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火朝天六月节//偶然
六月六,看谷秀。时间已过半,收成已定局,伏天已来临,出门一身汗,太阳当头照,干点儿什么呢?弄个节过呗!
最早将六月六定为节日的是安徽当涂湖阳人,起初叫“龙舟节”,为了纪念大禹诞辰、给龙王祭祀,后演义为“伏羊节”。其次是晋南人发明的“姑姑节”,也叫“回娘家节”。再就是宋真宗发明的“天贶节”,说是那天上天赐给了天书,并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了座“天贶殿”。
有样学样,老百姓也不示弱,天南地北的中国人几乎都过六月节,叫法也花样繁多,如:“晒龙袍节”、“洗晒节”、“翻经节”、“晒秋节”、“洗象节”、“晾经节”、“虫王节”、“赏荷节”、“禾苗节”、“祭田节”、“祭秋节”、“半年节”、“小年节”、“鬼桃瓜节”、“苦渣渣节”、“篝火节”等,虽地域不同,叫法不一,但统称六月节,即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
在众多六月节中,最有意义的当属“姑姑节”。传说春秋战国时,晋宰相狐偃羞辱了亲家赵衰,导致亲家气绝身亡,其子怀恨在心,便对岳父起了杀意。支持丈夫杀亲爹呢,还是救亲爹的命?宰相女儿选择了后者。事情败露后,其夫惶惶,而岳父又亲请上座,吓得他魂不附体,而宰相岳父却拜道:“老夫今年放粮,亲见百姓疾苦,方知亲家所言极是,吾近年做事太过,婿计杀我虽毒,也算为民除害、为父报仇,我不怪;吾女大义,救父尽了大孝,礼当受我一拜。希贤婿不计前嫌,两厢合好若何?”
此举令女儿女婿汗颜,赶紧回拜,前嫌顿释。一传十,十传百,在当地传为美谈,人们便纷纷效仿过起了“姑姑节”。翁婿不合是常有的事,宰相肚里能撑船,都屈尊下拜敢于承认错误,何况百姓乎?
人间最火爆的六月节莫过于苏鲁皖地区的“伏羊节”,她起源比端午节都早,起初是纪念大禹诞辰祭龙王、祭山神,南方人喜划舟叫“龙舟节”,鲁南苏北人崇高山过“山神节”,但又都叫“伏羊节”。每到这一天,村村杀羊祭祀,户户吃肉喝汤,所有饭馆暴满!吃得热火朝天,喝得大汗淋漓,一身轻松。既过了嘴瘾,又排了湿毒,个个精神抖擞,推杯换盏,不亦乐乎!过不够“伏羊节”的是徐州人,连过一个月。天天吃肉喝汤,愣是将“伏羊节”吃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喝汤的声音也传上了央视,传遍了全球!
今天又是六月节,咱一起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