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记事(三则)
文/李强
冬雨
雨一直在下,天色昏昏,不辩昼夜。
隔着画室偌大的落地窗看着室外,感受不到一丝活泼的气息。天空不见一只飞鸟,只有昏冥空蒙的云。地上的景物笼在一片幽暗里,裹着湿,像朦朦胧胧一排低沉的呜咽声。
窗边李树上的叶子已是深色的褐,在雨中稀稀落落的垂着。楸树还有些没落尽的黄叶,颤巍巍的挂在枝头,片片分明,片片又孤独。
屋檐下的雨滴一滴一滴的坠下来,不知滴在何物上面,发出“咚、咚、咚”的声响,像一声接一声的木鱼。
室内幽冷,裹着被子躺着,这样的冬日下,什么也不想做。颈肩又开始痛了,这病算是落下了根,从前年开始,遇冷就范,痛苦不堪。
幻想旁边有个火盆,红红的火苗燃着,能看见碳燃烧时由黑到红的变化,能看见青烟袅袅的升起。有那样的火盆,视觉上就已经很暖和了。
想起许多冬天的往事来。
小时候,在外面玩冰,手冻的通红回家,坐在堂屋烤火的婆婆看见,心疼地捧起我的手,边给我搓边说:娇娇唉,你看你把手冻的像么事哒。她把脚下烤火的烘炉子提起来给我暖手。那炉子底下埋着碳,上面覆着锯末。锯末被碳炙着,星星点点的燃,飘起袅袅的青烟。不一会儿,我冰疙瘩一般的手就冒出了热气。
读高中的时候,每周回家一次,要骑十几里路才能到家。严冬的寒风把人都冻透了,骨头里都是寒意,但一进家门就有一股热气涌来,接着是扑面而来热汤的香味。那是妈在厨房烧饭,她已备好了晚餐,只等我回来。厨房里一只大煤炉正燃着红红的火苗,一口锅里,肉汤正在翻滚,满屋飘着热腾腾的白气。
大学时,班里同学四散在学校周围的出租屋里,我便常和九九级的同学混在一起。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把校门口的一棵枯树砍了,燃起一堆篝火。一帮人围着熊熊的篝火兴奋地唱歌、嬉闹,聊着天。那晚,噼里啪啦的篝火映着每一个人,那些火红的、青春的、纯真的脸庞就像诗句,至今难忘。
外面的雨依旧淅沥的下,气温似乎还在降,寒意更浓。没有火的冬日,下着雨的冬日,是凄冷叠着凄冷,就像一重哀伤叠着一重哀伤。
周末
寒冷的冬日里最盼望的莫过于一个艳阳高照的晴天了,一份温暖的阳光就足以给人一整天的生活铺上愉悦的底色。
今天就是。
一早起来,就听见树枝上的鸟叫,叽叽喳喳,热闹极了。南窗照进来一大片阳光,金光漫射,整间屋子都明亮亮的。露台外面的银杏叶金闪闪的,那个黄啊,美的让人不知怎么赞叹,觉得心都被染的金黄,染上了欢喜。
早饭后,点妈开始拆洗床单被罩。遇上这样的大晴天,无论家里的这些东西是否刚换,她一定要洗的,棉絮也一定要抱出来晒的。否则,对她来说就是浪费,就是暴殄天物。而每次等到晚上床单铺好、被子装好的时候,她都要把脸贴在上面感叹一句:哇,阳光的味道!
阁楼的书房里曾点正写着作业,一方阳光整印在他的头顶和后背上。自从上了初中,他的周末几乎没有休息,不是在写作业就是去上补习班。上个月,我终于说服点妈把他的一门补习班停了。我越来越觉得除了学习和考试之外,作为人,应该要有一点时间让身心放松,感受生活,看一点闲书,培养一点自己的爱好。
他读小学的时候,我每个周末会陪他半天。开车去乡下,到田野里走走,辨认辨认蔬菜,摘摘路边的野花。或者去公园,看看四季的景色,在儿童区爬高爬低玩一玩。童年、少年,宝贵而美好,应该有一些欢乐的时光。
我搬出吸尘器,从阁楼开始,楼上楼下吸一边,也把书架上的书理一理,台面上的灰尘擦一擦。虽然一周中大部分时间在单位,但我们依然希望回到家的时候看到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地板没有灰尘,物件井然有序。看日本电影,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的家,朴实、整洁,充满着温暖祥和的气氛。
中午炖了一锅羊肉萝卜汤。羊肉是朋友送的,放在砂锅里,从八点开始,小火慢炖了三个小时。肉已酥烂,香味弥漫整间屋子。我把油脂全部撇掉,只留清白的汤,白萝卜也切成大块放进去。锅里红肉、黄姜、青葱、白萝卜,组成的颜色既浓郁又素雅,很是好看。
一周里我们只有一天半能在家里吃,所以尽量做的细致一些。我的记忆里有很多母亲做的菜,回忆起来都是甜甜的。希望有一天曾点在外读书、工作的时候,也会时常想起家里的菜肴。
午后一边给露台上的花草剪枝一边晒着太阳。身上被晒的暖暖的,心无所思的望着远处。天空淡蓝,白云细长,远远的建筑、树木、道路在阳光下泛着光,像着了一身金甲。
油画群里宋永进老师发了一幅联诗,写的很好:七分公家田,上班、填表、领奖,开会、学习、鼓掌:三分自留地,拔菜、剪葱、采花,画画、吹牛、煮茶。
梅香
今天小寒,路过西边小院,忍不住折了几支腊梅带回画室。喜欢腊梅莹玉之质,更喜欢闻腊梅的香。
世间的花香有许多,印象深的有柚子、栀子和桂花。柚子花的香很惊人,住的小区就有很多棵。到了开花的季节,仿佛一棵树烧着了,花香像滚滚烟雾,铺天盖地、排山倒海似的,能把人熏翻。栀子花的香特别浓烈,仿佛包裹在花周围的一团棉花糖,鼻子凑近吸一口,香的能齁死人。桂花的香好很多,有甜丝丝的感觉,但于我还是显得浓郁。
之所以喜欢腊梅香,原因有二:一是它的香味。腊梅的香味很特别,不知如何描述。它不像桂花那般甜,也不像栀子那般腻,清清爽爽的,很好闻。大概是因为盛放在隆冬的缘故,嗅到鼻子里有种冰冰凉凉的凛冽感,让人精神一震,顿感神清目明。
二是它的淡雅。腊梅的香气永远是淡淡的,若有若无。鼻腔里不时飘来一点,但要贪婪的去吸,却往往又闻不到了。你只能站在近旁,静静的等候,待飘来一点,用鼻子细细的感受。有时伫立花下,我想象着那花香大约像檀烟,一丝一缕的从小小的花蕊中释放,不紧不慢,悠悠飘起来,然后随着风再分成更细的一丝一缕,散在空气中。这种香气淡雅,更有清绝、高洁、孤傲之气,仿佛自带仙韵的。
宋代林逋爱梅爱到极点,有梅妻鹤子之说,那首《山园小梅》也是把梅赞到了极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他那么爱梅,大约这花香雅韵也是其中之一吧。

简介:李强,男,1978年生于湖北省钟祥市,现居于浙江省嘉兴市,中学美术教师,嗜阅读,喜欢平和散淡的文字,业余创作,散文、诗歌、绘画多篇发表于《柳洲》、《嘉善文化》等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