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吕东飞先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松原市文联《松花江》杂志副主编。爱好诗、书、画创作,作品曾发表于《吉林日报》《东北作家》《吉林名人》《松原诗词》《松原日报》《辽金遗存图说》《吉林石油报》《中诗协诗刊》《诗词千家》《松原文艺精品集萃》《争鸣诗刊》等报刊网媒。作品入选菩提源“公益爱心杯”中华诗词大赛;曾获"中国梦·松原情”楹联大赛一等奖;参加第六届吉林省中青年作家研修班学习;获得2016年度松原市文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荣获2017年第四届松原市查干湖文艺奖;获得2021年度松原市优秀共产党称号。

文化综述‖创名牌、兴文化,为松原发展贡献文艺力量
——写在《松花江》出版118期之际
文/吕东飞 诵/徐丽 (选段诵读)

松原,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座新兴城市,同时又是坐拥悠久历史的一方热土。松花江,松原的母亲河,美丽丰腴、激浪扬涛,蜿蜒穿城而过,给这座城市源源不断地增添灵动的丰韵,也养育着生生不息的松原各族儿女。
松原各族儿女勤劳智慧、坚毅勇敢,书写着松原璀璨深厚的历史。他们不但为家乡赢得了“粮仓、肉库、鱼乡、油海”的美誉,更创造了以渔猎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和石油文化为重要内容,以满蒙和辽金文化为鲜明特色的松原地域文化。

为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松原文化的独特魅力,打造松原文化地域品牌,由松原市文联主管主办的《松花江》文艺期刊在松原建市之初便应运而生。她的前身为《松原》,于1998年更名至今。经过28年进步成长,《松花江》也迎来了创刊118期。
创刊以来,在松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松原市委宣传部的具体领导下,《松花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与作者同成长、共进步;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和求知,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办刊经验,不断创新内容、形式和思维,深入挖掘和弘扬地域文化,始终不渝地践行“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理念,为松原全面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松原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

创刊以来,《松花江》致力于宣传松原、讴歌松原,注重贴近实际、反映生活,树立文化品牌意识,培育文学新人,突出地域特色,打造精品力作,为推动松原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据统计,《松花江》现已刊发文艺作品8800余件,文字2000余万字,以及图片3000余幅、作者4500人(次),其中培养和扶植文学新人560余人 。
探索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努力推出文学精品力作。
一是宣传松原地域文化。《松花江》曾刊发由中国辽金史学会、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松原市文联和松原市作协联合举办的首届辽帝春捺钵学术研讨会的专题文章,其中包括宋德金、扬之水、刘福春、程妮娜、关树东等全国知名史学家的参会发言稿件。这不仅为刊物出精品、上档次、创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对宣传松原地域文化、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具有推动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能大大提升松原文化影响力和城市知名度。

二是推出名家精品力作。《松花江》与国内多位名家建立联系,与省内多地刊物开展交流,积极参与“中国作家看松原”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较大反响,现已推出张笑天、韩小蕙、林莽、牛汉、梁信、曹保明、乔迈、谢冕、韩志君、韩志晨、冯延飞、郝国忱、阚士英、商震、王充闾、芦萍、朱日亮、张洪波、超克图纳仁、琴子、上官缨、陈喜儒等一批名家的精品力作。
三是搭建交流推荐平台。《松花江》积极为本地作者走出松原、走出吉林和走向全国搭建交流平台,大力向国家级和省级报刊杂志推荐本地文学精品,已向《诗选刊》《作家》《小说月刊》《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重点刊物推荐文学精品90余篇(件)。重点推介反映松原援疆工作的纪实文学《万里赴援机,天山度若飞》和弘扬松原地域文化的电影剧本《萧太后》等有影响力的作品。作品一经刊登,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可。
立足松原特色推陈出新,团结创作队伍再上台阶。

