专业责任编辑:徐思清 王炳华 黄艳华
唐泉
总编审:華南 张勇 曾修森
金牌作家:许峰 谢国民 何华 汪书业
当代名家签约诗人:胡学华 张玉良
李高杰 粟灯 乔力一 文应龙
华伯均 徐唐贵 杨承岐 刘广大
宋玉荣 朱永娇 石胜元 张兴泰
刘传文 卢章林 尚军 高伟国
南凉古刹 戴圣农 青竹潇潇
王化清 郭功 陈长伟 邓松周
刘登礼 曾修森 李国庆 江帆
石晶 汪书业 卢成福 凝望星空
林金洪 见贤思齐 魏海松
大漠胡杨 静静的百合 张学龙
刘斌 托娅 悠悠 田开泉 霸气总攻
文艺评论家:祥瑞天成 卢卢 安晴 阿娇
西施 婉儿 诗仙子 文绣 晓月
金笔作家:尚军 陈炳钱
王明华 欧阳旭强 梁久博 月牙河
胡长有
十支笔诗人:谭均平 北山虎 刘斌
文化传承艺术家:王建章 尧华清
古远安 冯颖华 石晶
书画艺术家:王志 梅玲 赵毅 马江海
著名书法家:石胜元 戴圣农 纪宪洲
曹正荣 吴解文
金牌主播团长:玲玲 禾子 雪峰 安心
踏花归来 梦里水乡 奔向大海
推广国学总部长:華南 玄光真人 诗豪
卢成福 姜广印 三智布 戴圣农
悠悠 冯华缘
常务推广总部长:尚竹 胡家云 杨洪功
墨湾客 戴小如 三十一画翁
香路幽远
推广总编辑:丁建振 粟灯 张玉良 怡文
爱家南人 曾兆林
注:(其他职位虚位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