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简介:
马刚,男,中共党员,牡丹江市机械局系统退休,1953年出生,爱好文字和写作,写了几十年工作总结和报告,退休后写了二十多万字的报告文学集《黑土印》,黑龙江省宁安市作家协会理事,宁古塔网站签约作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全球文学大赛中,有多篇文章获奖 。


探寻红色基地,永葆先进本色一一牡丹江市西安区新兴社区党员参观七里地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侧记
作者 / 马刚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之际,牡丹江市西安区牡丹街道办事处新兴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开展了“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探寻红色基地,永葆先进本色”为主题的庆七一活动。
7月21日,参观了中共海林党史纪念馆、第一个党支部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七里地村旧址。
牡丹江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一一横道河子党支部成立于1926年。

上世纪初,东北地区受尽日俄帝国主义欺凌,当地民众反帝反封建斗争日益高涨,作为中东铁路重要节点的横道河子,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以铁路工人、伐木工人为主体的,救亡罢工运动不断爆发。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中央积极领导筹建东北地区党的组织, 1926年10月,北满地委派党员到横道河子开辟党建工作,在七里地村成立了党支部,吸收八名工人入党。
党支部成立不久,由于缺乏斗争经验,便遭到敌人的破坏,党员不得不以个体形式坚持斗争。 1933年初,中共吉东局在横道河子,建立反满抗日交通站。同年又重建横道河子党支部,支部书记为潘庆来。
1936年,横道河子党支部,又一次遭到敌人破坏。同年八月,根据吉东特委指示,再次重建橫道河子党支部,秘密发展党员四名,党支部书记王锦云。
1937年4月5日,由于叛徒出卖,横道河子党支部,再次遭到敌人的破坏,王锦云在七里地被捕。 6月7日,在哈尔滨陆军射击场,英勇就义。

横道河子党支部,曾经多次领导了,反对东北军阀裁减铁路工人的斗争;参加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修筑延吉一一海林铁路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多次组织工人破坏日本侵略者的运输木材设备,阻止日本侵略者,对中国林业资源的掠夺。
通过纪念馆里存放的实物和资料,真实的还原了当时斗争的艰苦卓绝场景,再现了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对今天的人们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

参观过后,各位党员心潮澎湃,斗志昂扬,纷纷表示,革命先烈们,为了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抛头颅,洒鲜血,用生命书写了,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倍加珍惜,烈士们用鲜血铸就的美好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笃行不怠,踔厉奋进,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