一是全面改版。针对如何提高办刊质量,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时代发展,主动担当作为,2020年市文联邀请专家对《松花江》进行编创指导,共同研究和深入探讨,对刊物版面设计和栏目设置进行全面改版,更加突出松原特色,为《松花江》助力松原发展、打造品牌期刊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是创新载体。《松花江》积极创新文艺活动载体,激发广大文艺家创作热情,提高了松原创作队伍水平。
首先,组织活动。召开小说创作研讨会、散文创作研讨会和“松花江之夏小说创作座谈会”等,举办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小说、诗歌、散文”征文大赛、建党95周年暨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活动和查干湖笔会,刊发哈拉毛都梨园采风创作作品,举办“书香松原——阅读创作”座谈会,举办“经典的魅力——一次关于小说创作的文学对话”、参与“松原文艺家看发展” 和中国网络作家“看松原”活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凝聚松原力量、做好松原大事,开展好展示松原形象、讲好松原故事的文化活动,筑梦新时代、奋斗新征程。联合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举办了松原作家看发展采风团走进吉林油田“弘扬石油精神、传播石油文化,文艺名家访油田”主题等创作采风系列活动。

其次,推介名家。重点推出松原文化名人苏赫巴鲁、王迅、王维宪、包广林、夏恩民等作品辑,刊发韩少武、李旭光、鞠洪军、潘焕民等书法、摄影作品。
三是开设专题。编辑出版“纪念松原建市十周年”专集、设置“松原诗词”专栏、打造松原农民作家小辑、松原女作家散文小辑、“中国作家看松原·查干湖笔会”作品小辑、鲁迅文学院学员作品小辑、《松花江》百期纪念小辑、松原籍作家作品小辑、农民作家作品集、选发“放歌查干湖”征文作品和纪念建市25周年征文获奖作品等,通过开设专辑专栏的形式,集中刊发、展示我市文艺家作品。

四是舆论导向。利用封页刊发反腐倡廉、扫黑除恶、防控疫情等公益广告、宣传语、市民文明公约等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充分利用刊物自身优势,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氛围,引导人们向上向善。
五是传承文化。近年来,松原市十分重视松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弘扬与传承。对此,《松花江》设置“松原地域文化和松原籍文化名人”栏目,内容以松原文化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文艺作品为主,形式以散文、小说、诗歌、剧本等体裁为主,现以专刊形式重点推出了反映松原地域文化的电视剧本《金戈铁马》。这是《松花江》尝试文艺作品向文化产业转化迈出的一小步;同时还大力宣传查干淖尔冬捕习俗、蒙古族博舞、满城新城戏、蒙古族乌力格尔等非遗项目,宣传展示松原地域文化。

展望未来继续前行,助力松原中心工作发展。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特别是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市文联号召全市各级文联组织和文艺家协会提高政治站位,积极行动,自觉践行“四力”,关注现实,讴歌时代,服务大局,以战时状态全员、全程、全时参与抗疫,广大文艺家创作了一大批文艺作品。这些作品艺术呈现了浴血奋战的医务人员、不辞辛劳的社区干部、默默奉献的英雄人民等战斗在抗疫一线“最美逆行者”的战斗风采,温润心灵,鼓舞斗志,汇聚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松花江》主动担当作为,及时发表了诗歌、散文、戏曲、音乐、书法、美术、摄影、民间工艺、漫画等各类抗疫题材文艺作品600余件,用实际行动贡献文艺力量。

松花江水奔流不息,《松花江》乘势续航。2022年,即将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又是松原市成立30周年,市文联机关全体干部及编采人员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昂扬主旋律。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动文艺繁荣、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多出精品,务实开展工作,积极为松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迈向新征程。松原市文联将继续坚持党管文艺的方针,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引领《松花江》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创名牌、兴文化,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为繁荣松原文艺事业发展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主播简介:
徐丽,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前郭县作家协会会员。松原市《朗读者》读书会创办人。《心象学》学科领域好声音诵读第一人。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总通讯员。现任《北恒之声》文化平台主编、《若曦文萃》栏目主编。《幽兰飘香》等多家有声艺术平台在线作家、诗人、主播。2020年获得《幽兰飘香》有声艺术平台特殊贡献奖。同年获得《北大荒读书耕会》文学创作优秀奖。2021年,两部徐丽文集《生命中那些流淌的故事》《林海雪原往事》(106篇文章,记录林海雪原往事的作品文集)捐赠给海林图书馆。多种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作品被编入国家级、全国百强报纸、省级、市级报刊、书刊——《民族文学》《河南科技报》《河南经济报》《松原日报》《青年文学家》《文学百花苑》《渤海风》《文学讲坛》《松花江》《萧乡文学》等。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包括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