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族星-孙中山之父孙达成 (仁智)
孙中山之父孙达成(1813—1888),名观林,号道川,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之父。
孙达成16岁在澳门鞋店当学徒三年,后在澳门板樟堂街一间葡萄牙人开设的鞋店当鞋匠,月工资四元。
32 岁回乡务农时成婚。
孙达成在乡间没有自耕土地,佃入祖堂田二亩五分,及弟媳程氏田地四亩,种水稻及杂粮。
一年辛勤劳动只获得微薄的租馀入息,致使孙达成除白天劳动外,夜晚还兼做村中更夫,年俸二百斤谷以帮补家计。直至1880年才辞去更夫职责。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寿终。
达成是结婚的字,是“成”字派,其下一代为“德”。
如 孙眉字德彰,
孙中山字德明。
孙达成在翠亨村因生活穷困,为了养活妻儿,除高价佃耕2.5亩祖尝田外,在村中每有农闲就替别人补鞋,收点工钱;
晚上又为村中打更报时,每月赚取稻谷一石,以帮补家费。
一家6口人的生活担子全落在他身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他性情耿直,不贪半点不义之财,养成了良好的家风,他常在晚饭后,在住宅附近的榕树下休息,为小孩子讲故事。
村中的富家子弟,多瞧不起他。
有时他挑着粪便往园地里施肥,经过村中地主家门前,地主杨宝就辱骂他,并说:“粪味真臭,以后再不准你挑粪经过我家门口!”孙达成不敢置辩一词,默默走开。
又一次,地主杨启焕妻,诬蔑孙达成夫妻偷了她的一只鸡,气势汹汹扬言要捉人,可后来发现鸡是跌下粪坑淹死的。
孙达成有长者之风,从不计较别人对自己的笑骂,他认为自己没有做过亏心事。
他早岁以务农为生。
务农的人在当时的翠亨村六七十户有家中,比例仅得三成。
务农人不少是早佃耕农,自耕农占全村土地15%,而仅占全村户数5%的富豪,却垄断村中80%土地。
因为翠亨村“土地贫脊,地多砂碛,不宜于耕,故乡人多游贾于四方”。
除农业外,还有靠侨汇过活的华侨户和小手工业户等。其中有3户是被场卖身当奴隶的,称为下户。下户不处与戎他平发通婚。
小小的翠亨村,阶层复杂,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孙达成本来生活还过得去,后来家道中落,不得不出外谋生。其原因:从孙中山姐姐孙妙茜的回忆,就能理解这一点:
“初,父亲家尚小康,以迷信风水;遂致贫苦甚。不得已,乃至澳门,就业于外国鞋匠,每月资,仅四元耳。如果数载,始复印返里。
三十三岁与母亲杨氏结婚,其时母亲才十八岁。”达成公长期养着一门来处嘉应州姓钟的风水先生。这位与师达成公长信达18年这久,曾为其父亲贤公以安葬于“皇帝田(土名),又为其母亲黄氏安葬在”黄草岗“(土名)。
后来,长子孙眉出洋到了火奴鲁鲁做工,经过勤力劳动,稍有积蓄转做生意,后经营大型牧场而发迹。
自此,侨汇源源不断地寄加家中,孙达成的家境也由贫苦农民,上升为农业资本家。他不再当打更人,自耕的土地也雇请别人帮助劳动,不像过去那样劳碌,可以安度晚年了。
就这样,被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孙达成,俩儿子一个美国富豪,一个民国国父。
打更人,虽然被村民们瞧不起,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可都是人中龙凤。
一个儿子后来在美国,成了大富豪。另一个就是孙中山。
孙达成出生于1813年,他其实和旧中国其他的农民并没有什么差别,都是辛勤劳作,任劳任怨。
但是孙达成比其他的农民更加辛苦劳作,在干完了白天的农活之后,他还要接下一份半夜打更的工作,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可是他如此辛苦干活,却没有得到他人的尊重,因为打更的人是会被人瞧不起的,即使做这个工作的人很勤劳。
