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那黑炭燃烧成熊熊火焰
——兼评知名诗人邹中海的人性与诗性
文/夏志红
题记:有人写了一辈子诗,连县台、省台都没有上过。2020年6月,身在底层的邹中海,却因一首《致敬钟南山》的诗歌而被央视选中播出。命运之神,总是眷顾那些为梦想并坚持的人。
“似一张秋天的请柬/很多落叶被迫回归/空中无雁/却依然能听见民生凋敝的哀鸣/漫过一条寂寥的小巷/撑着油纸伞的姑娘/不知去了哪里/很多店铺紧闭/只有雨水频频光顾/偶尔有一点灯光一闪而过/曾经的繁荣/败给了突然而来的口罩和网络时代……(《过秋风》)”读邹中海的诗,愤怒,激情,谩骂,歇底里斯的情绪漫满了山村田野村庄和城市的角角落落,像故乡柴房里火灶边吐着火焰的煤,燃烧着热能,煮着沸腾滚水,等米下锅,瞬间闻着米香,充满人间烟火味。
我认识邹中海,是在一个体育老师的诗歌分享会上,那句“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充满诗性的调侃,彰显了现代新诗的个性、张力和迂回语感,也让我想起了增广贤文民间“段子手”的哲理诗。“一把弯刀扔到天上/几点萤火飘忽,像那年的田埂上/闪烁的烟灰/有时迷离,有时清醒/有时会把荷塘想象成禾塘/只有那熟悉的蛙鼓,敲打的/是一个回不去的夜(《夜》)”邹中海的诗就有这种“下里巴人”的“小聪明味道”。
深交邹中海,那梅山文化熏陶下的湖湘文化满满。上世纪九十年代正规科班古汉语专业毕业的他,却在商品经济的滚滚浪涛着,带着朦胧、先锋,赤裸裸的离开“阳春白雪”的体制,下海到灯红酒绿的打工行列,在广东淘过金,去新疆卖过水果,办过家政公司,在中山开过饭店,他用“上山下乡的精神”,写下一行行的体验诗行,因疫情的影响,开了十多年的饭店,只剩下一行“下半身”的诗,但他却仍然满脸笑容,满满的正能量,常见他站在抗疫的志愿者队伍里,高亢引喉,为高光的时代歌唱,为善良的人们高歌。“不知道你是谁/也没有必要知道你是谁/因为你/早已把自己的名字/刻进了时代的丰碑/一件流动的马夹,汇聚成/红橙黄绿青蓝紫/这是表明你身份的全部装配/思想的浪花,奔腾在不同的年龄段里/仍然想不明白,你到底在图什么(《志愿者》)。”
诗人是天才。信吗?不信的人天生不是诗人;诗人是疯子。信吗?信的人天生也不是诗人!诗人的丰富的想象力和狂野的个性及悲悯的情绪,第六敏感,第七维度,第八周日,其实是天生诗人的秉承。综观屈原,杜甫,李白,海子……诗人之所以能成为诗人,因为他们高贵的头驴顶着天,扎实的脚板抵着地,滚烫幻心想着家国情怀。但他们从来不想着自己,把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广阔胸怀,时时敲击着“小我”的心,写出“大我”的壮丽宏章,“我自横刀向天笑”,“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邹中海的诗里,无时无刻不在他煎熬的夜里,流浪的轨迹中,为一日油米柴盐的拼搏,呐喊着底层社会的坚持不屈,奋斗不止,他的口水诗,甚至是垃圾诗也是上档次有品味的。这首心血之作《母亲》就是佐证:“接过行李/楼道里响起母亲关节疼痛的声音/拒绝搀扶,还是三十年前的手势。门外正在飘雪,幻影重重/落到母亲的头上/我的心在变冷。一桌圆圆的饭菜/从母亲热气腾腾的眼睛里飘出。还是原来的样子。我们休息时,房间里的一只猫/用眼睛记录着这一切。一个苍老的身影/连电视里的冲锋号/也没有叫醒她。”
邹中海生活的大起大落,从他的血气方刚到中年油腻男,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即使梦想支离破碎,湖南汉子的“霸得蛮”性格,也没有让他对生命、生活失去信心。因此,他的诗大体来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追求诗艺上的晦涩、朦胧、想象的奇特,以小我的自怨自艾为主体,这个时期的诗注重修辞、结构和谋篇布局,追求在语言上瑰丽的效果,但在艺术表现上有点过窄和虚空。第二阶段则把笔触关注民生,直击现实,写出了很多灵魂之作,像最底层的黑炭一样,燃烧着熊熊火焰,给人以火热和温暖,所以他的很多诗很客易引起共情共鸣。这是他诗艺逐渐成熟的体现,也是他从小我到大我之间的过渡和历练。这第二阶段,又分两个小阶段,第一小阶段的诗以揭露、批判、同情为主。比如他写的一首《寻妻者》,诗中就把那种无助、委屈、容忍、愤怒、担忧等各种交织的情绪写得淋漓尽致:“他越过千万里/本想一场缠绵/妻子的出租房门口/摆了两双拖鞋/一男一女/但可以肯定/男拖鞋不是他的/他的脚才四十码/门口那一双/明显大得多/他悄悄地转过身/去了一家小酒馆/要了一瓶啤酒/一碟花生米/他灌下啤酒/手抖得很厉害 /半天夹不住一粒花生米/却夹住了大颗大颗的泪珠……”。第二阶段就是正在为身边的一些正能量写的各种企业诗,友情诗,以另外的方式为他们讴歌赞美、助力宣传和推广,弘扬人间正气。
我喜欢邹中海的憨厚、善良、纯朴,甚至有点固执和小农意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因为他有他的思想,他有他的生活,他有他的精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彼此的尊重和包容,他对待任何人都很尊重,一视同仁,这是最可贵的,特别是文人,文心即人心,人心即人品。我们懂得彼此君子谦谦,又懂得此彼君子诤诤,那才是最好的朋友文友感情。我和邹中海就属于此类。没有利益名义的瓜葛,更没有物物交换的庸俗,我们的感情是乡情友情加诗亲。
愿我们的友谊长存,一路顺风,诗意浓浓,美丽更美好。
一一2022年6月28日于中山
(本文作者为军旅作家、著名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