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桥村“八一爱心服务中心”
为退役老兵、孤寡老人
提供免费午餐
文/于文龙

自七月一日以来,张家口市桥西区苏家桥村“八一爱心服务中心”门前的桌子上面,摆放着热气腾腾的馒头、包子、米饭、莜面,还有黄澄澄的麻油炸糕、炸油饼。香喷喷的炒菜、熬菜、凉菜,飘逸着诱人的馨香,有着最美、最和谐的味道。老人们手提不锈钢饭盒,井然有序地取饭菜,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退役老兵们纷纷说:咱们村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晚年生活真幸福啊。
张家口市检察机关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桥西区民政部门以及天津禅奕爱心公益组织,苏家桥村村双委,为了维护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工作,关爱退役老兵,成立了“八一爱心服务中心”,中心秉承爱民惠民服务宗旨,在解决一事,帮扶一人中,增强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打造具有张家口特色的“退役军人之家”。为退役军人提供政策支持,法律咨询,困难帮扶,生活保障,通过免费食堂惠民举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党的关爱传递到社会基层、群体,让老百姓知党情,感党恩,心中时刻有党。

苏家桥村党委书记闫建军和优秀共产党员、企业家温财,积极助力乡村振兴,热心慈善事业,为建服务中心捐资17.8万元,新建房屋11间作为公益食堂等办公场所。
苏家桥村是有4617位村民的大,村,其中有20多位烈士子女、抗美援朝烈士遗孀、退役老兵人,都是80多岁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还有上百个孤寡老人、残疾人。为了照顾这些老人们,爱心服务中心为退役老兵和75岁以上的五保户,84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提供免费午餐,目前全村有近百位老人享受到生活上的照顾。
食堂做饭的十多名义工,是由爱心人士刘严潞和村党委书记的妻子刘淑琴一起带头组织起来的。她们每天早上来到食堂准备食材,缺土豆了,刘淑琴从自己家的地窖中运来两麻袋。缺白菜了,刘严潞召呼崇礼区的爱心人士赞助一车。企业家温财为了给老人们增加营养,接着又给食堂送来两锅新鲜豆腐,还告诉食堂人员,今后吃豆腐时候就找我,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天津禅奕公益负责人于志瀛坚持公益慈善事业开展助学、助老、助残活动,组织天津爱心人士捐赠钱物,近八年来资助张家口地区上千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当得知苏家桥村有很多烈士后代、退役老兵年老体弱后,怀着对人民解放军的深厚亲情,组织广大爱心人士慷慨解囊,提供老人们的伙食费用,用善行义举奉献大爱。众多企业家、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凝聚爱心力量,使得爱心食堂越办越好,天天菜肴、食品翻花样,色香味俱全,传递着关爱老人的温情暖意,受到了老人们的称赞!
记录者: 于文龙
2022年7月6日


作者简介:于文龙(1948.2)汉族、大专、河北省民协会员,曾任张家口巿民间文艺协会副秘书长。1993年由张家口市重工业局调到石家庄市,在河北法制报工作,现已退休。年轻时热爱文学,热爱公益事业。在长城文艺、河北民间文学、河北画报、北国风、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文史精华、党史博采等杂志发表近百万字的作品。在张家口日报、河北法制报、河北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商报、中国机械报、中国汽车报,以及人民网、百度、头条、搜狐、凤凰等网络,发表过600多篇文章。在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中成集突出,荣获一等奖。


