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名篇与秦皇岛(151)
文天祥《和夷齐西山歌》
作者:学 贵
主播:月亮泉

其 一
小雅尽废兮,出车采薇矣。
戎有中国兮,人类熄矣。
明王不兴兮,吾谁与归矣。
抱春秋以没世兮,甚矣吾衰矣。
其 二
彼美人兮,西山之薇矣。
北方之人兮,为吾是非矣。
异域长绝兮,不复归矣。
凤不至兮,德之衰矣。
此诗应为文天祥被俘囚禁期间所作。
在读过的夷齐赞歌中,就采薇歌写和诗,仅见这两首。夷齐等贤达的道德力量,催生了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在他看来,采薇歌具有不同凡响的诗格和思想价值,其个人志向是明显的,其反战也是彻底的。文天祥对夷齐的感应极为强烈,如诗句:“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我欲登山去采薇,江南秋雨正霏霏”;“只今便作渭水囚,食粟已是西山羞。”他被俘后,元兵头子劝他投降:“国已亡矣,杀身以尚,谁复书之?”文天祥凛然回答:“商非不亡,夷齐自不食周粟。人臣自尽其心,岂论书与不书?”只不过,夷齐采取的极端行为,是把自己置于绝境;而文天祥采取的正义行动,是组织起来抗战反侵略,百折不挠,直至以身殉国。
“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诗人冒险奋斗几乎死难达几十次之多,但一切都不能挫折他的意志,“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精神,贯穿他的后半生,也贯穿他的后期诗歌。一路抗敌一路歌,回放这一路歌,更容易体会诗人《和夷齐西山歌》的写作原动力,以及他以古代忠义志士为楷模的心路历程。

诗人《纪事》诗说:“若使无人折狂虏,东南那个是男儿!”对敌人十分蔑视。《扬子江》诗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表现不屈不挠的风骨。他兵败被俘后作的那首《过零丁洋》,颈联巧以地名抒写国破沉痛感情,妙寓深挚;尾联石破天惊,掷地铮然有声,引起多少爱国志士的共鸣!足以垂范千古。他被押解(jiè)北赴大都途中写了一组凭吊古代忠义志士的诗篇,其中《白沟河》说:“天地垂日月,斯人未云亡。文武道不坠,我辈终堂堂”,表现了坚持民族气节的信念和自豪感。他在大都兵马司牢狱中所作的《正气歌》,长达60句,写得淋漓酣畅、气势磅礴,凸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2015年春节,儿子儿媳带我们老两口到府学胡同拜谒文丞相祠,在院墙上见到了《正气歌》,驻足拜读良久。之后,作《谒文丞相祠》一首,结尾写到:
节泣河山盈正气,
名垂青史胤思量。
贪官污吏风光日,
试问谁曾拜隽良?


作者: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