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安兴
造人中国说
人口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古今中外英明者莫不高屋建瓴。
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瑶族、佤族、高山族等都都有“我从何处来”的不同版本,一体多元的传奇,都离不开这块土地,有着似乎相同的造人染色细胞。
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漫长穿越,无论是牛河梁还是河姆渡,造人的单位是母系公社。据司马迁《帝王本纪》记载,夏朝国而是积210万平方公里,人口大概也只有1000万左右,处于地广人稀的空旷状态。
到了春秋时期,诸侯们图强争霸,纷纷出招,缩短造人周期,鼓励早婚早育,男18,女15必组建家庭。添丁加快速度,政府免赋免役,还给田给地给牛,打仗有人,种庄稼有劳力。添丁增口的待遇特高,鼓励造人产量,按人口增长率,享受不同的档次的政策优惠,刺激老百姓造人积极性。

就是这样的鼓励,秦始皇统一中国时,领士达到340万,人口数量也只有2000万。人口增长接不上茬,为了开发四川,秦始皇一次从山东移民75万到四川,真是大手笔填空啊!
从夏朝到秦朝的2000年间,中国的的人口增长率太慢了。战争、灾荒、贫困、瘟疫的交相上演,人口总在动荡与和平中徘徊,时起时伏。以后,延续奖励造人,是最高当局的不二选择。这个主旋律,不论是中原王朝,还是少数民族政权,不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割据政权,惊人的同一,在中华大地演奏了约有2000年,当做国策贯彻始终。
汉武帝是一个不省事的主儿。当人口比秦时翻了一翻,就思考着拓展煌煌天朝大国的生存空间,推进西进战略,打通西域,推行屯田制度,缔造了西域节度使,一下扩大到了609万平方公里。
唐玄宗同样是一个闲不住的当家人。他继承汉武大帝的衣钵,遥接开疆拓土的事业,向广袤的中亚挺进。开放中国的边疆中亚地区,实行驻军就地通婚,基因工程重新组合染色,造人计划是更多的混血中国胄裔,这种长城纽带,稳固了迢远的边陲戍守。十来个安西、北庭都护府的设置,到了开元年间,唐的国土面积达到了1237万平方公里,将中国的版图扩大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峰。

明成祖朱棣自然不甘寂寞,他想做一个“长江后浪推前浪,后人更比前人强”的雄才大略的霸主,无限风光在“万国衣冠拜冕旒”天可汗的氛围中。
在他手上,人口跳到了1.5亿该怎么办,生存在何处?节流只能说是权宜,开源才是关键。于是,推动南下战略,由大陆中国向大海中国的转型。他把目光投向了蔚蓝的大海,作为大明的国土。用文的方式,打着和平友好的旗帜,贸易互补的模式,传输华夏文明。
派郑和七下西洋,使印度洋、太平洋沿岸40多个岛国纷纷上表,恳求附属藩国,俯首称臣。这一石破天惊的壮举,使大明帝国的版图空前。4800万平方公里面积,这个纪录,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在浩瀚的大洋星罗棋布的城市,设立远洋舰队补给站,通商口岸,到处看到中国人的身影,随时听到中国人与当地人结为伉俪的鼓乐,有中国血统的新生儿呱呱坠地,造人的奇迹妙不可言!
很遗憾,他的独角戏只演了一代嘎然而止。后继者无法超越,无论是智商与情商,抑或是在退化吗?问天天不语。
管子重农奖励耕战,一个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就是国家要打仗,必须有粮食储备;攻城略地,军队就得扩编,还得有丰富的后备兵源。还粮纳税,征兵服徭役,这两者都来自农村,广阔农村是人口生产的流水线,源源不断供给到社稷的大动脉主血管。不论太平盛世,还是兵燹连年,他们认准了一个简单道理:造人就是造世界。
囿于大陆思维,只想种好自己的三分地,不去操那一份闲,玩一场前途难卜的赌博。宋朝与清朝却是典型的例子。
经济重心向南发展,布局向内收敛。只有280万平方公里的北宋,人口数量数量却突破了1亿大关。而到了南宋,国土面积只有200万平方公里,却承载着供1.2亿人口的生存,输出天文数据的资源。

