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心小院小记
记者 李明军
早就听说过松原市江北八家子村有个根艺、根雕艺术创作室——沐心小院,在这里有以根雕老艺人常士君、和各行各业的爱好者等为首的数十人埋头创作。近日,记者在吉林油田离退科长邵文伟的引领下,有幸来到了这里一饱眼福,观赏了他们创作的一幅幅根艺、根雕作品。望着满屋琳琅满目的各式各样的根艺、根雕和木雕等作品,真是令记者目不暇接,大为感叹。

松原沐心小院成立于2021年初,是由几个玩石头木头的爱好者自发组建的根艺木艺文艺团体。成员包括企业退休职工、个体经营者、农民、教师和机关干部。
小院秉承传承传统雕刻艺术,交流心得体会,放松心情和分享快乐的宗旨。玩友们通过在山水之间寻根,到工作室创作,在创作中交流欣赏,增进友谊,品味人生,获得快乐。在2021年全市根艺木艺石艺展销中,小院的作品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并且打开了销路。
小院目前设有创作室、展品室、茶室、书法室等,每天接待数十人,已经成为当地网红打卡地和短视频拍摄地,是松原民间文艺团体中重要一员。

记者一进入沐心小院,映入眼帘的便是精心布置打造的院落景观,文化与艺术相融合,盆景与根艺、木雕等相组合的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沐心小院,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一种艺术的氛围。老艺人常士君,今年65岁,1987年成立松原木雕厂,常士君做领导工作,他所带领大家创作的作品多次参加广交会等国内艺术品交流盛会,他以木材的包、结、根、枝和松花江中的浪木为材料,创作出许许多多的千姿百态的奇木佳品。充分显示出木雕技艺的艺术生命力,作品深受广大朋友的好评。2000年地方企业下马后,常士君没有扔掉老本行,潜心地搞起了根艺、根雕、木雕创作,这样一干就是三十来年,在当地小有名气。



在记者采访时,一个母亲领着女儿到这里请教学习,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看着满院子没有制作的朽木,有的是树根、有的是镂空的树干和树瘤。但是经过他们精心地制作,赋予了朽木鲜活的生命。
常士君先生对记者介绍说,根雕艺术品大都是以枯死无用的树根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的,如果没有文化内涵的载入,它就是一块没什么特别意义的树根,风吹雨打若干年后,或朽化成尘,或焚为灰烬。因为有文化的植入,树根焕发出新的生命。这种文化内涵,就是根雕的意韵。意韵是形而上的东西,《周易》里面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根雕作品是一种“器”,艺术家赋予作品之上的文化、思想、愿望就是意韵,就是一种道。
根雕的意韵,“意”是自自己的,是创作者的思想和传统文化底蕴的体现,而“韵”则不完全是自己的,需要通过欣赏者的审美参与才能完成。根雕的韵味,是创作者与欣赏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共同参与的审美活动,基础和纽带就是传统文化,这是维系两者审美活动最核心的东西。两者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共识,形成默契,产生认同感,这样才能激活根雕作品中蕴含的意韵。



中国根雕艺术根植于丰硕深广的传统文化土地上,历经2300多年的历史积淀,终于在21世纪得到井喷式的发展,无论从文化、艺术、商业乃至区域经济的角度,都展示了根雕巨大的影响力,短短几十年,就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界一门能独立于其他门类的民间艺术,并且不断焕发出勃发的艺术生命力,以其不可复制的独特表现形式弘扬和发展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记者相信,在沐心小院全体艺人的共同努力下,松原的根雕艺术定会得到传承和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