而孙达成和其他农民最大的不同就是他重视教育,其他的农民生下了孩子,在孩子长大之后首先让他们做的是干活而不是读书。
在他们眼里,干活能收获粮食,但是读书啥都干不了,还白白消耗粮食,这绝对是不可接受的。
孙达成不这样认为,他认为现在读书,以后才能赚大钱,所以他对他的两个孩子的读书要求都是很高的。
而为什么同样都是农民,孙达成就比其他农民更有远见呢?其实,在早期孙达成也是一样的愚昧,但是一件事情改变了他。
他是广东人,曾经到了澳门讨生活,澳门大家都知道,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城市,在一百多年前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则更高。
在澳门时,他仅仅是个在外摆摊的鞋匠,但他见到了澳门的纸醉金迷,繁华无比,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上层人士的出口成章,是成功人士的知识渊博。
于是,他很重视孩子们的教育,虽然在当时,乡里邻居们都觉得孙达成傻,家里明明很穷,很缺劳动力,却还是让能干活的大儿子上学,这样特立独行的行为,也成了村民们瞧不起孙达成的另一个原因。
就这样,孙达成的大儿子孙眉在父亲的培养之下渐渐长大了,长大后的孙眉并没有甘心于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而是想到外面闯荡。
对于儿子的这个想法,孙达成既没有反对也没有支持,因为他当时也曾经到澳门打工,可是很多年却一事无成,这让他对儿子有些担忧。
他思来想去,还是同意了孙眉外出闯荡的请求,就这样,孙眉和其他的华人劳工们一起,来到了美国檀香山。
檀香山位于美国的旅游胜地夏威夷,那里气候良好,风景优美,是绝佳的度假胜地。
孙眉到檀香山可不是度假的,而是作为劳工,做苦力活赚钱的,在那里,一天干十几个小时是常态。
所以工人们每天下工之后极其疲惫,恨不得沾上枕头就能睡着,这样的环境也会慢慢地消磨人们的意志力和创造力,让人没有进取心。
但孙眉跟那些普通的劳工也不一样,他不愿意一直干这种拿命换钱,而且钱还少的工作。
他把每一个月的工资进行了严格的分配,一部分寄回家,一部分日常开销,还有一部分存下来,风雨无阻,跟那些拿了钱就花的工友们完全不一样。
后来,孙眉靠着这些攒下来的钱买了一块荒岛,他开垦土地,饲养牲畜,进行出口贸易,事业就这样发展起来。
后来,孙眉竟然靠这样的方法买下了一座小岛,本人也成了一个大富翁,后来竟然成为檀香山的首富,此时,距离孙眉初次来到檀香山才仅仅7年时间。
孙眉在美国扎稳根基后,便写信让父母把当时已经年满12岁的小儿子孙中山送到檀香山来,因为他想培养孙中山做生意,以后继承他的生意。
当信寄回家里时,家里都知道孙眉在美国发达了,就连孙达成的邻居们都知道了,这些邻居们之前看不起他们,处处跟他们家作对,可是知道孙眉发达了之后却一看见他们便眉开眼笑,仿佛看见了金矿,令人不齿。
在受到孙眉的来信之后,孙中山就被送到了美国檀香山,可是令人意外地是,孙中山对这些生意兴趣缺缺,他真正想要的是上学接受更高等的教育。
孙眉听了弟弟的话,虽然不高兴,但还是同意了弟弟的想法,按时给弟弟汇钱,孙文也因为哥哥的缘故,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后来,孙中山成立了兴中会,让中国走向了民主政体,虽然仍有遗憾,没有完全让中国强大起来,但是自有后人来完成了。
我们回顾孙达成的一生时,会发现他的一生其实和普通的农民没有什么区别,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可为什么他能培养出两个如此有名的儿子呢?
其实就是因为他机缘巧合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送孩子去读书,让孩子们有文化。
这样,他的儿子在一堆没文化的人面前,那自然是鹤立鸡群,自然就能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