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体现在脚踏实际的工作中
作者:高三吉
绿色,是军队的象征。有着二十多年军营生活的我,2006年转业到地方工作,由现役军官变为纪检监察干部。在部队养成了正直无邪、公道正派和处事严慎的素质。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默默无闻工作,当好一名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8年多来,看到我取得的成绩,我感到自己对得起组织培养;对得起父母的养育;对得起妻子的关心。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从事纪检监察工作,无论到哪个岗位都要靠实干,对工作有股钻劲,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实现人生价值。

我始终坚信做人要讲诚信。说来不怕大家笑话,在纪委报到上班的第一天,领导问我懂不懂电脑,我说不懂。她让我把计算机关了,顿时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看着计算机不知道怎么办好?领导说:“原来你真的不懂”。这句话让我触动很大,就像晴天霹雳给我当头一棒,使我浑身发抖双腿发软。翌日,我来到新华书店买来了计算机书籍,像一名小学生一样,死记硬背五笔字根,白天有空练指法,晚上让姑娘对书籍背字根。每天起早贪黑,提前一小时上班,推迟一小时下班,这样坚持了两个多月,学打报纸上的常用字,不会的就记下来向同事们请教。

常言说:“早起的鸟儿有食吃”。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我终于学会了用电脑打字的技巧,在纠风室工作时,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主动整理材料,将全市清理教育乱收费、治理公路“三乱”和群众急盼解决的问题编写成《纠风动态》,及时送到有关领导手中,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有的信息还被中纪委、甘肃省纪委的内部刊物上采用,在县(区)和市直部门反响较大。此时的我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也像在部队荣立战功一样,高兴得好几天都睡不着觉。

2008年隆冬季节,兰州天寒地冻。记得一天夜里11点多,我已入睡进了梦乡,突然手机铃声响起将我惊醒,我接听后是领导打来的,让我尽快赶到单位来。此刻我顾不上开灯,凭知觉匆匆忙忙穿上衣服,领导的指令就像在部队时听到了紧急集合的号声,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也不知道是什么事,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办公室。看见我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不到半小时就到了,领导欣慰地笑了。给我交待了工作,并提了纪律要求,让我参加专案组的陪护任务。我就像当新兵时第一次手握钢枪值勤的哨兵,满怀信心聚精会神地投入到了工作之中。10多天没有离开工作岗位,忠实地履行职责,以不折不扣的工作态度,认真落实各项制度规定,高质量出色完成了任务,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和爱戴。打铁还需自身硬。

2009年10月,组织将我调到纪检监察室工作,到了查办案件的第一线。但我不气馁,而是凭着一股韧劲采取边学习、边工作、边思考的工作态度。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法,从办案常规入手,掌握基本知识;从案例分析入手,掌握办案程序;从学心理学入手,掌握办案策略。然后我又系统学习法律、法规和条例等规范性文件,认真研究办案的方法和技巧,双休日到书店学习纪检监察知识,关键的词语记在笔记本上,自费卖了5本业务书籍,还写了10多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便很快进入工作角色,初步形成了一些感性认识。每遇到一宗案件,我都认真研究信件和发案的原因,在脑子里思路清晰,对从何入手,到什么地方去查问题,找些什么人谈话,做到了心中有数。同年夏天,在查处一起贪污案件时,我顶着40度的高温,既要到银行去查账,又要找相关人员了解情况。为了尽快突破案件,有时连口水都顾不上喝,饭也顾不上正点吃,经常回家吃盛饭。而查办案件是艰苦细致的工作,粗心大意不得,更不能急于求成。就这样顶酷暑,风里来,雨里去,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上。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大量的证据,查清了问题突破了案件,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憨厚纯朴是农村人的本质,出生农村的我,无论是在部队还是现在到地方工作,靠的就是一颗赤诚的心,一双勤劳的手,来描绘人生的自我,体现人生的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我干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朝着自己的理想默默无闻地奋斗。终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办案工作中,我由外行成了内行,由过去的配角变成了办案的主角。

2012年初,和煦的春风吹来一阵甜甜的清香。正当大家喜迎新春的时候,我又调到了宣教室工作,而宣教室的主要职责是反腐倡廉和正反典型教育。新的工作又来到了我的身旁。以最快的速度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市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中,编写了43期“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简报;起草了《兰州廉政文化主题公园实施意见》,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不分白天车黑夜到现场督促检查工程质量,建成了西北首个廉政文化主题公园“黄河清风”。廉政文化公园的建成将为兰州广大干部群众接受反腐倡廉教育搭建了新平台,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寓教于游的文化休闲场所。

几年来,先后有10余篇反映兰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保障房督查等工作的新闻稿件被《中国纪检监察报》采用。古人说: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广厦万间,夜眠八尺。我同年入伍的战友,有的在部队成了上校军官,有的自谋职业月收入上万元。而我生活上可以说过得清贫,妻子没有固定的工作,父母年迈体弱多病生活在农村,身边没有亲人照顾。虽然犁钝路艰,我从事了神圣的纪检监察工作,将沿着自己选择的路无怨无悔地走下去,为党的事业能够负出勤劳的汗水而感到自豪。这样脚踏实际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才真正体现到最美丽,生活感到更精彩,我的梦想才能实现,而且工作得充实,生活过得最幸福。




【作者简介】高三吉,男,汉族,籍贯:甘肃秦安,1968年6月8日出生,中共党员。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历任兰州军区工程兵第十四团新闻报道员,正连职宣传干事,副营职干部干事,工程兵训练大队学兵队教导员等职。现就职于甘肃省兰州市纪委监委。

【总编简介】张富贵,(冷军油)男,1955.8.生,甘肃泾川人,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74年前在原籍任教师;1975.1.在工兵团服役。1978.4.转业青海油田后,从事党群、公安、人力资源、鉴定工作,具有高级政工师职称和高级职业指导师任职资格。在中国培训和中国石油等国家、省地级刋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发表作品420多篇,现定居西安。诗观:抒心志,言真情,以诗歌为载体记录生活的点滴。现为国风社陕西分社常务副社长、副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老兵情怀》专题创刋人)国风西北文学书画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

【编审简介】董念学,陕西富平人。从军23载,曾任团参谋长等职。曾为《今早报》《三秦都市报》《西北电业职工》编辑。现为一陕西省楹联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理事,陕西省秦风诗词学会副会长,长安诗词研究社副社长;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毛泽东书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风社陕西分社社长、总编辑;国风西北文学书画社社长。著有《念典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