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16

【诗艺天空】感谢两位德艺双馨 老师题词
倪进祥:德艺双馨,军旅诗人。现为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理事 。
吴继生:柬埔寨王国中柬文学交流名誉顾问 ,柬埔寨中元诗社创始人 。

【顾问】倪进翔 吴继生 诵雨 海涵 沐子
【责编】心海
【推送】海韵 刘书琴 海涵 崔怀强
【图片】沐之 听雪 崔怀强 网络
【作者简介】崔怀强 中共党员,60后,武汉市人,大学学历,从事后勤保障及教学工作。爱好写作,有上千首(篇)诗及论文被多家报刊、杂志、诗社、平台分别刊登发表,并在北大荒文学馆举办“诗意人生精彩纷呈”最具人气诗人全国大奖赛获特等奖、中国文化艺术封面头条人物影响力排行榜文赛荣获冠军。现今多种身份集于一身: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理事、济南分会副主席、华夏诗社副社长、华夏诗刊编委和专栏签约诗人、紫罗兰文学总社副总长兼值审部长,另兼任多家刊物、诗社的编辑、编委、顾问、签约诗人。近两年平均以每天两首多的高产量发表了大量的高质量的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优秀作品,特别是在武汉疫情期间,描写普通民众的抗击疫情的作品,像寒冬里吹来一股温心的暖风,鼓舞和激励着人们的斗志和决心。他,多才多艺,文武双全,品德高尚,热衷于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热衷于公益事业、辅助贫困的无私奉献,他被授予“中国新时代诗人”的称号,实属名至实归。

七律•炳灵寺
崔怀强(湖北)
炳灵翠柏古风韵,藏汉泥雕记录珍。
壁画窟龛皆幻相,世遗翰墨自精神。
天山廊道丝绸路,永靖清泓捷报频。
远眺寺沟溪水碧,芳华无限万年春。

【作者后记】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的积石山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西晋初年开凿在黄河北岸大寺沟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上下四层。最早称为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唐代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存有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遗产名录》”。炳灵寺石窟是中国六大石窟之一,又被誉为中国石窟的百科全书。从明永乐年间兴起的格鲁派是对炳灵寺影响最大的教派,被永乐皇帝封为“大慈法王”的宗喀巴第四大弟子绛钦却杰代表宗喀巴进京朝觐时,曾两次路过炳灵寺宣讲佛法教义,并对炳灵寺的寺院建筑、洞窟、壁画等连续两次进行了重修、重绘,在炳灵寺重绘的窟龛中,格鲁派壁画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并且,还重新开建了一些新的洞窟,从而形成了炳灵寺石窟汉藏佛教并存的独特风貌。



【主编简介】 李永玲笔名心海,网名静海心海。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新时代认证诗人,紫罗兰文学社入驻诗人。
喜欢诵读,酷爱文学。
诗词散见于《天津日报》《海河文学》《七月》《长江日报》《安徽诗歌》《长江诗歌》《江淮诗歌》报刊杂志、诗词楼阁、紫罗兰文学社、名家典藏微刊及中国诗歌网等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