造人带动经济发展,是硬道理。据有关历史文献介绍,宋朝的国民经济总产值占世界的一半,不可谓不富。最小的面积,最多的人口,富得流油的国家,却成了辽、金、西夏、元砧板上的肉,割地赔银成为一种常态。富起来的肉堆,是强者的宰割对象。
舞台角色的更替,铁骑闯关的满清,蜂踊到了长城以内的黄河上下,大江南北。丢下了“龙脉发祥”的黑土地,不明令不准汉人“闯关东”。这种禁令,阻挡不了自己进入这片神奇土地的热潮,山东、河北等地农民自发的大规模播迁,给这片荒芜的土地带来了无限生机。
人口繁衍速度火箭头上窜,在乾隆时国土面积为1312万平方公里,人口猛增到了4亿,人口拉动繁荣发展,国民经济总产值仍然稳居世界第一。靠造人维持经济高速增长,这辆列车的惯性,并没有停顿下来。
西方的文艺复兴,推动了工业革命。崛起的列强发现,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凭借着人囗第一的内需,财富的积累超乎想象。便磨刀霍霍,蜂涌而来。从此以后的100多年中,由满清咸丰起,坠落为宋代割地赔款的第二,中华民族沉沦到了水深火热的黑狱。争取民族解放与独立,上升为这一漫漫长夜的主题。
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并没有摆脱这种困境,依然在苦苦的探索。处在战争状态的人口自生自灭着轮回。遇上天灾地震霍乱,大幅度锐减。放任自流的增长,是一种“无为而治”的举措。即使是明朝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也有人提出控制过快上涨,但却没有把它当一回事,只是说说罢罢而已。当国民党退守台湾时,民国时的人口依然停留在4亿的阶段上,与康熙年间的指数相差无几。

没有跳出陆地经营的蒋介石,还在秦汉时期窠臼中辗转。二战结束,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将琉球群岛归还中国,这样的机会,蒋介石没有回应,不知是什么隐情?却错失了千载难逢,也为后来钓鱼岛埋下了纠纷的引线。
在这方面,他比隋炀帝战略思维布局迟钝多了。《隋书》说隋炀帝“既然慕秦皇汉武之事”,隋炀帝是一个志向高远的人,宋人文莹认为:“炀帝规模广远,欲吞秦、汉,自劳万乘,亲自出关…”他要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重新雄峙在世界的东方。
当时中国只有5600万人口,467万平方公里面积,却坚持向外寻求出路,北向发展,亲自参加在贝加尔湖举行阅兵式。在海南增设珠崖、临振郡、儋耳三郡。向东延伸,调动113万大军,220万民役,三征高丽,造成30~40万将士阵亡失踪。战争的死亡率超过了人口的增长率,过度透支了人力资源,加上自然灾害的不期而至,民怨沸腾,走上了“秦人无暇自哀,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后人复哀之”的老路,他的梦想因造人规模赶不上造梦的鸿图,最后不得不付之东流。
新中国之父毛泽东,从战争走向和平的道路上,提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贵的”、“人多力量大”的观点。高度赞扬“妇女能顶半边天”,“革命加生产,就能解决吃饭问题”的出路。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出现了热火朝天、蒸蒸日上的局面。
生长在农村的毛泽东,对洋东西特别敏感。早年在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员,受到大教授们的白眼,在共产党内常被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排挤打压。缔造了崭新的共和国,碰上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冷战,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被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封杀围剿,他本人被矮化、丑化,心里早就窝了一肚子火,憋着没有发泄。这些大背景,一切该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这是很合乎逻辑的情理。

