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想欣赏石岩磊老师的朗诵作品,请点击如下链接:
https://xiangbo.me/214977/classic.aspx
文游天下(446)
黄粱梦吕仙祠
文/石岩磊
图/作者提供
唐代的文学家沈既济写过一个传奇故事《枕中记》,它讲的是:唐开元年间,赶考的卢生路过邯郸时,寄宿一家旅舍,巧遇道士仙翁,二人相谈甚欢。卢生滔滔不绝地将自己的不幸遭遇一吐为快,讲着讲着就有些困意。吕翁掏出一个瓷枕说道:趁店主人正在煮黄粱做饭,你先睡会儿吧,一切愿望都会实现的。
卢生躺下后果真很快便酣然入睡,他梦见自己娶娇妻、登高科、做大官、子孙满堂,享尽人间富贵。一生虽跌宕起伏,但都有惊无险,80多岁时寿终正寝。当他笑醒时,发现店家的黄粱饭还没有做好,不无失望地问:难道这只是个梦吗?吕翁淡淡地回答:人生不过如此!卢生这才幡然醒悟,感慨道: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
这便是成语“黄粱美梦”的来历,其中的吕翁逐渐演变为仙人吕洞宾。到了北宋初期,人们按照《枕中记》的描述在邯郸建了座卢生庙,即是现在的“黄粱梦吕仙祠”的前身。宋之后的历朝历代都对其进行过扩建和修葺,清末时还被改为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行宫。祠内的主要建筑有:“蓬莱仙境”照壁、丹房、八卦亭、午朝门、钟鼓楼、钟离殿、吕祖殿、卢生殿等。
黄粱梦吕仙祠的香火极盛,香客总是络绎不绝,人们祭拜过神仙吕洞宾后,都会再到卢生殿参观卢生像。其为青石材质,大小与真人相仿,为一睡像。卢生头西脚东,右手托腮,左手置于胯上,一副睡意朦胧之态。据说抚摸过它,即可消灾镇邪益寿延年,所以卢生像被盘磨得溜光水滑,光可鉴人。
而祠内最值得一看的是碑廊,里面镌刻着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诗文词章。比如金末文学家元好问的题诗:“死去生来不一身,定知谁妄复谁真?邯郸今日题诗者,犹是黄粱梦里人。”再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写下的哲理诗:“邯郸四十余年梦,相对黄粱欲熟时。万事只如空鸟迹,怪君强记尚能追。”这些诗文无不是对生死、荣辱进行了鞭辟入里的阐释。
人生恰如黄粱一梦。梦里,人们在荣辱得失间上下沉浮,为了几两碎银锱铢必较,为了副处正局挤破脑壳;梦里,人们在悲欢离合间心潮澎湃,为了红颜知己冲冠一怒,为了白马王子义无反顾。可梦醒时才发觉,金山银山买不来一寸阳寿,纸醉金迷换不来一夜安眠,而红颜易老、白马非马,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到头来才发觉,唯有梦境最真切:可梦幻,可梦萦,亦可梦游,失意时能柳暗花明,失落时有贵人相助。唯愿长梦不醒,但愿美梦成真吧。
2022.7.21

读石岩磊君《文游天下(446)黄梁梦吕仙祠》
文/常原平
传奇故事《枕中记》,
卢生赶考仙翁遇。
不幸遭遇一吐快,
吕翁瓷枕解困意。
卢生酣睡沉美梦,
一生无险寿正寝。
笑醒黄梁饭未好,
吕翁淡答卢生惊。
宠辱之道穷达运,
得丧之理死生情。
卢生醒悟发感慨,
人生如此恍若梦。
“黄梁美梦”变成语,
吕翁变仙吕洞宾。
邯郸建起卢生庙,
即现“吕仙祠”前身。
黄梁仙祠香火盛,
纪念吕仙观卢生。
卢生睡像朦胧态,
抚摸消灾益寿灵。
最值一看是碑廊,
诗文词章帝王相。
邯郸今日题诗者,
犹是黄梁梦里人。
安石写下哲理诗,
夙梦黄梁欲熟时。
万事只如空鸟迹,
生死荣誉详阐释。
人生恰如黄梁梦,
上下沉浮荣辱经。
碎银锱铢争计较,
悲欢离合绪难平。
金银难买寸阳寿,
纸醉金迷寝难安。
靠山靠水靠不住,
唯有梦境心盎然。
梦幻梦萦亦梦游,
失落企盼贵人助。
唯愿好梦久不醒,
但愿美梦皆成真。
[强][强]

作者简介: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