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女儿词赋诗
作者:忆卿

南朝宋时,刘义庆《幽明录》记载:“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望山上有一桃树,遂采桃充饥。”后遇二女子,姿质妙绝,见刘、阮,“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因邀还家……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其地草木气候常如春时。二人停半年还乡,子孙已历七世。
后人曾就此赋诗:死恨天台老刘阮,人间何恋却归来。感慨其有千古遗恨也!今日,也以此做引,为词一首,无它,但为卿故耳!
卿者,我之天台女也。
《蝶恋花 归思》
(因喜其牌名 酌辞而填之)
重觅天台时旧路
摆渡红尘
悔我归来误
千载忆卿唯有苦
轮回一次频频顾
曾记小乔新为妇
诗泪宫墙
掌中空歌舞
桥下绿波何处去
惊鸿已赴瑶池府
词尽,而余意犹在,继而再小赋之……
《掌中赋》
掌中 取其在手拥有之意 寓珍惜眼前人之思
忆旧情而逝兮,惜往日之不可追,怅轮回交错兮,叹回眸时忘妩媚。鸟树与相思同名兮,谁犹记洛城之紫陌,妆楼与江流相对兮,我与卿互望于首尾。相思又与我名同兮,解忧者何人?罗带也结成同心兮,轻分之际,尘俗先且暂退。掌中飞燕,可轻江山兮,得佳人一如得天下。画眉张郎,更甚于此兮,天下以然纳入闺帷!
天台即出兮,卿卿可复怜我,如灰烬之心悔,佳人曲误兮,成就我多情才名,待我功成,又引我南归。沈园桥水有心兮,痛如西子微颦,擦肩而共同行兮,薇雨再笼双飞。今生回眸五百兮,有妩媚一千,缘不断于轮回兮,佛手兰花,尽展慈悲。多情伤于一刻离别兮,累成一生眺望,何故于红尘逐流兮,寻配钗之花蕊。愿卖尽此身兮,买三生于今宵,掌中盈盈兮,今生我是张郎回。相遇凡俗兮,卿出天台又一年,有可寻之迹兮,运慧眼以求真伪。明年花更艳兮,采花香以凝香脂,秋波溢柔情兮,问卿江湖可相忘未?
惜乎之,掌中青丝,恨不能变金掌以承接兮,也欲再铸金屋,以防偷窥。地之老天之荒,一握而囊括兮,拼却泥身而打碎。碎之兮,与卿重做也,难分难解,死生相随。珍掌中之拥有,如护珠玉兮,不再覆追忆惘然之辙轨。执子之手,互为掌中兮,任青丝成三千白发,芳草无穷处兮,有红颜始终娇翠如水。更有双双眸兮,百般纠缠,怡然相对。
又惜之乎,怎能不与卿归去兮,俗世浊者,谁懂护惜卿之美?
小赋尽,而情仍未尽,又起新诗而述之……
《不再轮回 》
因为少了妩媚
所以 五百次的回眸
才仅换得一次
擦肩而过的憔悴
西湖四月
烟雨中的游船上
谁的轻轻一笑
就让佛拈的兰花
霍然 绽放出花蕊
管弦笙筝中
有一节曲符
你弹滑了音位
满座喧哗
我仍听得出
有了你这
朱弦一指
全曲皆成为
这 一音的点缀
是你来了
为我 你离开了天台
染素足于
纷乱红尘
污裙袂在
吴山楚水
今生 我仍会功成名就
留下千古风流
与你东归
收尽所有遗恨
纵人间再百媚千娇
从此 红尘绝迹
与你天台紧闭
不再轮回
佛前 只须一次
浓情的相对
胜却回眸五百
一千次的无味
让我们今生
十指相扣
合掌礼佛
怎么能不修来
红尘今日
与你 同依相偎
不求别者
不求别者
只祈祷 不再轮回
不再轮回
新诗成,仍有柔情未了,奈何?一句而总之矣……
愿百死化香,萦卿发衣,以求地久天长
如用一词而括全思,岂非唯有“忆卿”二字乎?
忆卿戏作于2004年12月
作者简介
忆卿,本名张望,重庆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忆卿》。黑龙江省安达市人,定居重庆,自撰诗联“检点红尘拾文稿,人间谁知我忆卿”。2018年首提“中国风韵诗论”,倡导新诗中国风韵化,文朋诗友送号:风韵楼主。
(图文供稿:张望)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