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校史是一所学校厚重的文脉,承载着学校的拔节生长的奋斗历程。一段校史,一种力量,一份坚守,一方情怀。白杨高中,像许多同类型的高中一样,校史虽然短暂,却给白杨这块热土留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栉风沐雨四十载,弦歌不止谱华章。想当年,白杨高中学子扬起实干风帆,燃起拼搏之志,凝聚青春力量,争做起而行之的追梦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本文作者蔡宁武老师曾学于斯,教于斯,对白杨高中一往情深。白杨高中辉煌时曾名闻河洛,今已不复存在,其精神必将永垂不朽!
白杨镇,那是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白杨高中则是我求学和工作的地方。虽然,离开她近30年了,但对她却有一份沉甸甸的、永远不曾忘却的记忆。
白杨高中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原则下,靠师生们脱坯、搬砖等勤工俭学的方式建起来的。
首届和二届学生都是边上学边劳动,我是第三届学生,恰值邓小平恢复工作,智育回潮,提倡考试那一批。劳动相应少了一些,与上两届学长比,倒是学了一些东西,似乎像有点知识。那时的白杨高中也叫白杨公社五七高中,虽是乡办,可也名师荟萃。

1971年白杨公社五七高中首届毕业生合影
我记得教语文的是蔡鸿仪、王应辰,教数学的是李九重、周振邦,教政治的是李长山,教物理的是胡从北,教化学的是宋中奇,教生物的是何为政,教体音的是杨召亮,等等。
那时的学校师生关系融洽,虽然不时有运动冲击,但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努力,风清气正,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学校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活动几乎周周都有,比赛也挺多。总之,那时的学校生活挺令人向往、怀念的。之后,我毕业从学生变为老师,又经历了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反击右倾翻案风、批林批孔、天安门亊件,还有毛主席逝世、粉碎“四人帮”等重大事件。我也从小学、初中教到镇办高中,当了七、八年的民办教师。

八十年代白杨高中的老校门
恢复高考后,我从民师通过考试到洛阳师专学习两年后,一个华丽转身,成为公办教师。在婉拒县一高任教分配后又回到了白杨高中。那是1983年,当时的白杨高中,早已声名鹊起,声望日隆。因白杨高中在同级乡镇高中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各地学生蜂拥而至,几乎人满为患。来自洛阳、三门峡、临汝、伊川、洛宁、嵩县等地的学生都有。每到招收新生期间,校长办公室可真是门庭若市。
高考成绩年年看好,发录取通知书时,学校更是热闹。虽然当时社会风气很好,考生家长出于礼节和对学校老师的敬重,总要夹条喜梅烟,掂上几斤月饼表示表示。我尽管教高一、高二,没高三教师走红,或许是高楼万丈平地起的缘故,倒也年年沾光分几斤月饼,心里挺高兴。

1984年白杨高中全体教师合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纸调令,我离开高中,走上了新的岗位。之后,有关高中的消息时断时续,总有耳闻。高中的谁谁谁调走了,谁谁谁退休了,谁谁谁当教导主任,谁谁谁当校长了,乡办高中要合并了,白杨高中要撤除了等等。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教育导向倾斜于金字塔式教学和偏重精英尖子培养,白杨高中也和其他乡镇高中一样,再也不是当年旧池台,再也没有机会“玄宗说当年”了。白杨高中撤除终于由传言到真实,学生没有了,教师也被分流了,唯有校址和校内几经翻新的校舍,空旷孤寂,孑然独立。
每每回到到家乡,从白杨高中门口经过或看到白杨高中校址,看着她空寂孤独的兀自站立,似乎象一个世纪老人,在向匆匆行人和时空岁月默默地诉说着什么。白杨人民为白杨高中曾经的辉煌自豪!也为白杨高中现在的际遇感到无奈、惋惜和喟叹!是啊,30多年来,白杨高中为国家、为地方输送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遍及全国各地,涉足不同行业部门。

白杨高中1979年到1984年获奖留念
曾有一段时间,宜阳县乡镇的一把手,竟有一半都是毕业于白杨高中的!现任职在外的宜阳籍干部,职级最高的马胜杰,就来自白杨高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当年宜阳又有几个?其中就有两个来自白杨高中!宜阳县在美的华裔医学博士,是白杨人;在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中科大、哈工大、郑大、河大等等名校,都有从白杨高中走去的莘莘学子!
据宜阳县政协资料记载:宜阳县高考中白杨高中历届文科状元有:1980年的文科状元王龙飞、1983年的文科状元杨志强、1985年的文科状元马胜杰、1991年的文科状元马彦。尤其是1986年文科状元是白杨高中的闫捞,而理科状元(宜阳一中)魏金魁也是白杨镇龙窝村人。高考文、武状元皆出自白杨镇,可见白杨文风深厚呀!

1994年白杨高中的毕业证书
白杨高中被撤,是白杨人民的心病,是一种埋在心里的伤痛和无奈。每当周末,看到大批学生行色匆匆,心里往往泛起丝丝惋惜的涟漪:白杨高中不撤掉多好!家长少花钱不说,替孩子的担心倒是少了很多!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乡镇都有高中,国家的口号是就近、就便上学,减轻农民负担,提倡全民教育。现在倒好,连上个小学、初中、高中还要择校?现在培养的多是应试生、尖子生,而不真正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接班人。若此,白杨高中被撤也在情在理,顺乎社会发展。可是,留给那些曾经在白杨高中学习的学子们的,却是无尽的惋惜与伤怀。
白杨高中,因为有你,我认真过,我改变过,我努力过。多少年来,深夜里,你是我一种惯性的回忆……我不想再为过去而挣扎,再为过去而忧思,再为过去而牵挂。可这些都只是不想,我呢,却做不到。因为,白杨高中,你是明媚的春天,在我的回眸里永远灿烂;你是潺潺的溪水,在我的心里无声流淌;你是沧桑的老人,在我的脑海里深藏着不尽的怀念......
鸣谢 :以上有关白杨高中的图片为王顺显、李巧平、寇会朋、李巧珍、任向阳等人提供,在此深表感谢。

作者简介:蔡宁武,男,1953年,中共党员,退休干部。早年从事教育和新闻报道工作。曾在河南日报、洛阳日报、河南电视台、洛阳电视台等报纸、期刊、杂志发表报告文学、通讯、新闻故事、新闻等,著有《昨夜星辰昨夜风》。

朗读者简介:吕丛利,宜阳县白杨镇五区人,播音爱好者,用声音传递温暖,以朗诵致敬人生!


(编辑:白杨写作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