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初,国民党第72师,奉命对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3月底,72师攻占泰安,4月20日遭到解放军围歼,除15旅逃脱,其余部队被解放军全歼,师长杨文瑔、副师长祝顺鲲等被活捉。
战役前两天,汤恩伯命令28师向临沂以北泰安靠拢,以策应在泰安的72师。4月18日,28师从江苏北部出发北上,为了阻挡国民党向北进军,上级命令滨海二团在吴家后一带挖战壕、筑工事,布下战场,阻挡国民党部队。一个团阻击一个师,力量悬殊,国民党武器先进,机械化装备。滨海二团的武器,多是从战场上缴获的汉阳造,日式三八大盖,最拿手的武器手榴弹是解放区生产,明知力量薄弱,在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全体指战员决心以一当十,坚守工事,与国民党斗智斗勇,完成上级交给的阻击任务。
当时,团指挥部设在吴后村,我军战壕从关河南岭延至田后、吴后、沈后村东岭至南公路,整个战场绵延五里,十分壮观。当敌军先头部队到达前沿阵地时,遭到我解放军的英勇阻击。二团战士同仇敌忾,打退敌军的多次冲锋。国民党28师师长李良荣,黄埔军校毕业,指挥若定,他命令炮兵进入阵地,炮弹如蝗虫般飞向前沿阵地,炮击后,敌军从正面进攻,一路从南面佯攻,另一路则从蛟龙绕向红土村东,从侧后攻击我方阵地。此时,敌军仗着人多势众,从三个方向包抄滨海二团,二团处于三面受敌的境地,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二团的战士多是临沭籍,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家乡被国民党占领后,还乡团疯狂地杀害我地方政府人员和党员,抢粮抢物,搜刮民财,群众过上了水深火热的生活,想到这些,战士们更加痛恨国民党的行径,不怕牺牲,浴血奋战,打退敌人一次次进攻。
在李家后防守的滨海二团九连,构筑工事,阻击从红土方向进攻的敌人。当时,东盘村战地医院未及时撤离,敌人向北进犯,医院没有战斗力,处境十分危险。因此,必须抵挡敌军,给医院转移的时间。经过多轮进攻,敌军始终不能前进,我方人员少,战线长,坚持到黄昏时分,阻击任务基本完成,首长下令向北撤退。九连的指战员立即互相掩护,交替撤退。七班长童成玉率剩下的6名战士准备撤离,敌军发现了我方意图,疯狂地用机枪扫射,封锁撤退道路。这时,在不远处有个用秫秸搭建的小屋,班长命令大家进屋隐蔽,敌军失去了目标,又不敢贸然进攻,僵持了一会,敌军喊话让战士们投降,但九班的战士以枪声回答。李良荣迟疑了一会,突然下令打出燃烧弹,干燥的秫秸,立刻被点燃,熊熊大火,吞噬了整个小屋。敌军喊话:“共军弟兄们,快出来吧,国军优待俘虏,决不食言,拒绝投降,立刻化为灰烬。”只见大火燃烧,不见战士出屋,天地一片惊骇,一片悲声,不多时,小屋坍塌,不见人影,敌军惊呼:“解放军难道是铜打铁铸,不怕火烧?”
就这样,6名战士,被大火吞噬牺牲。敌军看到这一幕,不由得心惊肉跳,连连后退,感叹:“这样的中国军人,铮铮铁骨,巍巍军魂,惊天地,泣鬼神,国民党不败,天理难容!”于是,敌军含泪向九班的战士致敬!
战后,村民把牺牲战友的遗骸,安葬在当地的公墓,新中国建立后,迁葬滨海烈士陵园。
战斗续了一天,敌军以伤亡500多人的代价,在天黑前准备撤退。撤离前,敌军向我军阵地开炮,以掩护步兵撤离,阵地上炮声隆隆,英雄的解放军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顽强地阻击敌人,前面的战友牺牲了,后续的战友冲上去,滨海二团以伤亡200余人的代价,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上级下达撤退命令后,在西线阻击的战士小张和老陈,老陈24岁已负伤,走路一瘸一拐,小张19岁,扶着老陈向沙岭方向撤退,到了沙岭村西,被追赶的敌军发现并枪击,二人处境危险,老陈命令:“小张,你年轻,受伤也轻,我伤重,根本逃不出敌人的魔掌,你走吧,我掩护你,去东盘与大部队汇合。”小张含泪道:“你待我亲如兄弟,让我丢下你,我做不到呀,要死咱们一块死。”
“不行,这是命令,是军人就要服从命令,你还年轻,而且我们两个都战死了,枪支会被敌军缴获,你把我的枪支一起带走,只留我一颗手榴弹就行!”
小张无奈,只好含泪答应,带上两支步枪,沿着山沟向北突围,小张走了没多远,敌军的枪响了,只听老陈大叫一声,接着手榴弹爆炸,小张向老陈牺牲的地方看了一眼,边擦眼泪边向东盘走去。
恰巧,老陈与小张的对话被躲在山沟里避难的沈太明听到,那时,沈太明仅15岁,若不是他亲眼目睹,小张和老陈的故事会永远没人知道。
在吴家后东岭阻击的十班战士,接到了向北撤退的命令,班里仅剩下5名战士,他们向就近的山沟撤退,敌军发现后,紧紧追赶,山沟有拐弯,敌军只能疲于奔命,眼看就要翻过山沟,过了沟就到了安全地带,可这道沟称断头沟,再向前到了岭顶,没有沟了,怎么办,出了沟是平地,易被敌军发现,5名战士决定在沟里顽强抵抗,与敌军拼命,由于战士们的弹药不足,根本无法抵抗敌军的进攻,最后,5名战友全部牺牲。
这一震撼人心的战斗画面,让人潸然泪下,深受感动。
战争已远去,但那些牺牲的先烈却永远活在了我们的心里。
作者简介:沈庆春,1954年生,临沭县沈后村人,初中毕业,中共党员。1972年12月参军,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工程兵建筑第一0二团特务连战士、班长等职。1974年10月随团出国,执行抗美援老战斗任务,1977年回国,1978年转业青海油田,先后任油田油建工程处材料库办事员、统计员、油田建设指挥部调度员、指导员、经理、高级技工等职。

编辑简介:蓝馨小筑,本名王丽,女,生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现居住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八零后,现就职于临沭县某国有企业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