马尔萨的陷阱,他早就听说了。对于西方的那一套理论,他高度警惕。防止外来文化的侵略,防止被西方敌对势力忽悠误导、利用,走上歧途,做亲者痛 仇者快的事情,在他头脑中,一直处在一级战备状态。马寅初提出了新人口论,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有了契合点。这一下触动他的神经质:“要像批判帝国主义分子艾奇逊那样批判”!一场造人的论战充满了火药味,一时间议论纷纭,社科界莫衷一是。
一场旷日持久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研讨会进行了半个世纪,结果出来了。
毛泽东以后的中国,公知们迎合“世界潮流”的节拍,把脏水泼向了毛泽东:“当年毛泽东要是肯听马寅初一句话,中国的人口何至于突破十亿大关啊”!小人的作为,在伟人离开这个世界以后,把毛泽东思想打入十八层地狱,发泄对红旗的不满的公知愤青们,在强大的推手操纵下,暗流涌动,到公然贬毛去毛成为一种趋势。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与九十年代末期,“计划生育”成为一种国策,“只生一个”的指标雷厉风行,强制性介入造人,是为了早富先富起来大行其道。外科手术方法实施,“献鸡”,不让母鸡下蛋,強行让母鸡“醒抱”上演,抓“超生游击队”上手术台比比皆是。
逢毛必反,仇毛情绪战胜了科学理智。一种极端化的口号“宁可多一座坟,不要多生一个人”的恐怖,让鸟儿们发出凄泣。中国的人口生态平衡被打破,简单的算术题却闹出了大笑话,对夫妻只生一个好,号召依稀如昨,过去了40年,羊儿跪乳、乌鸦反哺的现象消失了,失独家庭的悲哀,白髪浪潮澎拜。新生代要养4个老人,1个孩子,7口之家不堪重负。
走到这一步,由站起来到富起来,90后的普通百姓子女,却结不起婚,买不起房,生不起孩,读不起书,住不起院!毛泽东时代的饥饿贫穷,与今天的环境天壤之别,却让这一代人笑不起来,在尴尬无奈中,倒羡慕老一代的简单幸福值数。

造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已经今非昔比。“顶层设计”发现了这个问题,摸底三胎造人意愿,研究如何出台配套,但却比那时举洪荒之力非常措施,搞一刀切难得多。造人的周期,不是一夜的巫山云雨。青黄不接的断档,给后来者的烫手山芋,还得替前面的擦屁股还账、历史遗留问题买单。
据互联网信息传播,自2019~2021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断崖式下跌,让全社会忧心忡忡,发出了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黄色信号灯。全民在反思,我们是否被美国杜勒斯们不经意灌了迷魂汤,耍了?内部出现汉奸,被人收买,沦为卖国贼?是一时糊涂,犯了人家把你卖了,还帮别人数钱的傻冒?他们学着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毁人之国”?前苏联解体,就是那些社会精英、上层人士当了美国的吹鼓手?在中国这种故伎照版搬来,是否重演?
吃一堑长一智,迟到的觉悟,使得中华民族不得不体验毛泽东的担忧,他的预言发生在自己身边,猛然惊醒,一身冷汗!回头率投向了毛泽东,他的高瞻远瞩,料事如神!
造人不能造废次品,更不能造废品。少而精能够个个是精品吗?非也。按照马寅初先生的设想与标准,提高人的素质。那么我们40年提高了多少呢?从文化层面上讲,高等教育普及了,但人道德却出现公认的滑坡,这是不容诡辩的事实。培养出来许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出现本末颠倒,这种毒土上能够长出好苗吗?不少青少年不再去景仰英雄,而去追逐娱乐圈的明星,赚大钱,来得快。这些明星吸毒、赌博、嫖娼、偷税,还与黑恶势力沆瀣一气,污染社会,有识之士在质疑。

