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浔阳是图画
……长江大保护,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人民检察院在行动
■胡 辉 高发展
江西,三面靠山一面临水,水在九江,152公里长江岸线保护,落在九江的肩上。九江,最核心、最优质的长江岸线,浔阳区仅有11.5公里,它把著名的美孚洋行旧址、锁江塔、浔阳楼、琵琶亭等名胜古迹串成一线。
近日,为了这幅“图画”,浔阳区人民检察院对长江九江段生态环境“回头看”的长效机制,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增殖放流,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明确提出“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近年来,九江市浔阳区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各项职能,积极构建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公益诉讼对违法倾倒厨余和生活垃圾说“不”,增殖放流鱼苗,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装上“检察引擎”。
五月的江南花红叶绿,五月九日的九江细雨绵绵。今天的活动“实施增殖放流,保护长江生态”。
增殖放流之前,九江市浔阳区人民检察院、长航公安分局、九江市农村农业局三方领导临时对话,同时运鱼苗的小货车倒车也靠近水边。一切准备就绪,仪式开始:网袋的鱼苗分别倒入一排六个红色的脸盆,三方领导各就各位,一声令下他们端起脸盆的鱼苗一起往倒入江中。
仪式结束,停放水边的二车价值6.2万元、重量6900斤的草鱼、鲢鱼、黄丫头、翘嘴白等鱼苗哗啦啦随着阀门打开活蹦乱跳随水流入宽阔的大江,卷起一堆雪白的浪花。这些品种的鱼类都比较容易存活,能进一步改善该水域渔业资源种群结构,保持水域良好的生态环境 。据了解,作为典型的滤食性鱼类,鳙鱼和鲢鱼以浮游生物、杂草和有机碎屑为食,科学投放后将有助于净化区域水质、防范水体的富营养化。
这近七千斤鱼苗,由十三名非法捕捞被告人“买单”;增殖放流以案释法,拒绝非法捕捞形成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自觉行动。此次放流活动对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维护长江水域生态安全和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鱼净水、以鱼护水,切实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是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常态之举,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

公益诉讼,聚焦餐厨垃圾处理随意化
九江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承担着国家重大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的重任,检察机关不畏繁琐,敢于“亮剑”,通过提起公益诉讼的方式督促环保部门履职。
九江市浔阳区靠近长江,城市雨水下水道直通天然水体,城区雨水下水道直通甘棠湖、长江等水体。针对城区部分餐饮经营者随意将餐厨垃圾倾倒雨水下水道情形,浔阳区人民检察院之前办理了有关公益诉讼案件,在履职中发现,某废弃雨水管道变成排污口,大量生活污水通过该管道直排至甘棠湖,最终流入长江。经实地查访和检测,该排污口所排污水各项指数均超标,排污口附近水域水质变臭发黑,污水沉淀物在管口附近堆积。浔阳区人民检察院向有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甘棠湖、长江的排污口进行监督管理,有效制止生活污水直排。
5月5日九江市浔阳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开展“厨余垃圾”处理行政公益诉讼“回头看”专项行动,二次回头看,实地查看辖区餐饮经营者将餐厨垃圾倾倒雨水下水道情况。在行动过程中,公益诉讼办案组查看了100余处雨水下水道口,发现有3处雨水下水道口有倾倒餐厨垃圾痕迹,与之前相比,往雨水下水道倾倒餐厨垃圾的情形减少了许多。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目前,大多数城市生活污水已接入污水管网系统,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但由于管网建设往往滞后于城市发展速度,各地仍存在生活污水经雨水管网直排的现象,导致水体大面积受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形成黑臭水体。检察机关通过诉前检察建议督促水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有效封堵排污口,并推动水库截污工程建设,有效保护了水库生态环境,改善商业旅游环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立足检察职能,持续跟进监督,从小案着手,浔阳区人民检察院将“长江大保护”与“为民办实事”落实做细。

长江保护,九江沿江七地检察院会签跨区域协作机制
6月6日下午,九江沿江的浔阳区、濂溪区、柴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瑞昌市、湖口县、彭泽县等七地检察院在浔阳江头联合开展长江九江段检察保护跨区域协作机制会签仪式暨跨区域巡江活动;九江市检察长和浔阳区等七地检察长参加活动。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九江沿江七地检察长就近年来长江非法捕捞、非法采矿、非法排放倾倒有毒有害物质等破坏长江生态资源问题比较突出,司法办案及治理中存在力量分散、标准不一、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行座谈。
座谈会上,浔阳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士豪结合有关案例说:
近年近年来,非法捕捞、非法采砂、非法排放倾倒有毒有害物质等破坏长江生态资源现象时有发生,司法办案及治理中存在力量分散、标准不一、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亟待建立沿江区域检察保护协作机制,形成跨区域保护合力。推行“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办案模式,促进长江流域资源保护、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绿色发展,为长江九江段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勿以恶小而为之”,长江生态保护无小事,长江水生物资源保护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体现。检察机关应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方式介入,不仅有力打击了犯罪,而且督促当事人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对其破坏的长江水生资源进行有效修复,提供有力的检察供给。
随后共同会签《关于建立长江九江段检察保护跨区域协作机制的意见》,明确了信息共享平台和线索移送、通报反馈、案件办理协作、生态修复协同、业务交流协作、生态资源保护联合调研等7项机制,就长江九江段跨区域保护相关工作达成共识。
仪式结束后,参会人员乘船巡江,重点围绕长江九江段流域是否存在侵占水域岸线、污染长江水质、破坏水环境和水生态等违法违规问题展开巡查。
为了更好地落实长江大保护,6月23日,九江检察联合九江生态环境、水利、长航公安、海事、港口航运等协作机制成员单位,共同开展长江江西段巡江调研活动,协作机制成员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益心为公”志愿者参加调研。
这次巡江调研活动,从浔阳区经过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柴桑区,再到江西湖北两省交界的九江瑞昌市。九江,古称浔阳,长江江西段在九江,守护长江九江段也是守护长江江西段,责任重大,有许多九江检察人的担当和九江生态环境、水利、公安、海事、港口航运多元共治协作机制,怪不得浔阳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士豪那么自信,“离长江最近的检察院,守护我们最美长江岸线”我们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