温水煮青蛙,娱乐至上,追求享乐,沉迷在纸醉金迷。让中国人在红灯绿酒中醉生梦死,这是西方最愿意看到的情景。
纠偏这种错误的导向,呼声很高。顺应民心,砸碎赵本山、范冰冰这种负面偶像,重塑感动中国普通人物,宣传媒体进行报道,让善良、忠诚登上头版头条,这个帷幕拉开。站得住脚、经得起时间考验,老百姓信服,产生影响力,有了好的开端。
拨乱反正,适合新情况。从只准生一个到鼓励三胎,这种重大调整背后的故事,从赫然“一票否决”的计划生育委员会到健康卫生局机构的撤并,沧桑演绎。随着将来的档案解密,浮出水面的鲜为人知当事者良心讲述,这或许是唯一,不会出现第二。
造人中国,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民间传说毛泽东在应对美苏的核勒诈的横下一条心中,重蹈汉武帝、明成祖朱棣的北上、南下战略,下一盘棋,打得他们措手不及。从黑龙江、内蒙、新疆三个点上大举向苏联移民,传神冰河世纪的迁徙,穿越WKL黑土地,进入北欧,跨过格陵海峡,抵达北美洲。沿途建兰若干“芳兰国”,将亚、欧、美连成一片,名曰“中华大同公社”。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雄才大略的毛泽东欲圆《念奴娇.昆仑》:“一截赠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寰球同此凉热”。理想与现实的对接,闪亮在人类思想的星空!碾压铁木真横跨欧亚大陆的霸元帝国。留下中国的安徒生童话,中国的天方夜谈,中国的《封神演义》,一部传世的君子国《清明上河图》!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天意冥冥中没有再给500年。黄河清,圣人出,这种奇观,可遇不可求,只能抱恨终天,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作为一种寄托,去世代耕耘。
造就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是每一个家庭,每一地理单元的宿愿。好种出好苗,是家风家训家规家法的熏陶,这种氛围,影响孩子一生。
中国的老百姓很朴实,每一个孩子降生到一个家庭,在他们看来,都是送子娘娘的赐予的厚礼。珍惜这份厚礼,是他们的辛勤劬劳,用心去雕琢每一块美玉,将石头做成作品,闪光夺目,才是家庭的荣耀。他们很讨厌“偷生娘娘”,打碎了传宗接代的美梦,农村的婆婆妈妈们,到了傍晚,都会在自家门口“喊魂”。他们睹咒那些把自家媳妇送上手术台的金刚们,做了“断子绝孙”的坏事,不得好报。其实,这些人端了这个饭碗,也许就是诚惶诚恐吧!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虽然有些宿命论,但也不无道理。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父母不能选择,道路却可以踏出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利益集团固化的质疑,在和平年代,很难突破,除非超人,天赐良机。
很多明眼的人都看出来,包括西方的战略家们都默认,中国的国民总产值跻身世界第二,无非是人口红利与土地公有制的红利释放,确切地说,是亿万农民工用廉价劳动力创造积累了天文数字的财富,托举了共和国大厦,而非人口增长消耗了国家积累。只是他们不愿讲真话。他们恐惧中国龙的崛起腾飞,如拿破仑所说,中国这头雄狮一旦醒了,将震惊整个世界。把中国搞垮,或分裂七八块,永世不得翻身,才是他们的目的。不再是汉唐帝国的浴火重生,他们才弹冠相庆。
造人中国,造出中华民族优秀子孙,香火传承。碰上计划生育的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中期的一茬人,他们的亲身经历,希望自己的后人们能够当伟大父亲、伟大母亲,瓜瓞延绵,享受共和国的勋章与荣誉。或许他们看不到这一天,但他们在默默地祈祷,光宗耀祖的胄裔圆中华富强,重新回到世界主席台的位置,拥有决定未来一锤定音!
儿孙绕膝,家庭团圆的聚焦,大一统中国的梦想一天天逼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就是夙愿,这就是告慰列袓列宗!

公元2022年7月22日(壬灾六月二十四)


潘安兴,(自号木兰山樵),1949年10月11日生。湖北黄陂人。当年老三届,经历知青上山下乡,招工进厂,下岗打工,招聘到政府部门工作。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黄陂辞赋学会会长。著有《中华大家庭赋》全书157万字待付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